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重慶億萬富豪回歸田園投一億多元種水稻:不給子女留家產

黃艷春/上游新聞
2018-09-26 11:59
直擊現場 >
字號

李則民在大米加工廠里捧起一把即將加工的糯谷,攤在掌上仔細查看。 本文圖片 慢新聞·重慶晚報

9月21日,長壽區云臺鎮八字村,早上7點的空氣有點冷。村后是明月山,山腰以上的霧氣時有時無,當山頂那塊相對平坦的地方露出,李則民的眼里迸出光芒。

李則民今年75歲,是個億萬富豪。他要把水稻種到山頂那塊平地去,讓人吃到更綠色、米香味更濃的米飯。

5年前,他退出給他帶來滾滾財富的建筑行業,回到生養他的八字村。迄今,他已投了1個多億讓荒地換新顏。

李則民站在田埂上看村民們在稻田中挖溝。

要當不一樣的農民

老李回歸當農民第一步,是給種水稻的地方取名,它要有詩意,還要符合大米是有口碑的綠色食品的特質。最終,從未去過泰國清邁的他,給種水稻之地取名“清邁良園”,寓意他干傳統農業與旅游融合的,是要如清邁的農旅融合一樣全球有名。

上月中旬,稻谷收割。目前,300多噸大米歸倉。收割前,“2018年重慶市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交流會”專家組成員來現場,評價老李探索出的綠色生產模式較傳統模式增產,收益也更高。

“我是農民,在這里出生。現在,我老了回家鄉愿意繼續當農民,這個農民要當得跟傳統農民不一樣。”站在田埂,老李自述他當農民前的人生及打定主意當農民的初衷。

改革開放后,他經歷了離家學建筑手藝、組建勞務施工隊,最后形成公司的發展壯大過程。隨時間推移,公司在重慶內外的同行中實力強且名氣不小。

“在建筑行業打拼40多年,成就我邁入億萬富豪行列。5年前,我決定當個跟其他農民不一樣的農民,選擇種大米跟年幼時挨餓差點丟命有關……這5年種大米,我覺得是我70多年最放松的階段。當然,這個過程也有困難,正是解決這些困難的過程,讓我覺得在新時代當個不一樣的農民是一件有挑戰也幸福的事。”

李則民在大米加工廠。

種好糧先得種好一種草

老李當農民第1年,撂荒土地上的雜草高得跟成年人差不多。

撂荒多年的地,土壤板結嚴重,受雇農民說了個快速辦法,打除草劑,等草都死了就翻土放水淹。頂多比別人的稻田多泡半月,再放一次水就可插秧了。

“我不干,硬是多雇人去拔草,難拔的用割草機解決,再用鋤頭翻地。別看拔草效率低,卻能讓土壤有不錯的松動。”

荒草沒了,拔草發現一個棘手問題。這些地長年使用化肥,不適合種綠色稻谷。怎么辦?古稀之年的他慶幸自己這輩子有好問的習慣。他向農民討教農事,不久,一種當地消失近40年、適宜改良土壤的草被他盯上。

草叫紫云英。從第二年起到今年,他嘗到了紫云英和水稻輪作甜頭,收獲綠色大米也收獲不同心得。

清邁良園的稻田都利用機械深耕深松。

“我是腦袋里種草”

“糧草糧草,想種好糧必須得先種好一種草。紫云英就是這種草。我跟朋友擺龍門陣提到它,會不自覺說出什么氮、碳之類跟以前做建筑不搭界的詞,朋友就很驚奇地看我。”

老李講的紫云英跟種糧是這種關系,它的根上有一個一個的小顆粒,這種顆粒叫根瘤菌,它們像一個個小化肥廠,吸收空氣中的氮和二氧化碳,把氮素和有效碳固定在土壤里。它當綠肥能促進稻米增產、品質提高,讓稻田產出的大米好看也好吃。

“我比農民還懂紫云英在種大米中的神奇,”他自豪地說,“適宜紫云英生長的土壤PH值是5.5—7.5;適應水稻生長的土壤PH值在5—6。這意味著適宜它們生長的PH值有交叉,這塊交叉值調控好水稻就長得茁壯。網上有句話說,年輕人看到喜歡的東西,心里就像種了草。我呢,看到水稻就在腦袋里種草。”

現在,老李借助曾經的人脈,請高校來設立試驗基地,還跟市農委相關專家長效聯系,學習水稻種植技術,其中包含他說的土壤PH值調控辦法。

今春,老李的1000畝稻田中,有300畝成農業主管部門確定的部級試驗田。上月中旬,“2018年重慶市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交流會”的專家組成員來驗收,評價老李探索出的“水稻與紫云英輪作+綠色還田”的創新生產模式使平均畝產提高到了550公斤。

他認為,這樣的評價是肯定他腦袋種草開出的夢想之花。

李則民指著身后正在修建的層層梯田說:這里明年將是漂亮的花海。

當農民后不留家產給子女

老李的家在長壽區鳳城街道辦事處城鄉接合部的陵園村,一棟兩樓一底的磚房,外觀跟農村常見的住房沒啥區別。

9月17日凌晨5時,他像往常一樣準時起床,花30分鐘梳洗完畢。出門前,老伴提醒他把藥吃了再走。“我有糖尿病,她每天都要提醒我,要是哪天不提醒我,我反倒不習慣。”

老李有4個女兒1個兒子。當年,他把轉行回老家當農民種大米的想法給子女和老伴講了。子女們不理解,說農業屬傳統行業,投入大回報慢,辛苦一輩子掙來的家產投在荒地風險太大。

這里既有現代農業園,也有漂亮的園林景觀。

“我當農民后,決定不給子女留一分錢家產。”當年,他理解子女們對自己當農民的不理解,他解釋,有了錢就該為家鄉做實事,“40年前改革開放,我出去創業成功,我們得到了好處,應該心懷感激。感激生我的農村,感激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現在,子女老伴理解我了,他們有時會給我建言獻策哩。”他補充說到,過億家產僅給子女分配過一次,即送每個子女5萬元結婚賀禮。

子女及老伴對他當農民如何看?他沒提供聯系方式供求證,說法是“不要打攪他們”。他還說,子女們都有工作,能自食其力也過得不錯。

小溪穿過園區。

讓當地鄉風文明有個“家”

老李不太喜歡坐辦公室。當天下午3時20分,他說要出門去看一個最近情緒波動的村民。

原來,兩天前,村民江文碧家的狗未拴牢,咬了另一個村民,賠償從分歧升級成對罵。最終,兩人不約而同求助老李。

“問清雙方訴求后,我講明彼此要包容和信任,不然矛盾會越深。為讓調解顯得正式,我特意準備了蓋手印的印泥。”老李說,調解達成,雙方很滿意。

李則民在二期工程正在修建的小橋上。

江文碧感激他辦事公平,當天特意買一包水果糖去老李辦公室。事后,他告訴她,沒必要用送水果糖表示謝意,滿意調解是對他最好的感謝。她說送出的禮肯定不能收回,老李叫司機準備兩袋大米送到江家。“這就是農村文化,退禮是打對方臉,會被認為你小看她。權益之計就是禮尚往來,禮輕情義重能有效維系農村民風純樸。”

李則民來到江文碧家。

離開江文碧家,他去看了當地村志及村地理簡圖的施工情況。它們被刻在村民常經過的道旁石壁,上面有當地“二十四道拐”“一碗水”等小地名的分布圖,還有村史等信息。

李寧是老李侄女,也是“清邁良園”的總經理助理。她有個統計,迄今,老李轉行來干農業種水稻,已衍生出農產品加工、旅游、培訓等項目,帶動了2個鎮5個村的400余戶村民就業。

老李透露,接下來,他會對當地祖屋改造,使其能具村民議事場所功能,同時掛上那塊存于大家腦海、上世紀不慎被毀的 “承先啟后”字樣牌匾,讓當地鄉風文明有個“家”。

經75歲的古稀老人談起打造“重慶第一村”仍充滿激情。

另外,他打算再花10年持續投入資金,在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和科學發展理念的前提下,把眼前換新顏土地打造成在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基礎之上,往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方向發展的農業綜合體。屆時,這里或成鄉村振興農業綜合體特征顯著的“重慶第一村”。

(原標題:《不留家產給子女!重慶億萬富豪回歸田園當農民,投一億多元種水稻》)

    責任編輯:周琦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威尼斯人娱乐公司| 金宝博百家乐娱乐城| 新葡京娱乐| 立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桌布动物| 7人百家乐官网桌子| 同城乐| 大发888玩家论坛| 澳门百家乐游戏说明书| 百家乐官网龙虎台布作弊技巧| 38坊娱乐城| 全讯网3| 网络百家乐金海岸| 澳门百家乐官网网络游戏信誉怎么样 | 澳门百家乐打法百家乐破解方法| 真人百家乐官网对决| 名门国际| 新葡京娱乐城官方网站| 全讯网qx1860| 路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官网上高尔夫娱乐场| 视频百家乐官网游戏| 澳门百家乐官网公司| 赌场风云| 大发888官方正版网| 龙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挖掘百家乐赢钱秘籍| 风水24山向| 天堂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bet365进不去| 百合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网络赌博网址| 战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安桌百家乐游戏百家乐| 网上百家乐官网骗钱| 天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临汾玩百家乐的人在那里找| 百家乐包赢| 新加坡百家乐赌法| 海立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利来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