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年間,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達27.9萬億元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十年來,上海立足城市功能優勢,強化“橋頭堡”引領帶動功能,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據上海海關統計,十年間,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7.92萬億元,占外貿比重超三分之一。今年前8個月,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值超2.5萬億元,同比增長6%,外貿規模較十年前擴容1.8倍。
其中,農產品、金屬礦砂等商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今年前8個月,上海口岸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金屬礦砂154.1億元,同比增長69.1%;進口農產品926.3億元,同比增長17.1%。同時,電動載人汽車等外貿“新三樣”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今年前8個月,上海口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201.2億元、273.5億元、489.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5%、78.8%、69.4%。

10月10日,上海龍吳海關關員對進口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銅精礦開展查檢工作。 張瑤 攝
10月10日上午,在位于上海黃浦江中游的龍吳港,江上船來船往,碼頭邊停泊的貨輪裝貨卸貨。碼頭岸邊,上海海關所屬龍吳海關關員正在對一批智利進口的散裝銅精礦原料進行監卸,這批銅精礦共計2.24萬噸,通關后將運往長三角地區企業用于冶煉金屬制品。
“龍吳港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銅精礦進口港口之一,這些銅精礦主要來自秘魯、智利、墨西哥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龍吳海關物控查檢二科副科長王佳介紹,龍吳海關依托建立“口岸聯絡員”制度,積極引導企業疊加使用提前申報、無陪同查驗、船邊直提等通關便利措施,助力大宗商品安全高效通關。今年以來,龍吳海關共監管進口海運散裝銅精礦貨物45.81萬噸,同比增長9.68%。銅精礦等大宗商品整體通關時間較去年縮短約49.5%,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
10月9日上午9時許,在洋山南港碼頭,在洋山海關的監管保障下,1922輛國產汽車逐一駛向“艾利克拉”號汽車滾裝輪,準備駛往智利的圣安東尼奧港,其中不乏新能源汽車。“目前我們碼頭汽車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航線共有15條,包括去往泰國、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國家。”海通臨港碼頭運行部計劃調度科值班經理李雍介紹。
作為對外基建項目的核心支撐,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之重器”也活躍在“一帶一路”的廣闊市場和當地的各項建設中。今年前8個月,上海口岸出口工程機械836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出口占比52%。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