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帶一路,這才是我了解到的真相
原創 牛彈琴 牛彈琴

資料圖
看前幾天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談到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看著看著,果然覺得味道又不對。
因為這篇報道聲稱,對于這次高峰論壇,一些歐洲國家心情復雜,正采取回避態度,如何如何。
濃濃的北京冬奧會前的感覺,撲面而來!
當時也是一些西方媒體炒作,如何如何。
結果怎樣?
高朋滿座,貴客云集,一屆超級精彩超級成功的冬奧會。
這一次,《華爾街日報》故伎重演,但這樣言之鑿鑿,靠譜吧?
我詢問了一些知情人士,了解到的信息,讓人有點哭笑不得。
1, 這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確實會在下半年舉辦,中方正在跟伙伴們進行溝通。邀請多少外國領導人?相關知情人士說,中方追求的從來不是規模和數量,而是質量和效果。
2,至于是否邀請西方國家領導人,要知道,中方舉辦論壇的核心目的,就是共謀發展,而“一帶一路”共建的參與方也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因此邀請的絕大多數領導人,肯定都來自發展中國家。
3,至于《華爾街日報》提到的一些歐洲國家,事實上,中方從未發出過邀請。中方內部就感到很詫異,既然都沒正式邀請過,又何來說他們回避與會呢?
4,事實上,在了解到高峰論壇舉行的消息后,很多國家還主動聯系中方。請注意,主動。主動表達他們領導人想參加高峰論壇,要共襄盛舉。對他們的盛情,中方還在統籌考慮中。
5,更要看到,“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也不是就舉辦兩三屆的問題,以后還會繼續辦。一些領導人,如果這一屆沒來,下一屆還有機會再來。中方希望所有受邀來的領導人,都有深入表達的機會,都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6,知情人士說,“一帶一路”倡議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大門,事實上都是開放的,如果有國家或機構或個人,真心實意地想參與其中,希望出席高峰論壇項下的一些子論壇和活動,我們還是持歡迎態度的。
7,知情人士最后說了一句話:中方的態度是很自信、很開放的。對于發達國家的一些人士,他們來,我們歡迎;不愿意來,我們也無所謂。至于一些西方媒體和個人,大可不必自我貼金了。
事情就是這樣的事情,確實有點啼笑皆非。
完全我個人的意見,幾點粗淺看法吧。
第一,有些人總不忘黑中國一把。
前面說過,就跟當時黑北京冬奧會一樣的套路,甚至不排除自己制造新聞,然后給自己加戲。具體到這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讓中方都很詫異的是,我們都沒邀請,他們卻炒作誰誰誰不來了。
唉,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這樣的新聞,原則在哪里?底線在哪里?
第二,“一帶一路”其實很受歡迎。
數據是枯燥的,但數據又是很直觀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已吸引了世界上超過3/4的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10年里,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更別忘了知情人士提到的一個細節,很多國家一聽說今年要舉辦高峰論壇,雖然還沒收到邀請,但主動表態要求參加……

第三,我們還是要擦亮眼睛。
不用否認,總有一些人喜歡對中國進行抹黑、妖魔化。對于這種輿論炒作,乃至認知作戰,我們確實要擦亮眼睛。當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對這一點,我們要充分自信。
更要看到,“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光受歡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方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從來不強加于人,也不以意識形態劃線,更不夾帶地緣政治私貨。
這樣的倡議,全世界自然贊成。但這樣的中國,也難免一些西方人心生妒意。對這種抹黑和謠言,我們也要適應吧。當然,該澄清也要主動澄清,不然,世界不少人,還真會被他們帶到溝里去了。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一個真實的中國
是某些人想黑也黑不了的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數的世界
加油啊
我親愛的中國
原標題:《這才是我了解到的真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