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書單|宮斗劇服裝道具參考書,了解下?

宋祺
2018-09-30 09:49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這幾個月間,前有《延禧攻略》,后有《如懿傳》,除了劇情,清宮劇的服化道細節(jié)也成為了大家的討論熱點,引發(fā)了不少人對中國古代服飾名物的興趣。

這個領域的內(nèi)容雖然看似“小道”,可沒有多年的積累與研習是不足以作著的,而有多少學者,在浩瀚的學術長河中,愿意擷取關于服飾名物的點滴,細細描寫那一件件小物呢?

《中國服飾史》

沈從文、王?著,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沈從文在古代服飾領域的開山地位毋庸置疑,學者李生春曾說,“中國服飾史的研究,大家只認沈從文!”沈從文不是一味地引經(jīng)據(jù)典,而是“用文物證典籍”的方法,從整體上進行古代服飾的研究。其里程碑式的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不僅極具學術價值,在過去更被當作國禮贈品。

應王曉梵編輯邀請,沈從文晚年與其助手王?合作完成了《中國服飾史》。王?不僅是沈從文的助手,也是一位實事求是的文物考古家、鑒定家,這本書就由沈從文口述選材,表述角度,把握分寸,王?執(zhí)筆。

《中國服飾史》一書的內(nèi)容可貴之處,在于在《中國服飾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了最能反映多變社會、表示民族文化的服飾制度和衣裳制度。從商代到民國三千年的服飾資料何其豐富,作者卻從卷帙浩繁的材料中精簡出了3萬余字,最后又被王曉梵編輯為2萬字不到的定稿,配之以精挑細選的插圖。可以說,作者和編輯以最為凝練的方式完成了這本涵蓋從商周、春秋戰(zhàn)國至明清、近代服飾特點的書,作為中國古代服飾的入門,再合適不過。

《中國古輿服論叢》

孫機著,文物出版社

孫機在中國古代服飾史方面師從沈從文,在中國漢唐文物方面師從宿白,還是揚之水的老師。孫機自述,他對古輿服的接觸,始于1951年的敦煌壁畫展,當時沈從文幾乎天天在北京午門城樓的展覽處為觀眾講解,孫機只要有空,就跟在一起。進入北大考古專業(yè)后,孫機一方面想深入學習服飾史,又苦于無法從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中挖掘出足夠的服飾資料,茫然中他請教閻文儒和李文信兩位學者,終得解惑,也有了“觀其大略進而究其細節(jié)”的感悟。師從宿白后,孫機稱自己感興趣的輿服研究只能歸之于文物雜學,但宿白教授仍以嚴謹?shù)囊?guī)范與方法對其研究作出要求,并給以指點,使其大受裨益。

孫機的《中國古輿服論叢》一書,將各種服飾名物放置于相應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有考據(jù)、有分析、有比較,沿著始皇至兩唐的歷史脈絡,考證了深衣與楚服、南北朝的服制變化、唐代婦女的服裝與化妝、明代的冠冕等不同朝代的服飾細節(jié)。如果說《中國古代服飾史》教會我們服飾名物的基本知識,《中國古輿服論叢》教會我們的則是如何思考,如何分析材料,如何見微知著。

《終朝采藍》

揚之水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對古代服飾感興趣的人,多半都會知道揚之水先生,做研究的自然不說,許多影視游戲的編劇道具、古風飾品店的店主都將揚之水的書作為重要參考,她的《中國古代金銀首飾》多達35萬字,整理了3000多幅圖片,不僅是重要的學術論著,也是許多設計者的靈感源泉。

揚之水師承孫機,治學與其一脈相承,扎實嚴謹。揚之水留心于古人生活中的尋常物用,她寫人們物用的變化,思考這變化背后的學問,行文尤為風雅。《終朝采藍》副標題為古名物尋微,書中考證的古詩文名物,從先秦到明清,茶角、熏籠、手爐、筆筒、硯山、花瓶等所有你能想到的那些點綴古典式生活的道具,都被收錄其中,在行云流水般的清雅文字中被一一講述。

揚之水任《讀書》雜志編輯多年,深諳寫作之道,相較于其他專著,她的名物之作可讀性很強,加之其學術積淀與多年治學的氣質(zhì),字里行間的氣韻極具感染力。李旻說,“揚之水行云流水的敘述仿佛隨機拍攝的平凡的生活特寫,但鏡頭又總是落在這個文明恬靜從容的瞬間。”

《百年衣裳》

袁仄、胡月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袁仄與胡月夫婦,都是研究服飾的專家,致力于服裝史論、服飾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百年衣裳》這本書的有趣之處,在于展現(xiàn)了一幅20世紀的服飾畫卷,百年服飾的變化伴生于歷史的風云,著實可觀,20世紀生活中與服飾有關的不少珍貴照片,也被收于書中。

20世紀前十年滿漢融合的清式服裝,30年代的旗裝、旗袍、西裝等精彩紛呈的女裝,晚清后的服飾變化與時代變換映射出了人們審美與歷史的關系,從“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旗袍的黃金時代”,再到“西裝熱”,每個十年的變化背后都是歷史和故事的回聲。

《潘金蓮的發(fā)型》

孟暉著,江蘇人民出版社

寫作服飾名物相關的文字,最能感染人的,就是其中對生活的細膩觀感。這不僅需要心思溫潤,還要沉下心來精研文獻,還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來探索服飾名物背后的故事。

孟暉對古代服飾名物及女性生活,都有著獨特的情結(jié)與觀察。學術著作方面她寫作了《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有感于文獻與文學中的各處細節(jié),孟暉創(chuàng)作了不少相關隨筆,《紅樓夢》里的花鈿,敦煌壁畫中的禮佛服飾,唐詩宋詞里的屏風、口脂、香薰等風物,都在她筆下以小見大,妙筆生花,《花間十六聲》《潘金蓮的發(fā)型》《畫堂香事》《貴妃的紅汗》等作品都是如此。

在《潘金蓮的發(fā)型》一書中,孟暉從潘金蓮頭上的銀絲髻,寫到了不同身份女人的冠發(fā)特點,從宋朝的甜點,寫到了那時的市井繁華。這本書中有服飾、飲食、起居、鑒賞四個部分,古人的生活細節(jié)包羅其中。孟暉的這些隨筆集,讀起來輕盈有趣,充滿了想象力和俏皮的觀點,作為小雅品讀,頗有口齒噙香之感。

    責任編輯:方曉燕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肥乡县| 德州扑克吧| 博盈注册| 澳门百家乐官网赌钱| 先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 17| 圣安娜百家乐官网包杀合作| 大发888游戏官方下载客户端 | 大发888投注| 大发888官方网站下载| 做生意的风水摆件| 18皇宝| 百家乐搏牌| 百家乐官网真人视屏游戏| 澳门百家乐官网怎么玩| 金冠娱乐城怎么样| 百家乐投注五揽式|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注册| 奇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真钱娱乐 博彩| 百家乐计划| 新世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巴登娱乐城真人娱乐| 大发888娱乐城维护| 百家乐二游戏机| 百家乐官网赌场策略| 大发888m摩卡游戏 | 真人百家乐官网现金游戏| 澳门凯旋门赌场| 福布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百家乐官网心得| 大发888官方网站指定开| 富田太阳城二手房| 百家乐精神|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棋牌源码论坛| 棋牌室标语| 新利88网上娱乐| 百家乐园有限公司| 最好的百家乐论坛| 百家乐官网微笑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