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析|7月投資、消費增速繼續放緩,下半年政策發力點在哪?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相關數據,投資、消費、工業生產等延續放緩勢頭。
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5898億元,同比增長3.4%,1-6月為3.8%,7月環比下降0.02%;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761億元,同比增長2.5%,前值3.1%;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7%,前值4.4%。
就業方面,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表示,自今年8月份開始,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主要原因為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
同日,央行發布公告稱,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年期MLF中標利率從2.65%下調至2.5%,7天逆回購利率從1.90%下調至1.8%,分別調降15個基點和10個基點。這是三個月央行兩度調整中期和短期政策利率。
房地產繼續成為投資拖累,基建、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所轉弱
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5898億元,同比增長3.4%,較前值放緩0.4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49436億元,同比下降0.5%。從環比看,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0.02%。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7月投資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二季度以來經濟復蘇勢頭減弱的態勢在延續,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8月政策性降息再度落地的必要性。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6066億元,同比下降0.9%;第二產業投資89385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投資190446億元,增長1.2%。
分領域看,三大投資板塊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1-7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8%,制造業投資增長5.7%,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5%,基建、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較1-6月回落0.4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較1-6月擴大0.6個百分點。
受訪專家認為,房地產繼續成為投資拖累,同時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也有所轉弱,導致7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較快。
基建投資方面,王青認為,該項增速放緩與二季度以來專項債發行進度放緩直接相關,也和7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數據同比少增相印證。“不過,當前基建投資增速仍然在三大投資板塊中處于領跑狀態,且累計增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水平。”
王青指出,在以居民消費、民間投資為代表的經濟內生增長動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加之外需存在放緩趨勢,特別是房地產投資還在延續較大幅度同比負增長的情況下,當前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核心的基建投資還需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制造業投資方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制造業投資擴張動能有所放緩,主要與國內消費需求復蘇節奏偏慢、海外需求前景趨緩有關。
王青表示,整體上看,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當前制造業投資仍然保持較強韌性,主要原因在于,年初以來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政策面積極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今年國內經濟轉入修復階段,市場需求回升也會對制造業投資起到一定拉動作用。
房地產投資方面,周茂華認為,房地產的景氣度繼續下降,主要是國內房地產銷售低迷,房企銷售回款慢,部分房企面臨資金約束明顯,拖累房企拿地擴張熱情,土地市場表現偏弱,房地產資金到位增速降幅較前值擴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7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繼續下降,為-0.5%,王青認為,主要是受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以及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的雙重影響。“這是當前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強的一個突出體現,也是近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振民間投資政策頻出的直接原因。”
7月消費修復動能偏弱,統計局稱主要受汽車銷售放緩影響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761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2906億元,增長3.0%,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同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回落主要受汽車銷售放緩影響。
分類別看,消費場景持續恢復,加之7月傳統文旅出行消費旺季,7月社零中的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5.8%,增速與上月基本持平;但商品消費明顯走弱,當月同比僅增長1.0%,增速較上月放緩0.7個百分點。
在主要商品類別中,糧油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零售表現相對平穩,化妝品、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通訊器材等可選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則普遍較大幅度放緩。王青認為,這符合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較低背景下“必選強、可選弱”的消費結構性特征。此外,7月汽車零售額同比下降1.5%,降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樓市進一步降溫,拖累涉房消費全面走弱,當月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5.5%,增速較上月下滑10.0個百分點。
周茂華認為,目前國內居民消費修復動能偏慢,主要原因一是居民消費心理處于防御向樂觀切換過程中,在一些耐用品商品消費支出表現較常年謹慎一點;二是房地產銷售低迷對居民消費支出構成一定拖累,如一些裝潢、家居等商品銷售表現低迷;三是低物價影響,國內商品市場供應充足,加之不少商家通過削價促銷、去庫存等,物價維持低位也對零售銷售額表現構成一定拖累,消費品價格同比連續4個月下滑,降幅有所擴大。
下半年政策發力點有哪些
周茂華表示,7月數據顯示,結合海外需求前景,國內促進內需恢復政策壓力有所增大,其中居民消費恢復、房地產復蘇和穩外貿是下半年政策重要著力點。
王青認為,在貨幣政策連續降息后,接下來財政政策在促消費、擴投資方面的空間較大,而房地產行業政策加快調整更是改善市場預期、推動經濟復蘇動能轉強的關鍵。
具體展望宏觀數據表現,王青認為,8月消費、投資、工業生產增速等關鍵宏觀數據有望改善。
“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這意味著接下來擴投資將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判斷,在基建投資有可能提速、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強韌性,以及房地產投資降幅趨緩帶動下,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可能出現上行拐點。”王青說。
其中,基建投資方面,王青稱,在經歷7月的短暫低迷后,8月和9月專項債發行量會大幅上升,銀行配套資金也會大規模跟進,意味著接下來基建投資有可能轉入一個階段性提速過程。在項目審批和資金供給都會得到有效保證的預期下,基建投資有望成為推動三季度經濟復蘇動能轉強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制造業投資方面,王青預計,短期內其增速也有望出現由降到升的過程,但幅度可能小于基建投資提速水平。“下一步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走向的一個關鍵是各地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和國家發改委近期支持民間投資系列政策的落實進度。”
房地產投資方面,王青認為,下一步政策“工具箱”在放寬購房條件、降低首付成數、延續實施保交樓借款支持計劃、下調居民存量房貸利率、進一步引導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下行等方面都還有較大潛力可挖。
消費方面,周茂華認為,國內消費場景持續恢復,居民就業整體保持穩定、收入保持增長,國內促消費政策措施為居民消費帶來實惠,維持低位物價水平和相對寬松金融環境,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支持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國內以餐飲、文旅為代表的服務消費復蘇強勁,汽車銷售表現穩健,加之房地產企穩回升,國內消費有望穩步恢復。
王青認為,接下來迫切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加快消費復蘇,避免疫情期間的低消費模式長期化,推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宏觀經濟大循環盡快回到潛在運行狀態,防止因消費不振導致的短期經濟增長“缺口”長期化。除了促消費、穩就業政策“組合拳”的集中發力、加快落地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房地產行業支持力度,推動樓市盡快企穩回升,這也是當前促消費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