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高校食堂又現鼠頭的根子究竟在哪里
最近,有網友爆料稱華北理工大學的學生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10月10日,華北理工大學發布公告稱,因中標食堂委托經營項目的寧波市江徽美食餐飲公司發生食品衛生問題,與之解除合同。

網傳群聊截圖
又現鼠頭!眾多網友對這條新聞感到吃驚,是因為今年6月就有高校食堂已發生過“指鼠為鴨”事件,而根據公告內容,華北理工大學是在7月27日將食堂經營項目委托給涉事公司。顯然,明明有了前車之鑒,但校方根本沒有汲取教訓,也沒有真正把食品安全問題放在心上。
這足以說明,要讓廣大師生吃得放心、安全,就不能只是“頭疼醫頭”。否則,這次是甲學校,下次是乙學校;這次是A地,下次是B地,可謂按下葫蘆又起瓢。大家不禁要問,高校食堂屢現鼠頭的根子究竟在哪里?
首先應該明確,高校食堂的責任主體依然是高校自身。某些高校平時對食堂“一包了之”,安心做個不聞不問的甩手掌柜,不重視監督和管理工作;一旦出了問題,就把責任全部推給承包商,然后解約了事。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事實上,高校食堂屢屢出現問題,根本上還是因為高校履行監管責任不到位。
其次,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應該是常態化、機制化的。據媒體報道,在接連曝出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后,此前不少地區都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啟動了校園食品安全大檢查。但顯然,短時間內的突擊整治只是治標不治本,拿出長效舉措,才有可能保障全體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至于長效舉措的具體內容,其實也不復雜。比如,要求高校食堂持證經營、食品留樣及記錄;確立校長陪餐制度;設立學生提出意見和建議的通暢渠道等。辦法總是有的,既然大家都對問題的根子心知肚明,就應該有針對性地、系統性地解決問題。
進而言之,無論是做好食品安全還是市場監管,一切都取決于相關責任人的工作作風。此前“指鼠為鴨”荒唐劇的發生,就源于責任人既不認真調查取證,也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那么,華北理工大學食堂又現鼠頭之后,校方在一紙公告和解約承包商之外,后續還會有哪些針對性的措施?這無疑也是公眾十分關心的問題。
總之,“頭疼醫頭”不是解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的辦法。既然食品安全無小事是社會的共識,那么就該有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也該有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不能老是對食堂里的“鼠頭”視而不見,不能總是讓全體師生在食堂里自求多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