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吳其堯︱再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的理解
拙文《“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的理解及英譯》在《上海書評》(2023年10月12日)上發表后,在讀者中引發了一些爭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文學史常識告訴我們:在中國古代的韻文中,“詞”這個品種是比較不容易懂的。蘇軾的詞常被視為不守繩墨,所謂“曲中縛不住”,因此后人對蘇詞在措辭、句式和意義上的解釋有所不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四川省眉山市,蘇東坡雕塑。
大多數讀者留言對鄭騫先生和呂正惠先生的解釋提出異議,認為“多情”不應指蘇軾的前妻王弗,而是作者的自嘲,整句話還是應該按照倒裝句“應笑我多情”來理解。近讀葉嘉瑩先生《唐宋詞十七講》(岳麓書社,1989年版,276頁)一書,發現葉先生也不同意鄭騫先生的解釋,而她的解釋是:“故國,呼應詞題,應指赤壁,是三國時的孫吳,指如果周瑜的魂魄來游故國?!乙詾楣蕠f的是吳;神游說的是周瑜的魂魄‘故國神游’。我今天憑吊你周公瑾,假如周公瑾死而有知,回到你當年的赤壁來。多情應笑,不一定是自己的妻子,才對自己多情。多情,是說周瑜如果有情的話,他就會笑,笑我蘇東坡?!f的是神游赤壁的周瑜,他應該也多情,笑我蘇軾早生華發。而且我今天被遷謫到黃州來了?!闭杖~先生的理解,“多情”者應該是周瑜。翻譯成英文時,主語就是周公瑾了:Laugh at me the General might: Your hair has turned white.需要說明的是,誠如有讀者指出的那樣,拙文最后提供的英譯是不合適的,主要是對“早生華發”一句理解不當。周瑜在赤壁之戰后不久即去世了,年僅三十六歲。蘇軾十九歲娶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蓖醺トナ罆r二十九歲,次年父親蘇洵去世,守完父喪后即碰到王安石變法,因反對變法一直外放任官,四十四歲遭逢烏臺詩案,一年后被貶黃州,政治前途極為黯淡,早生華發。東坡此時與“雄姿英發”時的周瑜相比,對自身的處境自然不免感慨系之了。如果說“多情人”的妻子嘲笑他“Younger than Zhou Gongjin, your hair has turned gray earlier”就顯得不合邏輯了。
除了對“多情”有不同的理解外,對“故國神游”里的“故國”也有不同的解釋。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的《唐宋詞選》里也是把“故國”解釋為“古戰場赤壁”,俞平伯先生《唐宋詞選釋》和胡云翼先生《宋詞選》也都把“故國神游”解釋為“神游于故國(三國)的戰地”。呂正惠先生認為,這樣解釋太勉強:“東坡不正站在赤壁舊地嗎?而如果把‘故國神游’解釋成‘神游’于幾百年前的赤壁戰場,‘遙想當年’,如果再加上‘故國神游’,不嫌詞費嗎?更何況,當古書說‘神游某某’時,一般是指不同于現在所在之地的另一個地方,當然可以指空間上的異地,如可以指久遠時間之外的另一個空間,也可以指一個想象的空間;但,似乎并不用來指現在這個空間?!彼?,呂先生覺得“故國”指“古赤壁戰場”在訓詁上“實在難以接受”。于是,他做了這樣的解釋:故國神游:做夢回到家鄉。多情:多情人,指已去世、葬在家鄉的妻子(呂正惠:《第二個經典時代:重估唐宋文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版,78-79頁)。我本人更傾向于同意呂先生的解讀。
最近我關注了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蔡國強教授討論古詩詞的公眾號“老道雅譚”,蔡教授談到了“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斷句問題,他認為這幾句詞還可讀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他采用了著名詞學家吳世昌先生的說法:蘇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小喬初嫁”一句,論調“了”字當屬下句,論意亦當屬下句。“了”解作“全”,如“了不知南北”(參見吳世昌《詞林新話》,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150頁)。蔡教授認為,依照《念奴嬌》詞牌,這幾句詞的句式應該“六、四、五”,即六字、四字、五字才是符合格律要求的,是我們后人斷句錯了。這里的“了”當解作“全”“全然”“整個”之意,《漢語大詞典》對“了”字的解釋是“極其、非?!?。為了說明“了”字的這一用法并非孤例,吳先生舉了唐代詩人韓偓《官柳》詩中“幸當玉輦經過處,了怕金風浩蕩時”兩句。蔡教授認為“了”作副詞,是唐宋人的習語。辛棄疾大約填有二十首《念奴嬌》詞,其中四首用蘇東坡韻,分別為:“堪嘆黃菊凋零,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憔悴何處芳枝,十郎手種,看明年花發”,“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虜,豈由言輕發”,除第一首外,其余都只能是六、四、五句式。吳世昌先生還提供了一個更有力的證據,元代薩都剌的一首《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其同位三句是:“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奔热皇恰按螙|坡韻”,自然得依照東坡原詞的格式。其實,提出蘇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如此斷句的最早并非吳世昌先生,清代學者張宗橚在所輯的《詞林紀事》中就嘲笑過那些以“了雄姿英發”斷句的人:“如村學究說書,不顧上下詩意聯絡,可一噴飯也。”

清雍正帝書《念奴嬌·赤壁懷古》(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誠然,我們如果翻一翻《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就會發現:不是所有的《念奴嬌》詞在下闋這幾句都是按照“六、四、五”句式填詞的,比如朱敦儒的一首“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還有葉夢得的一首“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可見像東坡所押的韻那樣,《念奴嬌》也可以是“六、五、四”句式,并不算出格。我平時只是對古詩詞感興趣而已,并沒有深入研究,因在英美文學課上不時要做點比較之故,對古詩詞的英譯有所關注。所論必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