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智奏響鄉村振興曲,秋高蟹肥好“豐年”
秋風起,蟹腳肥。
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說起吃螃蟹,要數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鶴龍湖鎮,它是岳陽、長沙吃螃蟹的“人間煙火地”,全國螃蟹養殖基地。

“網絡+農業”的營銷方式,如今在鶴龍湖鎮“飛入尋常百姓家”。2023年,中國電信湖南岳陽分公司持續加大5G網絡建設,加速“三千兆”精品網絡在鄉村的普及,為蟹農們提供優質、高速的網絡支撐服務。有了千兆網絡,蟹農們通過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公眾宣傳、電商網上渠道銷售等新型數字技術手段,拓寬了螃蟹的銷售渠道。同時,中國電信天翼“云眼”也成為蟹農養殖的好幫手。現在,蟹農們用手機就可以實時監控蟹塘周邊的安全狀況,養殖、銷售全流程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省時省力提高效率。如今鶴龍湖螃蟹在200多家線下門店以及各大電商網絡平臺同步銷售,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日均銷量突破7萬斤。

“以前螃蟹銷售,主要依靠對外批發和現場零售,加上近三年疫情影響,每年收入起伏不大。去年,我慢慢學會了通過網絡線上銷售和抖音、微信公眾號銷售,大大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收入。”湘水紅膏蟹生態養殖基地的00后螃蟹養殖戶金日揚介紹,自己還在鎮上開了一家蟹蝦餐飲店,平時通過“湘水紅農業”公眾號,進行網上宣傳,把線上宣傳引流線下“銷售+品嘗”。在公眾平臺上,除了介紹大閘蟹,還會給大家推介螃蟹的吃法,教大家如何調料汁等等。通過自繁自育自產自銷模式,現在平臺的粉絲達到1多萬人,點贊超萬數。同時,在微信朋友圈,他也經常通過短視頻推送螃蟹產品,現在日均銷售額在3萬元左右,可以說,有了中國電信5G網絡,不僅幫他打開了螃蟹銷路,而且還向全國網友推介了鶴龍湖的美麗風光。

金日揚養螃蟹,算是子承父業,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蟹蝦養殖戶,在鶴龍湖鎮現有一處100多畝螃蟹養殖塘。眼下,正是螃蟹長個、增肥的關鍵時期。湘水紅膏蟹生態養殖基地也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段之一。以往需要增加人手,金日揚要每天安排農工時刻盯著蟹塘,今年養殖基地有了中國電信天翼“云眼”,輕松了不少,現在養殖基地4G/5G網絡有效覆蓋,蟹塘四周安裝了監控攝像頭,通過高清攝像頭,就能在自己電腦、手機上,24小時查看螃蟹活動狀況,不用再頻繁往返養殖基地,提升管理效率,進行精準看護,實現了智慧化管理。

“我們養的螃蟹,保證絕對綠色、絕對生態,朋友們放心買,放心吃。”湘陰鶴龍湖水鄉漁村蟹城的年輕老板胡振在抖音直播平臺上,用真誠樸實的地方方言,加上現場展示鮮活螃蟹的真實推介進行新潮“帶貨”。
據了解,胡振之前也是線下售賣為主,銷路不廣,當看到“網絡直播帶貨”很火很流行,而且更好地拓寬螃蟹銷路,于是自己也做起了“直播帶貨”。為確保網絡直播的信號質量穩定性,中國電信湖南岳陽分公司以優質的服務,為他的“水鄉漁村蟹城”安裝上高端的FTTR千兆網絡,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向網友們介紹螃蟹的挑選方法,喂養方式以及螃蟹的品質和優點,線上直播銷售自己的品牌,迅速提升了銷量。截至今年10月上旬,水鄉漁村蟹城“線上+線下”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0萬元。胡振的直播帶貨,也讓前來購買和品嘗的客戶絡繹不絕,數字化與智能化,也將為他帶來更多的信心。
數字賦能,科技助力。數字助農是鄉村振興重要發展方向,中國電信湖南岳陽分公司充分依托“云、網、邊、端、安”一體化、智能化、專業化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和運營服務體系優勢,鞏固提升農村地區網絡覆蓋水平,不斷豐富5G、AI、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農業農村的創新應用,為數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