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藍廳觀察丨中美高層馬耳他12小時會晤,臺灣問題成關鍵
當地時間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馬耳他舉行了新一輪戰略溝通。這是雙方繼今年5月在維也納舉行會晤后再度會面,引發全球輿論廣泛關注。此次會晤重點談了哪些內容,又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根據中美雙方公布的信息,“坦誠”“實質性”“建設性”成為本輪戰略溝通的重要關鍵詞。參加此次會晤的中國外交部高級官員向《藍廳觀察》記者介紹說,會晤中,雙方就中美關系、臺灣問題、亞太局勢、烏克蘭危機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多輪討論,超過12個小時。
中方反對以競爭定義全部中美關系,反對以“去風險”為名行“脫鉤斷鏈”之實,并就美方對華科技打壓以及單邊無理制裁中方企業、機構和個人表達了嚴重關切,要求美方立即停止。
在此次會晤中,雙方花時間最長的是臺灣問題。中方全面闡述了在臺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指出臺灣問題最本質和最根本的現狀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當前臺海局勢緊張的根子在于臺灣民進黨“臺獨”活動愈演愈烈,一些域外勢力的支持更加明目張膽。臺灣問題和平解決的正確方向是堅決反對“臺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強調中國不是沖突當事方,也不是引發危機的原因,始終致力于勸和促談,絕不會火上澆油,更不會趁機謀利。
釋放進一步加強溝通積極信號
對于雙方同意中美將在近期相繼舉行亞太事務磋商、海洋事務磋商、外交政策磋商,刁大明認為,這展現出中美兩國在共同關切領域的一些機制化的對話溝通渠道正在穩步恢復。未來相關磋商的舉行,也將進一步框定中美關系穩定的步伐和改善的節奏。此次會晤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對話,也充分說明中美關系的前瞻性,再次說明穩定兩國關系對于人類未來的重大意義。會晤還討論了人員往來的便利化問題,聚焦于切實解決當前兩國互動的一些迫切需要,再次凸顯了會晤本身的務實和建設性。
改善中美關系,美方應將承諾落到實處
此次中美新一輪戰略溝通,被視為近期中美高層互動的重要一環。自今年6月以來,多位美國高級別官員相繼訪華。6月18日至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成為首位訪問中國的拜登政府內閣官員。7月6日至9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雙方就兩國及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彼此關心的經濟領域問題等深入交換意見。7月16日至19日,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訪華,就加強兩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展開溝通。8月27日至30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中美宣布在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渠道。
近期中美雙方高層互動呈現加速態勢,顯然有助于兩國關系的穩定。但分析也認為,要持續推進中美關系改善,美方還應彰顯更大誠意。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刁大明指出,必須看到美方在對華態度和對華的做法上,仍舊具有明顯“兩面性”。一方面美國官員接連訪華,展現出某種善意,但實際上是旨在推動從美國利益出發、為美國利益服務的對華合作;另一方面,美國仍然固守著完全錯誤的對華戰略認知,妄圖對華展開所謂的“新冷戰”,來維持自身的所謂霸權地位。
此次中美新一輪戰略溝通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充分表明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符合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之間談起來、多互動,自然是好事。然而,中美能否畫出合作共贏的最大同心圓,關鍵還在于美方是否能跳出競爭對抗邏輯,美方的對華承諾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體現在具體的政策當中。只有在認識上和行動上,真正去落實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基本原則,才能夠持續保持中美關系穩定、推進中美關系的改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