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藏界|趙陽:從小銅人到草原文化梳理
歷史上關(guān)于”小銅人”的記載史料極其有限。對于”小銅人”的真正來歷,也各有推斷。有很大的一種可能性是,其中部分“小銅人“屬于西方舶來品,西來的途徑是十分清晰, 因為它們的集中點都是絲路的重要節(jié)點。
本期《藏界》欄目,我們將關(guān)注“小銅人”收藏家趙陽和他所熱衷的草原文化。
在甘肅、青海等地的沙漠地帶,遺存著大量古人類生活遺址。當風(fēng)吹過,古代遺址裸露的時候,當?shù)啬撩窬驮谶z址處掇拾各種小玩意,像瑪瑙、斧頭、鳴鏑等代表典型草原文化的生活品。在東北內(nèi)蒙一帶,遼金銅人廣泛存在于民間,是民間收藏的沃土。
十余年來,一些“踩地皮”者從民間收到了大量的“小銅人”,而不少就流入收藏愛好者比如趙陽手中。這些小銅人最長約9厘米,最短的不過1厘米,它們形態(tài)各異,有持荷、持寶、武裝、攜幼、樂舞、蹴鞠、踩物、戲獸、蹲踞等近20種,但無一例外以孩童面目居多。

關(guān)于銅人的來歷眾說紛紜。在內(nèi)蒙古民間有一個傳說,小銅人晚上會聚會,在灶臺上議論各自主人。東北的達斡爾族則有樹上掛銅人的風(fēng)俗,還有銅人磨成齏粉可以接骨的傳說。
那這些小銅人究竟是派什么用場的呢?“沒有什么過硬證據(jù)證明它們在古人的生活中承擔什么用途,可能是掛件,也有可能是冥器,但今人普遍認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其上寄托了‘祈?!?、‘護生’、‘求子’三大寓意則是沒有異議的?!壁w陽說,因為游牧民族的生活異常動蕩,動輒就要拔帳而起舉家遷徙,所以當年生育率低,也普遍比較短壽。

從現(xiàn)在已經(jīng)面世的“小銅人”來看,它大約橫跨了從漢魏到明清的漫長歷史時期,明清以前,它主要散落于北方的內(nèi)蒙古、東北、青海、甘肅、河北、山東等地,明清時期的小銅人才在南方某些省份出現(xiàn)。趙陽收藏的“小銅人”多達300多個品種,主要以漢魏銅人與遼金銅人為主要收藏體系。

相較遼金銅人而言,漢魏銅人普遍偏小,長度大約在2厘米至3厘米間,其鑄造工藝和精神面貌與遼金銅人截然不同,漢魏銅人造型簡陋,且部分面目模糊不清,遼金銅人有明顯的掛痕等使用痕跡,造型豐富多彩,立體飽滿,鑄造工藝精湛,雕工精細,更接近世俗百態(tài)?!皬倪@個角度講,漢魏銅人或跟原始宗教崇拜有關(guān),遼金銅人作為中古器物,即使含有宗教的意味,也已經(jīng)從娛神到娛人,則已融入世俗市井生活。”趙陽說。

趙陽首次收到銅人是在1994年。他在南京朝天宮古玩攤上看到一個系著紅繩,赤裸著身體,作蹲踞狀的明清小銅人。店家告訴他,這是秦淮河妓院里掛的東西,客人看中誰,就掛在哪個藝妓廂房門口,表明有客,勿擾。趙陽對民俗的東西一直很熱衷,店家講得興致盎然,趙陽聽得津津有味,最后花了30塊錢將其買回。

待自己對小銅人的知識有所增長后,發(fā)現(xiàn)店家完全是為了把東西賣出去,才繪聲繪色瞎講一通,起碼是信口而言。后來他便開始留心小銅人,發(fā)現(xiàn)小銅人的身影并不少見,比如在周莊的民俗博物館里就發(fā)現(xiàn)有明清蹲踞形的小銅人掛件,更遑論東北、內(nèi)蒙甘肅等地的博物館了。上博印璽館內(nèi)就有兩個帶押印的契丹字童子鈕藏品。
趙陽是南京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的,他在轉(zhuǎn)向收藏小銅人之前,已經(jīng)玩了很長時間的花錢,并由故宮[微博]出版社出過一本書——《花錢的收藏故事》。在花錢中,他對神怪錢情有獨鐘,“因其信息含量大,多帶有神怪圖形、花紋、文字及符咒。而在神怪錢中,最絢爛多彩的又要數(shù)宋、遼金時期的花錢。為了探軼其上的風(fēng)俗、宗教,我對遼金的草原文化產(chǎn)生了特殊興趣?!?/p>
而在小銅人收藏過程中,趙陽發(fā)現(xiàn)遼金銅人在銅人已知的歷史上占主力,至少屬于小銅人的興盛期。他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專注的神怪花錢與他主打收藏的遼金銅人均屬草原文化的范疇,且有著相同的基礎(chǔ)和脈絡(luò),因而收藏起來更加得心應(yīng)手。

“宋代的錢幣很便宜,一塊錢就能買三個,在地上摔摔、聽聽、磨磨壞了也無所謂。錢幣的收藏經(jīng)歷使我用最小的成本對各個年代的銅器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比如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銅質(zhì)、鑄造工藝和不同環(huán)境下銅銹有什么不同特征我都有一個基礎(chǔ)的了解,所以在鑒別銅人和斷代時,就能少走不少彎路?!?/p>
歷史上關(guān)于小銅人的記載史料極其有限。甚至連“小銅人”的稱謂,也是最先在收藏圈中叫開來的。趙陽記得自己在十多年前剛剛介入收藏的時候,圈中對于“小銅人”的稱謂可謂五花八門,有叫它“俑子”、“銅俑”、“遼俑”,后來也不知道是誰帶頭開始叫“小銅人”,這才約定俗成叫小銅人。

對于小銅人的真正來歷,也各有推斷。趙陽認為,根據(jù)他的探軼,由魏晉小銅人來看,其淵源可能是西方舶來品。“從我個人收集的此類銅人的地點看,西來的途徑是十分清晰明確的。魏晉銅人主要的集中點,一是洛陽,一是甘肅,一是陜西,都是絲路重要的節(jié)點。采集于北京、東北、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既可能是當年通過民族交流東進的,也可能是通過收藏交流輾轉(zhuǎn)散落的。由北京、東北與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實物表現(xiàn)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樣式類似,但年份稍晚的物件,暗示著此類銅人可能存在的融入當?shù)仫L(fēng)俗的延續(xù)性。另外沿著絲路的南、北兩路的分布看,越往東部、南部,越稀少的情形也是顯然?!?/p>
“小銅人是一個新命題,中原的歷史對它鮮有記述。我希望通過收藏研究,建立起獨特的收藏品類,以便進行藏品歸類,文獻梳理,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獨特的痕跡。”趙陽說。
Q&A
收藏十問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從小就喜歡。
Q: 你記憶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作蹲踞狀的清代小銅人。
Q: 你最喜歡的藏品是什么?
A: 遼代的小銅人,手上抱著一塊舍利。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通過收藏反哺學(xué)術(shù),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Q: 藏品主要通過什么渠道收藏?
A: 從民間收購。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嗎?
A: 有“小銅人”300多個品種總計400多件。
Q: 你覺得自己是收藏家嗎?
A: 收藏愛好者。
Q: 你覺得收藏帶給你的最大樂趣是什么?
A: 能夠在茫茫的歷史上留下探軼的足跡。
Q: 收藏中遇到過贗品或挫折嗎?
A: 贗品和挫折太多了。
Q: 有一天你能放棄你的藏品或捐出嗎?
A: 目前還未考慮這個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