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備案或備案未通過拍攝影片,應承擔何種責任?
【原創】文/汐溟
依據《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規定,擬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電影劇本梗概向電影主管部門備案,重大題材或特殊題材還需要將劇本報送審查。同時該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電影不能包含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等禁止性內容。如果備案的劇本或梗概包含禁止性內容,那么影片無法通過備案。故而,并非所有的影片都能通過備案審查。

影片的制片方在開拍前向電影局提出備案申請,但未獲通過。為趕拍攝進度,制片方先開機,計劃邊拍攝邊申請或者拍完后再申請備案。該種操作方式是否違法?若違法,將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首先,片方的該種處理方式違法?!峨娪爱a業促進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擬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電影劇本梗概向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其中,涉及重大題材或者國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軍事等方面題材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電影劇本報送審查。”該條中“擬攝制”一詞表明備案發生在攝制影片之前,而非影片拍攝期間或拍攝之后;“應當”一詞表明,該條為強制性規定,必須遵守。盡管該條為管理性強制性規定,并非效力性強制性規定,但片方無權選擇或變更,也不得以其他方式規避。備案環節國家電影主管部門審查劇本或梗概,除防范拍攝出如破壞國家統一等損害國家利益的非法電影外,也是主動履行監管職責,為片方事先把關,杜絕未經審查而拍攝非法電影,無法獲得公映許可證產生投資虧損的后果。備案是對片方權益負責的一種方式。
總之,影片拍攝前完成備案是法定前置程序。盡管我國目前拍攝電影不再需要立項許可,但仍需完成備案審查。未備案或備案未通過而直接從事拍攝行為,直接違反前條規范。

其次,該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較為嚴重?!峨娪爱a業促進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并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因此,未經備案而攝制電影構成違反該法規定擅自從事電影攝制活動的情形。未經備案包含未備案和備案后未通過兩種情形。

片方未備案而實施拍攝行為,承擔的法律后果是拍攝活動被取締,拍攝素材以及拍攝器材被沒收;影片未拍攝完成無非法收入的,同時處以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影片拍攝完成通過發行獲得非法收入超過五萬的,處非法收入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例如,片方未經備案拍攝影片,并私自發行,產生收入100萬元,其最高可能面臨1000萬元的罰款,若拍攝器材是購置的,拍攝器材將被沒收,拍攝素材及成片的存貯介質也會被沒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