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刊文評公費師范生違約:解決不同地區待遇不平衡是根本
近日,廣東陸豐市教育局發布的一份“公費定向師范生違約人員名單”,引發熱議。名單顯示,共有5名畢業生未履約。不僅是廣東陸豐,廣東雷州、福建莆田也發布了多則公費師范生違約處理決定書。
公費定向師范生是國家為精準補充鄉村教師、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的一項教師培養制度,意在緩解地域間基礎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自2007年以來,6所部屬師范大學累計培養超過12萬名國家公(免)費師范生,一批批優秀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從教,對加強中西部地區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總體上看,公費師范生違約者是少數,但這個“少數”卻依然具有很強的刺痛感——國家資助下,公費師范生不僅享有各種學雜費減免政策,而且還能持續獲得財政補助,畢業后直接取得相應編制……享受了優待,到畢業該履約了,卻一拍屁股不干了,確實讓大家在感情上難以接受。以契約精神而論,既然有約在先,就應該認真地遵守,完成規定的服務期限,豈能出爾反爾?對于違約者而言,賠付違約金是起碼的代價,即便如此依然難辭其咎——畢竟,違約行為浪費了寶貴的國家培養機會,辜負了偏遠地區孩子們的熱切期盼。
近幾年,公費師范生違約頻頻發生,一些人儼然把報讀公費師范生當成了一種投機——合則留,不合隨時開溜,這樣的心態當然不可取。誠信是大學里非常重要的一課,職業生涯一開始就以違約起步,如何可取?與此同時,也應看到,一些公費師范生相繼違約,背后也有一些共性的原因。比如,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教師待遇不盡如人意,有的貧困縣甚至全年的財政收入尚不夠全縣的教師開支;比如,在一些偏遠地區,農村中小學校工作環境差,學校危房改造尚未徹底完成;再比如,盡管有“教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原則性要求,但各地教師工資差別較大,有的地方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依然存在。凡此種種,無形中成了“嚇退”公費師范生的一道道坎。
條件差、待遇低當然不能作為違約的借口,但是,從長遠看,靠外在的強制約束畢竟也只是權宜之計,根本解決之道還在于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偏遠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讓那些最需要優秀青年教師的地方,擁有承載青春的基本條件,從而讓優秀的青年教師能夠在此扎根奉獻。
近些年,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上,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資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重點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這些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公眾的預期還有距離,對優秀年輕人還不夠有吸引力。以中央轉移支付+地方嚴格配套+鼓勵社會力量資助的“組合拳”,逐步實現中西部偏遠地區教師收入等于乃至高于沿海地區、發達地區,是理想的目標。
由此而論,公費師范生違約風也是一個現實提醒,它提醒我們“打補丁”固然重要,講情懷、講奉獻也永不過時,但是,以努力解決待遇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破解偏遠地區教師人才吸引力的不平衡不充分,進而逐步縮小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才是根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