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博特寫|“命運改變了”,小小黃麻帶動兩千多名孟加拉貧困婦女就業
2018年,在孟加拉小伙薩夫歷經6個月準備,帶著家鄉特色的黃麻手工藝品,得到首屆進博會一個小展位時,人們沒有給他太多關注。蹲守幾日后,他接到了一筆5萬美元的訂單。這是薩夫簽的第一個大單,更帶給孟加拉黃麻協會一次不小的震動——在此之前,孟加拉國的黃麻僅在上海世博會期間進行過一次小小的展示。
首屆進博會,被視作孟加拉黃麻準備正式亮相中國乃至走向世界市場的開端。薩夫也覺得高興和感恩,他掛出一條寫有中文和當地語言的紅布:“感謝中國人民的友善,讓我們有機會相聚?!蹦且荒晔撬_夫到中國的第七年,來到上海的第二年,他正在上海交通大學讀博。
5年過去,薩夫即將畢業,他帶著自己的達達公司連續參加了六屆進博會。時間和進博會的市場效應在他身上發生了巨大的作用。如今他的公司每月可向中國出口5萬至10萬美元的產品,通過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他還把黃麻制品銷售到土耳其、歐洲乃至美國。孟加拉當地兩千多名曾經沒有工作、生活貧困的農村婦女,也由此改善了生活。

第六屆進博會上,薩夫在自己的展位展示黃麻制品。 澎湃新聞記者 鄒佳雯 圖
“過五關斬六將”奔赴首屆進博會
“參加進博會是改變我命運的一件事?!痹?1月8日第六屆進博會“與總裁面對面”活動中,薩夫感嘆。
2011年來到中國留學,2017年入讀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時,薩夫的想法還很簡單: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
但經過專業的學習,再回到自己的故鄉,他觀察到孟加拉當地不少人,尤其是貧困的農村婦女,有很好的手藝,但做出的漂亮手工藝品沒有銷路。一個想法在他腦海生成:“或許,我可以搭建一個商業平臺,讓農村婦女們來我這兒做?!?/p>
黃麻制品是孟加拉當地的特色產品,可以就地取材,綠色環保,不少人家喜歡用黃麻來做框、墊子、背包等。薩夫覺得,這也迎合了中國市場對于環保、手工藝品等的喜好,他決定做黃麻制品的出口生意。
第一年,他的工廠還只是“小作坊”,聘請了十名女工。機緣巧合下,薩夫結識了常年從事外貿的楊峻,此后楊峻就成了達達公司在中國的進口代理商。2018年,通過楊峻的介紹,薩夫知道中國要舉辦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他意識到,這是一次必須要抓住的機會。
為了讓一個不發達國家的初創公司走上進博會的舞臺,薩夫、楊峻以及薩夫的妻子唐河都費了很大的心力。歷經6個月的時間,他們從零開始完成了所有證件的辦理,并將8000件商品打包成180箱,安全送到上海。其中,進出口代理公司、報關公司等聽聞他們的商品要去進博會,也為他們開出優惠,提供諸多幫助。
他們趕上了進博會,也有了機會在更大平臺上和世界各地商家溝通。
第一屆進博會上,他接到了5萬美元的訂單,這是他簽的第一筆大單,“我的好運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命運改變了。”薩夫說。

孟加拉國,女工們在編制黃麻制品。受訪者 供圖
從小展臺走向世界各地
薩夫感受到,通過進博會,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知道黃麻是什么。
“進博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幫我們探索出口,探索黃麻相關的業務。我們通過進博會的渠道更好地和中國人做生意,因為我們能在交流中知道中國的需求和品味,也可以設計改進去滿足市場的需求?!碧坪诱f。
于是,他們堅持奔赴每一屆進博會。在此期間,他們的工廠也曾受到疫情的沖擊,不得不停工,但只要時機成熟,他們又會帶著工人們重新出發。
在上海接受的教育,也讓薩夫和唐河受益頗多。唐河正在華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順利的話,她和薩夫明年將要畢業。在學校中,他們選修了不少商業溝通、品牌管理類的課程,啟發了經商思路。
唐河強調,“一帶一路”倡議給像他們這樣“沿線”的年輕創業者創造了機會。事實上,自2022年9月1日起,中方給予孟加拉國98%稅目的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這極大地促進兩國之間的貿易增長?!懊霞永瓏闹醒脬y行也可以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和交易了,這對中孟之間做生意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利好的政策。”

孟加拉國,工人在準備黃麻原材料。受訪者 供圖
如今,達達公司每月可向中國出口5萬至10萬美元的產品,還通過跨境電商把孟加拉的黃麻制品賣到世界各地。孟加拉國當地的兩千多個家庭也由此改善了生活:“最初我的工廠只有十名女性工人,都是農村婦女,如今,我可以吸納2000多名婦女來我這兒工作。明年,我希望數字可以上升到三千。”薩夫說,“掙了錢,她們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也可以給家里添置更多的食品物品。她們都希望聽到我帶來新訂單的好消息,也對中國越來越好奇,希望聽我們多說說中國的故事。”
薩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第六屆進博會上也頗有收獲,他們在11月6日得到了來自中國四川的兩筆各70萬美元左右的訂單,又于11月7日得到來自上海50萬美元的訂單。下一屆進博會,他們還準備繼續參加。
“11月6日那天,我連線到了我們孟加拉工廠的一位工作人員,他問我這次進博會有什么收獲,我說又找到訂單了,他和身邊的女工看起來都非常開心?!彼_夫笑著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