- +1
演唱會電影《碧昂斯:文藝復興》,超人史詩的一部分
2023年的歐美院線票房捉對斗,前有《奧本海默》和《芭比》,后有泰勒·斯威夫特和碧昂斯的演唱會紀錄片。
10月,《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在洛杉磯首映。12月1日,《碧昂斯:文藝復興》(Renaissance: A Film by Beyoncé)在倫敦首映。兩位地球上最偉大的女歌手英雄惜英雄,互相參加了對方的電影首映禮。

近年來風行的流行巨星紀錄片,重寫了“紀錄片”的定義。它們是精心打造的歌手形象的一部分。話語權完全被歌手掌控。這樣的紀錄片不再有出乎意料之處,任何可能招致負面情緒的地方都不可能存在。
紀錄片的主角們深諳其中之道:展示十分的控制力,完美中流露少許與肉體和人性有關的脆弱時,最討人喜歡。
碧昂斯的控制力有目共睹。入行以來,她不斷刷新行業的標桿,幾近完美無缺。這部由她本人撰寫劇本、制作、擔任旁白和作為主角的電影也是追求完美的產物。它涵蓋了“文藝復興”巡演每一場的幾乎每一首歌。它比晚霞更多變。經過剪輯的一首歌中,同一個姿態的碧昂斯更換一套套華服,像一個關于色彩的夢。
舞團,視效,燈光,種種變化快到肉眼難以跟上的程度。你不可能一次注意到空間里發生的全部事。也會驚嘆,無論發生什么,碧昂斯的聲線始終毫無瑕疵。

碧昂斯和團隊花四年打造的“文藝復興”巡演,是她繼2018年科切拉音樂節壓軸演出“歸家”(Homecoming)后又一次向世人證明,哪怕只持續幾個小時,完美可以存在。
人們樂于看到驚人的數字。“文藝復興”39城56場,270萬人貢獻了5.79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總收入在巡演史上排名第八。一百六十輛卡車負責把設備從一座體育場運往下一座。
這是一部演唱會紀錄片電影最吸睛的地方,然而它只是洋蔥的第一層。
和聚焦舞臺的《歸家:碧昂斯電影作品》(Homecoming: A Film By Beyoncé)不一樣,《碧昂斯:文藝復興》意在展示更多的幕后內容。它追蹤了巡演前一年碧昂斯的生活:她的遲疑和決斷,如何參與這場巡演的幾乎每一個環節。

這里還有必要說一下催生這張巡演的專輯《文藝復興》(Renaissance)。2022年,它誕生便占據各張年度專輯榜單前列。碧昂斯把目力所及的黑人歷史扛在肩上,豐饒地展示。
《文藝復興》以“黑人喜悅”(Black Joy)為主題,致敬1980年代的酷兒和變裝舞會文化。看過美劇《姿態》(Pose)的觀眾已先開了眼界,見識過那個地下世界殺不死的力與美。性別模糊人士的妖嬈嫵媚,社會邊緣人的“家族”文化,在艾滋、歧視和貧窮的圍困下頑強地存在。
碧昂斯的“強尼叔叔”(家庭老友)也是其中一員,黑人同志,生于美國南方。他把浩室音樂介紹給碧昂斯,為她手工縫制“真命天女”(Destiny’s Child)早期的演出服裝,死于艾滋并發癥。
碧昂斯在《文藝復興》中召喚強尼叔叔的幽靈,饒舌中吐出他清脆的名字。這個幽靈亦在電影中被紀念,他的死因、酷兒文化的死敵——“艾滋”的名字則被隱去。碧昂斯很清楚,時至今日,這個可怕的名字仍舊使人畏懼。
黑人的平權運動也一樣。碧昂斯并不是從一開始就想出“黑人喜悅”這個美妙的措辭。早年她也曾有過更激烈的表達。2016年《Lemonade》的一支音樂錄影帶里(《Formation》)里,碧昂斯蹲在一輛新奧爾良警車上,車身半浸在水中。隨后警燈大閃,穿街過巷。同年的“超級碗”舞臺上,她的舞者們全身著黑,模仿1960年代黑豹黨徒的形象,狠狠冒犯了白人至上的超級碗。

但她巧妙地不喊口號,減少特定性與攻擊性。就像在這部電影里,雖然強尼叔叔清晰地存在,她絕口不提艾滋。這樣才能抵達最廣泛的受眾,當她訴說身為黑人女性的艱辛時,不分種族、性別的絕大多數人都能找到認同。
她提出問題。“文藝復興”的舞臺上,碧昂斯坐在新聞主播臺前,打扮得像一只會蜇人的蟲。“美國?美國有麻煩了。”
這是洋蔥的第二層。第三層是家庭和社群,舞臺上有水晶馬、孕晚期的小號手和11歲的大女兒Blue Ivey。碧昂斯創造一個移動的安全空間,用以抵御激流的外部生活。
《文藝復興》里出現的舞者、伴唱、服裝設計師、妝發、MC、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之多,在所有演唱會電影中只有《與麥當娜同床》(Madonna: Truth or Dare)可與匹敵。
“用我的藝術和影響力為所有異形異色創造綻放的空間。在這里,沒人會被指手畫腳,人人都能活出童年時的模樣和最性感的自我。一直以來這就是我的所求。”
相繼在影片中登場的家人們,為碧昂斯付出的努力作證。
母親贊美她的堅強和快速復原的能力,父親的話加深了“諾斯家人人都不言棄”的信念。Blue Ivy巡演初登場被同學嘲笑舞姿僵硬。最終,她用瘋狂練習為自己贏得巡演常駐舞者的位置。
“真命天女”的團聚也出現在電影中。在休斯敦,五個人短暫相擁,碧昂斯宣稱她們已放下過去的不快。“很多療愈,猶如新生。”當然這只是碧昂斯的一家之言,其他四人在影片中沒有得到開口的機會。
這里是碧昂斯的王國,她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
她重訪休斯敦故里,童年家門口的停車場,現在停著她的私人飛機。她在飛機上為孩子們蓋毯子,哄他們入睡。

她創造身體恢復的奇跡。二十年前舞臺上留下的膝蓋傷,使碧昂斯在演出前不得不接受手術。她在鏡頭前展示膝蓋上的傷疤,以示自己的人類身份。唯一需要妥協的是,她暫時放棄穿高跟鞋彩排的習慣,改為平底鞋。但碧昂斯仍然展示出超人的韌性,高強度的恢復訓練,使她的康復速度遠快于常人。
“到頭來,這個黑女人總能做到她想做的一切。”她能讓不完美也屈從于完美。但她的完美不招人恨,這就很奇特。很少有人指責她的完美是虛假,并要求她展露更多的內在,或是維護和歌迷之間的親密聯系。只要她繼續表演,人們就愿意繼續贊嘆著欣賞。大眾對她的態度,包含對一個流行巨星最少的惡意。
人們樂意看她扮演女性族長的角色,庇護她的族人,對他們發號施令,帶領他們席卷全球。
從少女時代到今年她42歲,碧昂斯一步步抬高標桿的位置,直到成為超人。她的專輯、表演和電影都被納入超人史詩的一部分。超人主動把自己的一舉一動置于鏡頭下。這些影像被保存在一個恒溫資料庫,滿足日后被觀看的需要。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碧昂斯說:“我已經用了那么多的人生來娛樂大眾,如今我什么都不在乎了。我已無需證明自己。”即便如此,她也不會停下腳步。就算不用向別人證明,她巨大的自尊自愛和創造力也會驅使她繼續創造奇觀。
一個人可以有那么大的能力,集合那么多截然不同的美麗個體合力完成一個項目,本身就是一個奇跡。電影慷慨地邀請我們參觀奇跡的誕生過程,把自由的感覺分發給觀眾。
碧昂斯告訴我們,現在她感覺到充分的自由。不用她說,觀眾也很確定她擁有雙重自由:財富帶來的超然地位,以及充分實現腦中所想的自由。
唯一不確定的是,“文藝復興”——碧昂斯的第五個大型項目,會是她的巔峰嗎?下一次再出現,會是一個怎么樣的碧昂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