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掏空錢包的鏟屎官能被寵物險拯救嗎?
周周養的貓生病了。
三年前領養的一只中華田園貓,前不久被查出患上了肥大細胞瘤,這是貓咪里第二常見的皮膚腫瘤。周周果斷把橘子帶到最近的醫院,檢查、化驗、手術、治療......“掉血10000塊,身價超過品種貓”,周周吐槽。
“不怕寵物吃喝,就怕寵物生病”,寵物看病貴已經成為一個所有“鏟屎官”們有苦難言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這種情況下,寵物保險就成為許多養寵人的第一選擇。《2023 寵物數字化保險白皮書》顯示,國內寵物險市場連續兩年保持80%高增長,90、95后成投保“主力圈層”。
但買了寵物險并不意味著寵物看病貴的問題迎刃而解。免責條款多且單次賠付有限額,使得報銷金額杯水車薪;理賠流程復雜繁瑣,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陷入兩難互相“battle”。
寵物險正處在“鏟屎官必備”和“深坑避雷”之間,養寵人還在觀望。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變化,寵物主隊伍日漸龐大,高速增長的寵物數量催生著寵物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
《2022年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顯示,2022年全國寵物診療機構數量達19930家,寵物醫療市場規模約675億元,并呈現出持續上升趨勢。

資本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風口。2022年,我國寵物行業融資事件共計35起,過億級別融資共計5起。從各賽道融資能力來看,寵物健康行業獲得更多資本的青睞。鏟屎官和寵物一起,構建起龐大的寵物醫療消費市場。

一邊是“它經濟”扶搖直上,一邊卻是寵物看病難、看病貴,“鏟屎官”苦不堪言。
國聯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給寵物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費是500元左右,診斷和檢查基本要花費100元以上,涉及手術則要花費5000元以上。
以最常見寵物貓和狗為例,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是這它們最常患的疾病,貓平均單次就診花費為2390元,狗平均單次就診花費為2786元,就診費用有時甚至比人還貴。

雪豹財經社曾做過調查,在北京三甲醫院做一次過敏原篩查,費用大約800元。但如果貓狗在寵物醫院做一次類似的檢查,需要花費至少5000元。
寵物主們苦寵物看病貴久矣,如何讓“毛孩子”看病更省錢?保險公司聞到了商機。

我國寵物保險行業相較國外起步較晚,但隨著中國寵物市場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推出了寵物保險產品。
2004年,我國出現了第一款寵物保險:華泰保險把寵物險納入“小康之家”家庭綜合保險,成為行業內第一個為寵物設置保險的公司。
十年之后的2014年,首個全國性的寵物醫療保險誕生。當年中國人保聯合中國畜牧業協會、寵訊科技合作開發了“寵樂保”家庭寵物健康保障計劃。緊接著平安保推出寵物綜合險“寵物保”,涵蓋寵物醫療項目外還承保第三者責任險、寵物找尋廣告費用及寵物死亡撫慰津貼等。

截止到目前,市面上的寵物保險企業主要分為四類,傳統險企、互聯網險企、中小型險企和互聯網平臺。而我國寵物保險的種類則主要包括健康醫療保險、第三者責任險和寵物被盜保險,其中健康醫療保險占比最高,達45%。

為寵物設置健康醫療保險的機構越來越多,但這些保險到底能保啥?
事實上,大部分的寵物醫療保險基本都可以賠付寵物絕大部分病種。以眾安寵物險為例,眾安寵物險每月投保額最高64.09元,可獲保額3萬元,可賠付的病種包括細小、貓瘟、犬瘟、骨折、腸胃病、子宮蓄膿等。

在經歷了長達十余年的發展,并且由于養寵人數增多,財險公司的持續投入,寵物保險這一細分領域進入了蓬勃發展快車道。根據瑞士再保險對于市場的判斷,如從2023年開始以25%左右的增長率增長,寵物保險保費規模預計有望達到14億元左右,寵物保險滲透率有望達到1.2%以上。


寵物保險伴隨著寵物經濟乘興而來,為解決寵物看病貴痛點而被衍生。但總的來說,我國整體寵物保險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鏟屎官”們對寵物險的認知度較低。
目前,寵物保險在我國的滲透率僅約1%,而在北歐等地區,已高達約30%,其中,瑞典寵物保險滲透率最高,已經達到約40%。

對于不買寵物險的原因,大多數國人是受到周邊人的影響,此外,不了解購買渠道、條款復雜看不懂、保單限制過于嚴格等寵物保險自身的條件限制也勸退了一大批養寵人。

寵物險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三個數字是免賠額度、單次事故最高賠付和保險金總額。
以某個平臺上的33.25元/月套餐為例,起報金額“普通醫療每次200起報,手術治療0元起報,單次最高1500元”,賠付比例“定點醫院報銷70%,非定點醫院報銷40%。”
對于一些寵物主來說,寵物在絕大多數條件下會患上一些小毛病,大病的概率很小。200元起報的條件限制,往往讓一些主人在提交了繁瑣的報銷材料之后,只獲得幾十元的賠付金額。報銷流程的繁瑣和報銷金額的杯水車薪,就勸退了一大批寵物主。
此外,寵物險對寵物的身體條件、過往病史有著嚴格的要求,“非因疾病或意外傷害而衍生的牙齒問題;寵物在過去一年內發生或骨折、脫臼、中毒;寵物與人共同參與探險、跳傘等拍攝活動”,保險公司均不承擔賠償責任。
產品不夠精細、性價比不高、理賠程序復雜、可報銷的疾病和藥品清單不夠明晰,再加上缺乏有力的監管等問題,導致了從寵物醫療和寵物保險的種種亂象。
亂象之下,更是讓寵物主不敢買保。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毛孩子”的重視程度加深和科學養寵意識的提高,寵物保險有擴張的趨勢,但增長的需求伴生的卻是市場的野蠻生長。
同樣存在的現實是,養寵群體不斷擴大,高額的寵物醫療費用給不少寵物主增加經濟壓力。這以意味著未來,通過保險來減輕醫療負擔,成為養寵人的必然需求。保險公司也需要設計出更豐富、多元、有層次的保險產品,以覆蓋不斷增長的消費者需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