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在九十年代的言情小說里,我想知道什么是愛情

2018-10-17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電影《烈火戰車》劇照

文/小菜

我以為的“愛情”在言情小說里

1995年,12歲的我攢錢買了張電影票,為了看劉德華的《刀劍笑》。然而毫無職業操守的電影院卻放了一部《永失我愛》(很多年后才知道那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男女主角在遙遠的公路邊住著遺世獨立的大木房子,任性自我頹廢放縱。當時的我滿腦子都是笑三少,但為了值回三塊錢票價還是忍耐看完,心里只有三個字:什么鬼!

我絲毫不能理解這種“愛情”。

1997年,莎子被一騎摩托的男孩軟硬兼施地拽走時,我一臉警惕且憂慮地瞪著他時,小腦瓜飛快地在思考要不要打110,莎子說,他們認識,那男孩一直在追她。于是我落單了。14歲的我孤獨地走在回校的路上,腦海里在想劉德華的一部電影,《烈火戰車》,因為片子里也有拉風的摩托車和漂亮的美女,但沒有想到這是“戀愛”。

成人的“愛情”,同齡人的“愛情”,擺在眼前,卻離我很遠。離我很近的,是那些言情小說里的愛情模式。我的青春期,長期浸淫在言情小說的熏陶下。當年言情小說里的那些愛情,就像韓劇里一度流行的白血病,雖然突兀,但一看就懂,接受起來毫無障礙。——有時看現在的小孩追星,蒙昧好笑,再想想當年的自己,誰沒有過一段呆萌的黑歷史?

以2000年考上大學為界,90年代剛好完整地卡在了我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那也是個和父母斗智斗勇、巧躲妙藏看了大量言情小說的年代。上大學后,有了更廣闊的書目選擇,路遙小說和《穆斯林的葬禮》里“人生+愛情”的二元模式展現了愛情之外的命運敘事和現世情懷,林白、陳燃的女性敘事提供了認知感情和心理的新視角……就像是自然而言的成長標記,像“斷奶”一樣,再也沒有看過言情小說。

書攤一景

那些出租言情小說的老板娘們

在豫南這個縣城里的最繁華地帶,有一條路,沒有學名,但有一個俗名,叫“電影院下來那條路”(現在的學名叫“步行街”)。這條路一頭連著我家,一頭連著電影院,沿途兩邊散落著賣水果、皮筋、秋褲的小攤小販。莎子就是在那條路上被擄走、然后又安然回家的。

路的兩邊是高大魁梧的樹木,當時還沒有因為擴建而拔掉,夏天有巨大的樹冠籠罩在頭頂,初春時也會糊一身的柳絮,讓人看得渾身發癢。我和弟弟沖過這條馬路,一人啃著一根冰棍,奔向電影院的方向。電影院南邊坐落著一排小平房,有弟弟最愛的魂斗羅和三國志。電影院北邊隔條馬路,有一個縱深的巷道。托著腮幫子坐在巷口、眼神總是那么困倦的大姐,在看見我的剎那,臉上會浮現出一點笑意。

“來了?”

大姐的小書店搬了三次家,這個地方是我第一次來。自覺地跟在大姐后面,躲過堆積的雜物,穿過巷道走進一個昏暗的小屋,像是接頭的地下黨。

“你這的書都快看完了,來新的沒?”我從衣服里掏出兩本書,然后又從口袋里掏出5毛錢的紙幣,一并遞過去。

“你瞅瞅。”大姐姐收了書,找回一毛錢,熟練地拉亮燈泡,便不再招呼,任由我自己去翻騰。

屋里的光線有點昏黃,但足夠看清那些的封面和文字。封面的美女們婉約且含蓄地笑著,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由于長期的借閱和蹂躪,這些書上有各種大小不一的污漬,呈現出一種軟軟的、暖暖的狀態,握在手里,懶懶地自動卷起來,或者不羈地披撒著。疲軟的書頁缺乏彈性,只能呸了一點口水在手指頭上,靠搓動邊緣來快速瀏覽。

書本散發出一種混雜了手汗、油脂和植物腐朽時的奇怪味道,想象著上一個人的手一定是臟兮兮汗津津的,不,應該是個姑娘的手,但肯定是個愛干活或者不注意衛生的姑娘。我這樣聯想著,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掀開書本的瞬間,掉進另一個世界。嗯那是一個理想的、清明的愛情世界。

考上一高后,下午大掃除會有寬裕地足足45分鐘。有女孩們組團跑步,說是鍛煉身體、實際上去看望軍訓的教官;有饞嘴的男孩騎車到電影院,就為了買石記搟面皮,除了他自己一份,還得捎回來七八份。對我來說,去蹲書攤,或去附近的鐵皮屋租小說,才是最大樂趣。

三面鐵皮,熱不透氣,像個悶桶,柜臺上的小電扇已經開到最大,呼呼地撲在臉上的都是熱風。這絲毫不能阻擋我去借書的熱情。老板娘干脆利落,又溫和有趣,一點也不像擺書攤的那個大叔。大叔賣的書比較雜,神情麻木,跟賣煎餅的沒什么區別,好在脾氣還行,雖然我蹲著蹭完了《穆斯林的葬禮》等,也沒被轟過。

鐵皮屋那兒基本都是言情小說。有時老板娘有事,干脆讓我幫忙招呼生意。我興致勃勃地收書、收錢、取書、登記,臨走時再借幾本,老板娘也不仔細看,揮揮手就讓我走了。高中畢業時收拾東西,發現莫名多出來一本《席絹全集》,但鐵皮屋和老板娘都已經消失不在了。

至今依然記得大姐和老板娘的神情,他們臉上有一樣的疲倦困頓,語氣是一樣的溫柔和氣。詩歌和遠方總是太模糊和抽象的命題,而鮮活的言情故事,對她們來說才是生活的潤滑劑和心靈的創和貼。她們租書給你的時候,就像是提供一個夏日冰淇淋或冬天的被窩。也許她們當年看我的表情,應該是這樣一種含義:唉小丫頭片子,還不懂什么是生活和現實呢。

根據瓊瑤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雁兒在林梢》劇照

“愛情”的經典模式和理想狀態

初中時看瓊瑤,高中時多了席絹、岑凱倫、凌淑芬、嚴沁、亦舒、張小嫻、淘淘……一改瓊瑤的苦情、哀婉、激烈和柔美。流行于90年代的言情女作家們,都有著多年文學功底的積淀、豐富的人生閱歷,甚至對人性幽明的細微洞察。在她們的筆下,那些愛情,充滿戲劇性,或以情為刃的隱忍掙扎,或背負世俗的師生苦戀,或陰差陽錯的鴛鴦配對,或物欲橫流的身心錯位。言情女主們像一棵菟絲花,綽約多姿,柔弱多情,或者像一叢杜鵑,傲嬌灑脫,自在芳香。她們脫胎于古典文學,多情的如《牡丹亭》里的杜麗娘,俏皮的同《西廂記》里的紅娘,裊裊婷婷,靈動內秀,不知讓多少女孩自動代入,靈魂附體。

女主角的性情是復雜的,品質是美好的,與此匹配的是謙和、包容、聰慧、通透的男主角,他們都有著細而長的手指,適合彈奏鋼琴,也有著薄而潤的嘴唇,適合親吻。他們有頎長的身形,溫潤如玉的笑容,與古代文學里的書生形象接近,有可供視覺愉悅的美感,制造可供探究的神秘色彩,就像雙皮奶上那一層薄薄的奶皮,或像雨天里的一把油紙傘,隱藏著一番回味悠長的滋味。這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我判斷男性“帥”或“不帥”的標準,也導致我對荷爾蒙的存在毫無知覺,卻對溫潤的笑容毫無抵抗力。

男主角與女主角的感情多發生在柏拉圖的精神之戀層面,感情是確信無疑的至上主題。物質的失衡、他人的干擾、遭遇的曲折,無論結局是喜是悲,都在進一步強化愛情的存在。而曖昧含混的力比多會對這種美感產生致命的傷害,自然是缺席的。

在他們的愛情中,一些跟戀愛有關的細節被放大,成為愛情的象征。我還記得瓊瑤的小說《雁兒在林梢》里,妹妹認為姐姐的死因不單純,故意接近姐姐男友,在誘惑對方的同時,她自己也陷入了情網。小說里對妹妹的牙齒進行了多次、繁復的描寫,男主愛上她時她正天真無邪笑著露出美麗的牙齒,男主憤怒說出真相,她難以承受時牙齒戰栗不停。而兩人相愛接吻時,妹妹渾身顫抖,像細貝一樣的牙齒一直在打架,這個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大學時宿舍老大說跟男友親吻了,我很好奇地問:“是什么感覺?有沒有發抖?牙齒會打架嗎?”

那時,我們還沒有接觸到愛情,已經先從言情小說里了解到“愛情”這件事。90年代,我們能看到的電影里多是笑三少的武俠和古惑仔的江湖,電視劇演的是劉慧芳的好人好事和西游記的九九八十一難。愛情是什么?我們不知道,小學初中高中的課文里并沒有相關的內容,我們感動于八角樓上不滅的燭火,欽佩負荊請罪的果敢仁義,同情包身工的凄慘境遇,唯獨,不知道該怎么對待愛情。我們津津樂道“誰跟誰好了”、“誰居然喜歡誰”,被男生胳肢了下漲紅了臉去報告老師,收到曖昧的小字條直接撕掉了扔下水道,我們情竇初開卻被老師撕掉情書被父母翻看日記……那些朦朧的情愛觀念和性意識在我們的青春期里是缺席的。

幸好,還有言情小說這種東西。雖然我們的戀愛模式與小說已然完全不同,雖然當“愛情”到來時,我們還是能清晰判斷出那是“愛情”,我們知道在“愛情”中要堅強、自立、信任、勇敢,我們知道享受“愛情”時應該有美好的裝扮和溫柔的笑容,我們會說一些溫馨的情話,我們會恰當揣測對方的心意,當“愛情“失去時候我們知道如何準確描述出那種痛苦,甚至過了這么多年,還會始終認為愛情與物質無關,愛上一個人,是一件脫離了物質羈絆和庸俗評判的美好事情……這些父母和老師都沒有教給我們的,是90年代的言情小說教給了我們。

當然要在很多年以后,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我們才能知道,真正的“愛情”并不僅僅是這個模樣的,甚至可以說,并不是這個樣子的。或許越早發現這個真相,對我們的人生就越有利。比如,莎子已經嫁人了,然而,我還沒有。

其實鴛鴦蝴蝶,一直是我們這些俗人棲息的一處理想國。隨著市民階層的崛起,大眾文化傳播的泛化和商品消費理念的普及,言情小說始終有它存在的價值。當回看現在的言情小說以及衍生出來的電影、電視劇時,那些“瑪麗蘇”、“杰克蘇”劇情,都無疑脫胎于90年代的言情小說,同時,在兼容并蓄多元觀念的野心召喚下,在試圖迎合更多觀眾胃口的功利目標驅使下,言情故事被包裝得更為離奇、生硬,倫理道德的界限已經模糊,物質和現實的欲望高蹈于情感的自然轉換。如果說現在的言情小說很黃很暴力,離快感太近,離愛情太遠,或者在物欲橫流的背景下書寫“青春殘酷物語”,墮胎、吸毒、炫富等成為現實語境的尷尬映射,那么90年代的言情小說,則是單純自在的“純愛”小說,古典,溫婉,含蓄,文藝,俏皮,內斂,不承擔過多的命題和意義,只有愛與被愛所產生的審美和愉悅。

我心里關于“愛情”的經典模式和理想狀態,一直停留在90年代的那些言情小說里。So,也許我并不用知道愛情是什么,因為,我只要知道什么是愛情就夠了。

So,當他擁我入懷輕輕親吻時,我難以遏制地渾身顫抖牙齒打架,我知道,that’s IT。

(本文選自《九十年代回憶錄》,向度文化出品/團結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簡介】

小菜,1983年生于河南南陽,2007年電影學碩士畢業,做過文化記者、電影企劃、大學老師,涉及報刊、電影、教育、新媒體等領域。散漫隨性,成就寥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游戏全讯网2|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可以代理吗| 扑克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金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筹码租| 德州扑克算法| 百家乐是骗人的么| 澳门百家乐官网下三路| 鸿胜博娱乐| 环球百家乐娱乐城| 做生意选店铺位置| 百家乐官网桌布专业| 大发888娱乐城官方网站| 澳门百家乐破解| 百家乐官网有没有单机版的| 中华德州扑克协会| 百家乐有多少种游戏| 赢家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融水| bet365最新地址| 大发888主页优惠| 功夫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水果机榨汁机| 百家乐生活馆| 百家乐网站排行| 介绍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 原平市| 沙龙娱乐开户| 娱乐城图片| 网上娱乐城老虎机| 顶级赌场 官方直营网| 不夜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作弊百家乐官网赌具| 百家乐官网的技术与心态| 河东区| 会同县| 百家乐官网捡揽方法| 百家乐官网赌的技巧| 网狐棋牌源码| 在线博彩网| 棋牌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