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火鍋界的瑞幸,卷死海底撈

中原糧倉河南省,食品名企眾多,不僅有雙匯、白象、蜜雪冰城,還有中國最大家庭火鍋品牌——鍋圈食匯。
這是一家主打售賣火鍋等食材的連鎖餐飲品牌,針對的受眾是那些想在家吃火鍋、燒烤卻不方便買食材的人。
憑借著這樣一個“小點子”,成立不到七年,鍋圈就開了近萬家店,發展速度趕超“雪王”蜜雪冰城,媲美瑞幸。
11 月 2 日,鍋圈食匯還在港交所正式敲鑼,成為中國“回家吃飯”第一股 [1],在火鍋界的熱度完全不輸“一哥”海底撈。
靠賣火鍋料賣到上市,鍋圈食匯到底什么來頭?
火鍋界的瑞幸咖啡,
七年開近萬店
2017 年 1 月,鍋圈食匯的第一家零售店在河南鄭州市開業 [2]。
老板楊明超是一位餐飲“老炮兒”,已在當地餐飲業創業十余年,創立的火鍋品牌“小板凳”,門店遍布鄭州大街小巷 [3]。
靠到店吃火鍋的生意賺錢還不夠,他又把目光瞄準到了“在家吃火鍋”上。
對比傳統火鍋,鍋圈食匯做的算是一門新生意。無論是各類火鍋食材,還是蘸料、餐具,客人都可以在鍋圈的店里一站式買齊,然后自己回家烹煮。
起初,鍋圈食匯的發展還不算快。截至 2019 年底,近三年時間里,鍋圈在全國開了 1400 多家加盟店 [4]。
轉折發生在疫情期間。餐飲業的“至暗時刻”,鍋圈食匯卻迎來了“潑天的富貴”。由于很多人都減少了外出吃飯的頻率,主打在家吃飯的鍋圈食匯業績突飛猛進,在全國開啟了瘋狂開店模式。
短短三年時間,鍋圈食匯開了七千多家店,不算中途倒閉的店鋪,相當于每天就能開七家店 [4]。
截至 2023 年 9 月 26 日,鍋圈食匯的全國加盟店數目達 9978 家,即將達到萬店規模。此時距離鍋圈在鄭州開出第一家門店還不滿七年 [4]。

這個速度有多快呢?
在中國,餐飲業能達到萬店規模的品牌并不多,其中,蜜雪冰城在中國市場達到萬店規模花了 13 年,絕味鴨脖 14 年,正新雞排 17 年 [5][6][7]。
比較快的是瑞幸咖啡,只用了六年時間就實現了萬店這個小目標,遠超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 [8]。
所以說,鍋圈食匯的開店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而且,這些門店不只是開在大城市。鍋圈走的是蜜雪冰城一樣的路線,向下沉市場進軍,占領低線城市和小縣城。
根據鍋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招股書,鍋圈食匯的門店分布遍及多個城市級別。其中,地級市和縣級市的門店數量占比最高,分別達 27.6%、26.4% [4]。

從貢獻的營收來看,鍋圈食匯的大頭營收來自地級市門店,占比為 28.8%,其次是縣級市,二者創造的收入占鍋圈 2022 年總營收的一半以上。而直轄市營收占比不到 8%,低于鄉鎮門店 [4]。
能把生意做到小縣城,一大原因還是鍋圈真的夠便宜。
蘿卜、土豆一盒三四塊,豆腐、鴨血等統統不到十塊,毛肚、肉卷等火鍋必備葷菜也就二十元出頭。火鍋店兩百元還可能吃不飽,去鍋圈自己買處理好的食材回家涮,100 元能吃到撐。
如此極致的性價比,使得鍋圈在許多小城市頗具競爭力,店越開越多。
一年狂攬70億,
絕大多數來自加盟商
不過,這樣瘋狂開店的鍋圈由于前期擴張得太快,一度沒掙到什么錢。
2020 年與 2021 年,盡管鍋圈的營收有所增長,但期內利潤都還是負數。直到 2022 年,鍋圈食匯凈利潤達到 2.41 億元,首次扭虧為盈 [4],改變了大眾對其光開店、不賺錢的印象。

看營收的話,鍋圈的成績更為亮眼。
2022 年,鍋圈食匯的總營收同比大漲 81.2%,豪攬 71.73 億元。這個營收規模已經快要超越鍋圈的早期投資方——三全食品,后者已經成立了 30 余年 [4][9]。
在銷售產品獲得的收入中,絕大部分都來自賣火鍋產品,如肉類、蝦滑、火鍋底料等,占比超過四分之三,只有約 10% 來自燒烤產品,14.1% 來自其他品類 [4]。
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鍋圈的火鍋食材是當之無愧的爆款。在某音直播間里,鍋圈食匯的火鍋套餐一度爆單,賣了上百萬份。

但值得一提的是,鍋圈食匯的賺錢模式其實高度依賴加盟。
鍋圈的近萬家門店里,自營門店才六家,其余全是加盟店 [4]。
這套劇本我們在蜜雪冰城、茶百道身上都見過,那就是靠賣原料或收取加盟和指導費,賺加盟商的錢 [10][11]。街邊的奶茶店倒閉一家又一家,也不妨礙蜜雪冰城老板掙錢。
鍋圈食匯也同樣如此。
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鍋圈從加盟店渠道獲得的收入分別為 29.1 億元、37.3 億元以及 64.8 億元,連續三年占總營收的比重都超過 90% [4]。
從加盟商那獲得的收入中,絕大部分都來自給加盟商賣的食材、餐具等產品,一小部分來自向加盟商收取的綜合指導服務費 [4]。

和許多餐飲品牌動輒幾十萬的加盟費不同,鍋圈食匯為加盟商設置的、名義上的門檻非常低。
鍋圈食匯面向加盟商打出了“沒經驗也輕松開店”“不收加盟費”的廣告標語 [12],專門吸引到了不少手里本錢不多,但又想自己當老板的人。
可實際上,據媒體報道,雖然不用付加盟費,但開一家鍋圈加盟店的前期啟動資金大約需要 30 萬,這還不包括房租和人員成本 [13]。
鍋圈的加盟政策要求門店選址需要統一在 70-100 平方米的店面,雖然比一般火鍋店要小,但和加盟正新雞排這種犄角旮旯的小店相比,加盟商要付的房租成本并不低 [13]。
而且店開多了,鍋圈食匯的關店率也在提高。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鍋圈加盟門店的關店率從最初的 0.7% 漲至 3% [4]。
不過無論如何,鍋圈確實靠著加盟模式做起來了,還可以憑借不斷增長的銷量加強對供應商們的議價權。也難怪有人會說,鍋圈能上市,不僅是靠代言人岳云鵬,還要感謝背后無數的加盟商。
鍋圈被資本砸暈,
但火鍋行業不好過
如今,鍋圈是真的火了,可火鍋這個賽道卻是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在預制菜的風口下,鍋圈靠著新穎的故事屢屢獲資本青睞。
2019 年到 2022 年,鍋圈食匯陸續獲得了七輪大額融資,資金總額接近 30 億元 [14]。

這些資金背后都大有來頭。鍋圈的投資方里,除了有以賣速凍食品出名的三全食品,還有招銀、IEG 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甚至連茅臺、物美都曾向鍋圈斥巨資,試圖分一杯羹 [14]。
在實際業務上,許多投資方也真的都和鍋圈扯上了聯系,甚至深度綁定:
三全食品是鍋圈的上游主要供應商之一;鍋圈在部分物美超市中開設了店中店;鍋圈商城小程序曾上線搶購平價飛天茅臺的相關活動......[15][16][17]
而且,鍋圈還成功帶火了大批賣火鍋食材的品牌,例如懶熊火鍋、九品鍋、川鼎匯等火鍋食材超市,都在鍋圈之后冒出頭來,獲得資本熱捧。
但另一方面,火鍋店這個生意卻沒有了昔日的榮光。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海底撈、呷哺呷哺等頭部品牌都虧麻了,門店連番倒閉,逼得管理層主動調整業務“斷臂求生”。
到了 2023 年,疫情是過去了,頭部火鍋品牌也開始轉變虧損的局面,但人流還是不如從前。
根據財報,2023 年上半年,海底撈、呷哺呷哺、湊湊這三家火鍋品牌的盈利都有所改善,但翻臺率卻回不到 2019 年的水平 [18][19]。

其中,海底撈和湊湊的整體翻臺率分別為 3.3、2.1,還比不上 2020 年 [18][19]。萎靡的業績也讓海底撈不得不漲價,還把很受歡迎的牛肉粒換成了素的。
從整體規模來看,火鍋市場也增長乏力。
根據艾瑞咨詢,2023 年中國火鍋市場規模預計增速為 8.5%,低于 2019 年之前的增速 [20]。
在這種態勢下,像鍋圈這樣的火鍋食材店的崛起,或許會讓線下火鍋店雪上加霜,靜悄悄地革了火鍋店的命。
既然在家就能以便宜的價格快速復刻火鍋店里的味道,還不用領排隊單“罰站”,那人們就可能失去了走進火鍋店的理由。
最終,在火鍋超市里,人們感到花上百元吃火鍋可能是“怨種”行為,感到口袋里的錢又是錢了,感到跑商場排長隊是非必要的。
這背后,可以說是一種消費降級,但又何嘗不是消費者的一次人間清醒?
參考資料:
[1] 田云緋. (2023). 鍋圈港股上市募3.57億港元首日平收 市值過百億港元. 中國經濟網.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finance.ce.cn/stock/gsgdbd/202311/02/t20231102_38776141.shtml.
[2] 鍋圈食匯. (2023). 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簡介. 鍋圈食品 ( 上海 ) 股份有限公公司官方網站.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zzgqsh.com/website/brand.
[3] 申麗潔. (2014). 誕生一年裂變叢生跟風如潮:“小板凳回歸的時候到了”. 大河報.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newpaper.dahe.cn/dhb/html/2014-09/11/content_1144183.htm?div=4.
[4] 鍋圈食品 ( 上海 ) 股份有限公司. (2023). 鍋圈食品 ( 上海 ) 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
[5] 蜜雪冰城. (2023). 蜜雪冰城品牌故事. 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mxbc.com/brand#history.
[6] 絕味鴨脖. (2023). 絕味食品企業概況. 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juewei.cn/page/news/news.html.
[7] 正新雞排. (2023). 正新雞排品牌故事. 正新集團官方網站.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zhengxinfood.com/about.html#about1.
[8] 瑞幸咖啡. (2023). 瑞幸咖啡簡介. 瑞幸咖啡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investor.lkcoffee.com/.
[9] 三全食品. (2023).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
[10] 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 (2022). 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
[11] 四川百茶百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四川百茶百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
[12] 鍋圈食匯. (2023). 鍋圈食匯火鍋食材價目-加盟鍋圈費用明細. 鍋圈食品 ( 上海 ) 股份有限公公司官方網站.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zzgqsh.com/website/join.
[13] 許禮清 & 孫吉正. (2023). 鍋圈食匯再獲資本加持 0元加盟彰顯萬店野心. 中國經營報.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www.cb.com.cn/index/show/bzyc/cv/cv135100531643.
[14] 天眼查. (2023). 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融資歷程. 天眼查.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3348682484/gongsi.
[15] 畢陸名. (2023). 三全食品:公司主要向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火鍋料等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3-04-11/2754394.html.
[16] 鐘經文. (2022). 實體經濟服務美好生活,鍋圈食匯要做老百姓的吃飯品牌. 中國日報.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211/03/WS6363754ba310817f312f455f.html.
[17] 經濟觀察報. (2023). 鍋圈竟然賣茅臺了. 經濟觀察網. Retrieved Nov 2nd 2023 from https://www.eeo.com.cn/2023/0606/594209.shtml.
[18] 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2023). 海底撈2023上半年財務報告.
[19] 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2023). 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2023上半年財務報告.
[20] 艾瑞咨詢. (2023). 2023年中國火鍋調味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