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帶一路”十周年 中外百名專家學者倡議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
2023年金秋時節迎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和建設十周年,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主辦、“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承辦的“一帶一路”建設十周年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交流研討達成共識后發布加強“一帶一路”學術共同體建設的倡議,并得到中外逾百位致力于“一帶一路”研究的專家學者響應支持。
這份加強“一帶一路”學術共同體建設的倡議,旨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學術界的智慧和力量,其主要內容包括8條:
一是倡議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研究會,打造開放、包容的“一帶一路”學術生態圈,共同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二是倡議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研究,積極推進國際對話與交流,共同培育和發展“一帶一路學”。
三是倡議堅持長期研究,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相伴相生。
四是倡議開展交叉研究,推進中外各種形式的“一帶一路”跨學科研究。
五是倡導學以致用,積極發揮智庫作用,服務政府決策、企業投資和社區發展。
六是倡導守正創新,致力于構建“一帶一路”理論知識體系和全球公共知識產品。
七是倡導加強人才培養,大力支持中外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從事“一帶一路”研究和實踐。
八是倡導“和而不同”,努力擴大學術共識,不斷加強“心相通”、打造“一帶一路”學術研究“朋友圈”。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白春禮院士、陸大道院士、陳發虎院士、葛全勝研究員、劉衛東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司原司長歐曉理,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翟崑教授、張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王文教授,清華大學史志欽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李向陽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胡必亮教授,英國學者唐邁(Michael Dunford),美國學者葉敏(Min Ye)、迪內?!げǖ聽?Dinesh Paudel),澳大利亞學者莎拉·羅杰斯(Sarah Rogers)、王耀麟(Mark Wang)、布魯克·維爾姆森(Brooke Wilmsen),哈薩克斯坦學者烏蘭,尼泊爾學者迪爾·卡特里(Dil Khatri)等中外專家學者,通過簽名或以線上方式對加強“一帶一路”學術共同體建設的倡議表達支持。

“一帶一路”建設十周年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代表合影。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ANSO等16家研究機構、智庫和企業于2022年初聯合發起設立,ANSO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白春禮院士擔任論壇主席,秘書處設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作者:孫自法 中國新聞網 本文觀點與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立場無關,文責自負。文章原載于中國新聞網 引用、轉載請標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