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血糖不好,少吃主食?這八種毛病,都和你米飯吃得太少有關
原創 編輯部 柯柯
“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曾經火遍全網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是這樣評價主食在中國人一日三餐中的重要性的。
但近年來主食慢慢變成了餐桌上十分“尷尬”的存在。

研究證實:
主食吃太少減壽4年!
“滿臉菜色”經常被拿來形容一個人臉色難看,這是因為過去糧食匱乏,很多人是用“瓜菜”代替糧食作為主食。

現在糧食雖然不匱乏,但很多人覺得糧食雖然是叫主食,不過是熱量的補充。現在可以吃的食物多了,主食吃不吃無所謂,其實這是犯了大忌。
2018年,《柳葉刀》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
一個50歲的成年人,如果攝入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比為50-55%還可以再活33年,比碳水化合物高于65%的人多活1年,比碳水化合物比例低于30%多活4年。

由此可見,主食吃太多或者吃太少都可能導致早逝,主食吃太少死得更快,怎么吃主食關乎你的壽命!
當你以健康為理由戒掉主食“只吃菜,不吃飯”時,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五谷為養
讓雜糧快點回到我們的飯碗里
主食還是要吃,也一定要吃,關鍵是要吃對。
古人說“五谷為養”,這里的五谷,并不是我們現在的精米白面。那時候吃的是糙米、小米等全谷物,現在我們也要重新讓全谷物粗雜糧回到飯碗里。
主食吃什么?
與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雜豆和薯類能提供更豐富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對于糖友來說,還能避免血糖升高過快。

主食吃多少?
中醫講“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是說:谷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等都是作為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

特殊人群怎么吃?



插圖:陳旻
題圖來源:攝圖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