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30年,一個“熱帶雨林”般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上海加快成型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2023-10-15 07:21
來源:澎湃新聞
? 浦江頭條 >
字號

2023年10月9日,全球最大微創介入醫療器械公司之一波士頓科學,把醫療技術產業基地項目落戶上海臨港新片區。這是波士頓科學公司在中國建立的首個生產制造基地,也標志著又一家世界級醫療器械公司選擇上海。

波士頓科學醫療技術產業基地項目落戶上海臨港 “上海經信委”微信公眾號 圖

今年是上海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30周年。1993年,上海將現代生物與醫藥產業列為上海市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吹響了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號角。

30年來,上海生物醫藥從工業產值不足50億元的產業,成長為工業產值近2000億元、產業規模近9000億元的新興產業。30年來,上海持續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一個“熱帶雨林”般的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生態正在加快成型。

10月16日-20日,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即將舉辦。其間,上海將強化生物醫藥前沿賽道布局,重磅發布合成生物、基因治療、醫療機器人三大行動方案,呈現生機盎然的生物醫藥產業全景圖譜,與世界共享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機遇。

三十年的跨越

上海生物醫藥砥礪前行的30年,數據可以反映。

10月7日,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在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新聞發布會上列舉了一串數字:2019年以來,上海1類創新藥累計獲批17個,約占全國1/4;第三類創新醫療器械累計注冊獲批23項,約占全國1/6,實現從“創仿結合”轉型到“首發引領”。國際前20位的藥械企業中,有80%將中國區或研發生產總部設在上海,全國前20家企業有16家在上海布局。

30年來,大量中外生物醫藥企業在上海生根,在上海生長,在上海成功。

作為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醫療科技企業,美敦力1989年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辦事處,1996年在上海正式落戶,2011年將大中華區總部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深耕中國三十余年,美敦力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以及全國,在本土構建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培訓、孵化和投資基金的全價值鏈布局,包括1個研發中心、 2個創新中心和5大生產基地。

從2012年至今,位于上海的美敦力中國研發中心已累計研發出65款產品,其中33款成功上市,23款實現了全球銷售。

2020年11月6日,上海,第三屆進博會,美敦力的無導線起搏器。視覺中國 資料圖

30年來,上海集聚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領軍企業,他們“用腳投票”,獲得切實增長,持續看好上海。當前,類似波士頓科學、美敦力這樣“加注”上海的生動案例,充分展現了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盎然生機和蓬勃活力,對于持續推進提信心、穩增長、促發展具有標桿價值。

四大發展要素

同時,上海積極落實國家戰略,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和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連續三年增長超千億。

吳金城認為,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上海之所以能加快成型,主要依托創新、臨床、投資、人才等高質量發展要素。

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成果領先、臨床要素富集,全市僅三甲醫院就有36家,其中17家醫院獨立設置臨床研究中心,6家醫院作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更多創新成果為臨床熟知,更多臨床資源得到激活利用,今年1-8月,上海共獲批1類創新藥臨床批件133件,其中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批件20件,8個醫療器械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全市生物醫藥創新繼續保持良好的態勢。

2023年6月2日,上海臨港,航拍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 IC 圖

在投資要素方面,上海是跨國企業的投資沃土。2023年上半年,上海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541家,比去年同期增長63.3%。同時,上海也是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創新型、成長型民營企業持續為上海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人才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上海現有生物醫藥產業從業人員28萬人,其中,國家級人才超過1000位,院士、長江學者等高水平人才占全國1/5以上。以中科院系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為代表的十余所生物醫藥產業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續支撐上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創新,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吳金城表示。

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將進一步吸引集聚海內外生物醫藥高層次人才近悅遠來,構筑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人才梯隊,夯實產業發展核心力量。

營造“熱帶雨林”

眼下,上海強化前瞻謀劃,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空間鏈深度融合,全力營造“熱帶雨林”般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生態。

在創新鏈上,上海擁有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設施等大科學裝置集群,以及一批國家實驗室、國家醫學中心、國家部委重點實驗室和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平臺,同時布局有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上海市高端醫療裝備創新中心、上海市生物醫藥技術功能型平臺、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等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平臺,支撐“全生命周期”生物醫藥創新研發。

同時,上海正進一步加強標桿孵化器培育和建設,加強在細胞和基因治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領域前瞻性布局。

張江基因島  “浦東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

產業鏈方面,上海已集聚140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100多個專業服務平臺,構建了覆蓋上游、中游、下游的“全品類、全鏈條”產業格局,基于《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到2025年將打造10家以上標桿性智能工廠、30家以上示范性智能工廠、30家具有引領性的數字化轉型先鋒企業。

在資金鏈環節,上海積極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科創板制度優勢,強化金融支撐作用,賦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物醫藥融資規模和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全國第一。

在人才鏈的打造上,上海以大科學設施、高能級產業、開放型載體,匯聚和成就一流人才,正積極籌建由專家學者、企業家、技術能手等多層次構成的生物醫藥產教融合專家委員會;搭建集專業、課程、師資、教材、實訓場地等為一體的優質資源線上云學院;舉辦創新創業人才成長訓練營,著力培養生物醫藥產業拔尖創新人才,在行業內形成引領效應,在國內形成上海品牌。

“為了實現‘熱帶雨林’般的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生態,我們承諾在上海‘好企業不缺用地,好產業不缺空間’,積極拓展產業空間,推動企業集群式發展,形成以張江為引領的‘1+5+X’產業空間格局,推進‘智造空間建設行動計劃’,通過市、區二級政策疊加,形成各區產業特色互補的空間格局。”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平對空間鏈的打造也給出了時間表——有序開工建設生物醫藥標準廠房總規模近500萬平方米,其中,2023年開工約180萬平方米。

    責任編輯:李菁
    圖片編輯:施佳慧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澳博国际| 现金网系统出租| 澳门百家乐官网必杀技| 百家乐官网线上代理网站| 百家乐游戏玩法规则| 百家乐官网在线直播| 千亿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人百家乐官网怎么对冲| 太阳城线上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孖宝揽| 真龙国际娱乐| 玩百家乐高手支招篇| 大佬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免费百家乐计划软件| 百家乐官网真人视频出售| 百家乐官网最新投注法| 最新皇冠网| 百家乐旺门打法| 百家乐官网有无规律可循| 多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最佳打| 中金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必赢看| 百家乐官网追号工具| 百家乐官网美女真人| 真人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博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可以玩百家乐官网的博彩公司| 大发888赌城官方| 百家乐破解秘籍| 老k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官网公式书| e利博娱乐城开户| 澳门百家乐然后赢| 缅甸百家乐官网娱乐场开户注册 | 威尼斯人娱乐城真人赌博| 真人版百家乐官网试玩| 盛大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双辽市| 德州扑克游戏下载| 微信百家乐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