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快速擴張的塔斯汀請等等,你的雞肉還沒熟
近日,塔斯汀江西南昌一門店被曝消費者點外賣吃到生雞肉。消費者發帖稱“塔斯汀忍你很久了”,并附上生肉的照片。搜索社交平臺也可以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通過外賣購買塔斯汀漢堡、雞翅時吃到生肉。如果這些投訴都是真的,說明并非個別現象了,也直指該品牌的品控問題。

多名網友曾發文稱在塔斯汀吃到生肉。
從網友發布的維權結果看,該品牌也顯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屬于一事一議、“討價還價”。比如新聞源里的當事人稱,起初門店提出賠償400元,該網友協商后,門店同意賠償1000元并要求刪帖。在網友的回復里,有的是返了10元錢的券,有的是退了單并賠償50元,當然也有沒得到賠償的。總之,這全看消費者個人的“維權能力”。
然而,這種隨心所欲的處理并不合規。根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規定,生產或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導致消費者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以向生產者或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此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損失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當然,在不少網友的爆料里,追償也遇到了取證難題。
塔斯汀之所以類似問題頻發,有業內人士指出,或許是源于品牌擴張速度太快,供應鏈和門店管理還不成熟。檢索相關數據可以發現,塔斯汀成立于2017年,主打“中式漢堡”,被稱為“麥肯平替”、“翻版華萊士”,商業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三年凈增3000多家門店,全國門店數已超過4000家。
但現在看,似乎是這種過快的增長為品控埋下了隱患。公開資料顯示,塔斯汀連鎖采取的是加盟模式,門店員工建議7-8人,由加盟商自主招聘,在開店前員工有為期1-2個月的培訓。這種模式當然有助于迅速擴張,但很顯然,員工素質、培訓強度都難有保證。這些或許都是理解“生雞肉”頻發的背景。
從趨勢看,近些年餐飲業涌現了不少“明星”,它們幾乎在轉瞬之間就成為了行業新貴,擴張速度令人瞠目結舌。但在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方面出現了種種問題,也引發了廣泛吐槽。單純追求擴張速度的模式,也值得相關品牌反思一下了。類似的“事故”對于品牌形象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也會對消費者的市場選擇產生顯著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各項經濟數據里,其實餐飲屬于表現格外優異的一類。根據商務部數據,2023年1-9月,全國餐飲收入37105億元,同比上升18.7%,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了不少。這些都說明社會對餐飲巨大的消費需求,也是餐飲行業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正是因為機遇在,希望企業可以抓住這波紅利,尊重消費者,做好飲食質量,認真打造品牌。千萬不要搞錯了方向,把生意僅僅當作了資本游戲,眼里只有擴張和連鎖,忽視了質量和安全。如果選擇了這種跛腳的發展,也許退潮會和漲潮一樣快,消費者遠去的步伐也會是個驚人的速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