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 +1289
“瑕疵”路虎優惠價售出被發現疑是事故車,車主主張退一賠三被拒
近日,江蘇消費者翟先生向澎湃質量觀投訴平臺(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他2021年在南京永達路捷4S店花費30余萬元購買了一輛路虎攬勝極光汽車,“談價格時銷售說有一輛新車到店時出現剮蹭,導致下護板破損和漆面劃傷,但不影響任何功能,而且可以用原廠件幫我更換,如果愿意要的話可以返還5000元優惠,我就買了”。
然而近日翟先生準備出售這輛車時,經二手車平臺查詢車輛維修記錄,發現該車輛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曾被4S店更換左側橫梁、冷卻風扇總成、大燈等,被二手車平臺判定為“事故車”,“他們隱瞞車輛的受損程度和重大瑕疵維修,如果事前得知車輛的真實情況,我肯定是不會購買的。”翟先生因此要求4S店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但被4S店拒絕。
對此,涉事商家南京永達路捷4S店的負責人表示,當時維修時確實為消費者更換了車輛部分配件,由于工作疏忽或許沒有及時告知消費者,但不存在欺詐銷售的情況。他提出4S店可以以高于二手市場價的價格回收翟先生的車輛。但目前雙方仍在協商中。
花費30余萬買新車,“瑕疵車”變“事故車”
翟先生介紹,2021年3月24日,他與妻子在南京永達路捷4S店看中了一款路虎攬勝極光汽車。“在談價格的時候,銷售說店里有一輛新車,但在做新車檢查的時候,師傅沒有把升舉機完全放下來就倒車,導致車下護板破損和保險杠漆面劃傷,但不影響車輛任何功能,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將破損部件用全新原廠家更換,而且還能給優惠。”
翟先生說,當時該款路虎攬勝極光汽車的裸車價為274000元,但銷售稱如果購買上述有劃傷的新車,則可以返還給他5000元的車損優惠,相當以269000元的價格購買該汽車,“我還專門向銷售核實了,他承諾除了護板以及保險杠下飾板之外,車輛沒有任何的損壞和維修,當時我就簽了合同,并且全款提了這輛車,一共花了306980元,還和4S店簽署了特殊車輛情況告知函”。

購車時提供的告知函,僅提及護板損壞、漆面破損。
根據翟先生提供的《特殊車輛情況告知函》,其中明確稱“您選購的路虎攬勝極光越野車于2021年3月23日在本店發生碰撞,該車左前方車底護板損壞,前保險杠漆面破損,該車低于市場行情價出售,同時保證車輛沒有其他問題導致的維修,不是事故二手車。”在提車后,5月2日原廠更換件到貨后,翟先生收到通知前往4S店進行了維修和更換。
購車至今兩年多,翟先生的車輛僅行駛了1.6萬公里,今年8月11日,他準備將這輛車賣掉,并聯系了二手車售賣平臺上門驗車。對方查詢了車輛維修記錄,發現該車輛維修較多,尤其是更換了左側橫梁、金屬件等,被判定為“事故車”,這讓翟先生非常詫異。
翟先生通過“蘇服辦”App查詢了車輛的維保記錄,發現該車輛在2021年返回4S店維修時,除了維修了兩處剮蹭,還更換了左側橫梁、電子扇、大燈、水箱框架、冷卻風扇總成、左側鋁管等車輛配件,而這些翟先生并不知情。
根據翟先生事后從4S店拿到的車輛維修工單,該輛車共更換了6處配件,且維修工時名稱處稱“檢查冷車啟動時,不掛擋,車子會向前沖”,總維修費用為2.9萬元。

該車輛在維修時更換了6處配件
“8月17日我就聯系了買車4S店的售后經理,他說是車輛在銷售時沒有拆解定損,在維修的時候才發現除了護板與保險杠問題之外,還有多處損傷,維修時候就一并更換了。這些內容和告知函告知的內容都屬于一類維修。”經過協商,4S店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以高于該款車輛目前的二手車市場價進行收購,但翟先生拒絕接受。
翟先生認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和自主選擇商品的權利,購車時4S店只告知護板破損、漆面劃傷,隱瞞車輛的受損程度和重大瑕疵維修,導致他做出了錯誤的購買決策,如果事前得知車輛的真實情況,自己肯定是不會購買的,因此要求4S店按照相關法規“退一賠三”。
澎湃新聞了解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4S店:可高于市場價回收
針對上述情況,澎湃新聞記者聯系南京永達路捷4S店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翟先生購買的汽車確實是在店內有過小的擦碰,“銷售車輛的時候我們只是檢查了外表的問題,就是護板破損、漆面劃傷,后期車輛購買后送回來維修的過程中,才發現了其他的配件問題,就一并給消費者更換了配件”。
對于事后發現車輛存在其他需要維修的情況,是否有及時告知消費者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這確實是在車輛銷售上存在的疏忽,由于為翟先生購車的銷售顧問早已離職,而且時間久遠,很難追溯到當時有沒有向消費者告知車損情況。
他表示,4S店方面一直在積極向消費者協商賠償事宜,不存在欺詐銷售的行為,所以無法滿足消費者提出的“退一賠三”要求,目前公司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以高于該款車輛二手市場價的價格回收這輛汽車,具體的回收價格將和消費者進一步協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