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灘大會|螞蟻集團啟動大模型倫理共建計劃,給大模型出法律考題
·螞蟻集團啟動大模型倫理共建計劃,采用國家法律法規數據作為訓練資料,提供給大模型學習,已在前期共建了超過150個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相關的語料庫。
人工智能在快速迭代和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社會的倫理和治理帶來挑戰。
9月8日上午,外灘大會“AI科技倫理”見解論壇在上海舉行。眾多專家在會上提及近期引發熱議的“AI換臉”、人臉識別等問題。同時,螞蟻集團在論壇上宣布啟動大模型倫理共建計劃。
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螞蟻大模型倫理共建計劃采用了國家法律法規數據作為訓練資料,提供給大模型學習。通過法律專家為大模型出考題,讓大模型了解倫理方面的問題,做出相應解答。
李振華稱,倫理共建計劃將持續收集用戶反饋和時事熱點信息,動態更新不斷優化大模型倫理知識體系,以提升大模型在處理實際問題方面的基本表現。在共建大模型倫理計劃時,可利用平臺優勢,讓用戶深度參與其中,為模型構建提供相關反饋和意見。
李振華透露,螞蟻集團在前期已經進行了一些嘗試,共建了超過150個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相關的語料庫。
今年,“AI換臉孫燕姿”曾在B站等網絡平臺走紅,視頻上傳者通過使用AI音色替換技術生成了高度還原孫燕姿音色的翻唱歌曲;“AI換臉”也被不法分子利用,冒充領導干部行騙、詐騙等,為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偵查案件增添不少難度。為限制人臉識別技術過度采集、濫用。8月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起草《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對外征求意見。
圍繞如何發展更安全、負責、可信的AI這一主題,論壇現場眾多專家展開討論。

在外灘大會“AI科技倫理”見解論壇上,圍繞如何發展更安全、負責、可信的AI這一主題,眾多專家展開討論。
關于AI科技倫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院長廖運發指出,大模型的發展進一步加大了人工智能的固有風險:一方面,隨著參數規模擴大,訓練數據的細節得以體現在參數中,多模態增加了模型的供給面。另一方面,隨著大模型訓練數據集的快速增長,難以對人工標注進行檢查,訓練數據侵權也構成了產業發展的隱憂;此外,大模型使人工智能訓練的算力成本急速提升,在導致碳排放問題的同時,也使得中小企業越來越難以參與其中。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程學旗認為,人工智能目前已經走進日常生活,“我們的出行、調度、指揮系統,人工智能都發揮了很多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風險。”常見的安全風險聚焦在:第一,個人數據、隱私被泄漏;第二,在某些特定的自動化交易場景中,某個線路出現故障會連帶后臺的調度系統,產生重大風險,這類AI模型算法出現的安全風險問題也需重視。
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和倫理風險?程學旗認為,社會治理和技術治理應當同步推進,前者的目標是治理的自動化與常態化,后者則需要實現治理標準化與系統化。
多位專家也指出,隨著大模型應用場景與應用案例的積累,相關的倫理規則也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最終形成技術、社會、行業等不同層面的具體要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