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釘釘總裁葉軍:將開放智能化底座,大模型調用一次平均五分錢

釘釘總裁葉軍在2023釘釘生態大會上發言
“開放已經成了釘釘的一種信仰,釘釘的全面智能化離不開生態伙伴的參與。大模型時代,中國SaaS(軟件即服務)的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啟。”
8月22日,阿里巴巴副總裁、釘釘總裁葉軍在2023釘釘生態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
在本次大會上,葉軍公布了釘釘全面智能化的最新進展:已有17條產品線、55個場景全面接入大模型,完成智能化再造,釘釘將同時面向生態伙伴和客戶開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今年4月8日,釘釘曾宣布將用大模型把釘釘重做一遍。
葉軍在現場實景演示了基于AI PaaS和生態伙伴共創的新產品“數字員工”,展示如何將其運用在一個完整的招聘流程中。現場還演示了以及在視頻會議、外賣點餐、學校教育等多種場景和行業中的AI解決方案。
隨后,釘釘公布了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的商業化方案:在釘釘專業版年費9800元的基礎上,增加10000元獲得20萬次大模型調用額度,相當于一次調用平均五分錢;在專屬版釘釘年費的基礎上,增加20000元獲得45萬次大模型調用額度。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當被問到AI PaaS的定價邏輯,葉軍表示,根據釘釘的統計,平均每次調用大模型時會使用價值五分錢的算力,所以在現階段沒有對照物的情況下釘釘采用了成本定價。隨著數據的價格越來越高,軟件的定價也只會越來越高。
在一周前的8月14日,葉軍在釘釘內部正式公布消息稱,釘釘要成為阿里“1+6+N”結構中的一個“N”,釘釘將獨立發展,不再置于身為六大業務之一的阿里云之下。
談到脫離阿里云后釘釘的定位,葉軍認為,釘釘的商業模式其實和阿里云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之前兩者在大客戶方面找到了一些合作方式,而今后釘釘和阿里云的合作也不會中斷,阿里云依然是釘釘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從今往后,釘釘的定位仍將是一個協同辦公平臺和應用開發平臺,只是會在前面加上“智能的”作定語。
在大會上,葉軍也首次公布釘釘商業化的核心進展:截至2023年3月末,釘釘軟件付費企業數達10萬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58%,中型企業占比30%,大型企業占比12%;釘釘付費日活躍用戶數(DAU)超過2300萬。葉軍在大會上多次強調,釘釘的基本盤是中小企業,這對于釘釘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專長。
葉軍表示,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釘釘已逐漸摸索出一條商業化路徑,即PLG(產品和PaaS驅動)加上SLG(銷售和服務驅動)的結合,在保持平臺化產品力的同時實現生態開放,從而為企業服務做深價值。
另外,釘釘個人版在8月16日正式啟動內測,個人版負責人馬銳拉表示,研發個人版是對未來工作方式的一種探索,隨著AI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走紅,釘釘希望能夠利用AI來留住每天幾百萬的個人用戶。
對于釘釘個人版的產品決策,馬銳拉坦言,或許會將釘釘沒能做成的“另一個微信”放到個人版上。現在個人版先向用戶提供一些最基礎的辦公服務,然后再看可以運用到哪些場景、創造哪些價值,未來可能會考慮為該平臺加入社交關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