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又一家日資券商來搶灘中國市場,瑞穗證券擬申請設立證券公司材料獲接收
第三家日資券商要來了。
11月22日,證監會官網披露,瑞穗證券株式會社(下稱“瑞穗證券”)提交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申請材料已經獲得證監會接收。加上此前已經設立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與大和證券,如果瑞穗證券本次申請能夠成功,那么日資券商將增至3家。

據瑞穗證券官網,其成立于1917年7月,是日本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團瑞穗金融集團旗下的子公司。2000年10月,由興銀證券與第一勸業證券、富士證券合并成立了瑞穗證券,2009年5月7日與新光證券合并成為瑞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擁有8000多名員工,并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地區開展了證券相關業務,在北京和上海設有代表處。
此前,已有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下稱“野村東方證券”)和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大和證券”)兩家日資券商。
資料顯示,野村東方證券成立于2019年8月,股權結構顯示,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持有野村東方51%股權;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4.9%;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4.1%。
大和證券于2020年8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2021年6月正式開業。股東持股方面,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出資額5.1億元,持有大和證券比例為51%;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出資3.3億元,持股比例33%;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資1.6億元,持股比例16%。
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對外開放,外資持續加碼中國金融業務。
2018年4月,《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公布并實施,將境外股東持有證券公司的股權比例放寬至51%。
2020年3月13日,證監會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設立證券公司或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申請。
今年1月,渣打證券獲準設立,成為首家新設的外商獨資證券公司。目前,外資控股券商已達9家,除渣打證券外,還包括瑞銀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星展證券、大和證券(中國)、匯豐前海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高盛高華證券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
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目前申請設立審批已獲接收的外資券商還有花旗證券、法巴證券、青島意才證券、日興證券等。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全行業共有17家外資參控股證券公司,其中外資控股9家。2023年上半年,外資證券公司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占行業整體的5.60%、6.56%、7.15%、5.50%。中證協表示,近年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穩蹄疾,證券行業發揮內外聯動的樞紐作用,“引進來”與“走出去”齊頭并進。
不僅如此,外資金融機構近年來還在積極拓展新的業務資質或業務牌照。據中國證監會官網,2021年至今,證監會共核準了8家中小券商通過子公司從事另類投資業務,其中4家為外資參控股券商,包括星展證券(中國)、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東亞前海證券、高盛(中國)。今年10月29日,匯豐前海證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證券公司申請增加業務種類核準》資料,10月31日進度追蹤為“接受材料”,11月6日進度追蹤為“補正通知”。
此外,今年5月,中國證監會依法核準摩根士丹利在北京市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貨成為繼摩根大通期貨后我國第二家外資獨資的期貨公司。
今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