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科技股反彈,軟銀愿景基金2023第一財季扭虧為盈

軟銀集團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曾讓軟銀集團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單季虧損的愿景基金,僅用短短一年時間,扭虧為盈。
8月8日,軟銀集團發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4月至6月)財務報告,軟銀愿景基金在一季度中扭虧為盈,稅前利潤為610.4億日元(約4.26億美元),上年同期則虧損2.3萬億日元。作為軟銀集團往日虧損主力,愿景基金業績好轉,帶動軟銀集團業績虧損收窄至4776.2億日元(約33.4億美元)。

2022財年,軟銀愿景基金虧損4.31萬億日元(320億美元),同比擴大68.8%,全年愿景基金投資虧損5.28萬億日元(392億美元),虧損主要是受全球經濟衰退預期、科技股大跌、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球科技股開始反彈,讓愿景基金扭轉頹勢。截至當地時間8月7日,代表科技股表現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40.84%。人工智能熱潮襲來,軟銀集團加大了對Grab Holdings Ltd.、Coupang Inc.和Roivant Sciences Ltd.等公司的投資。
財報資料顯示,軟銀愿景基金旗下主要包括軟銀愿景基金一期(SVF1)、軟銀愿景基金二期(SVF2)、LatAm Funds三只基金。
自成立以來,SVF1的總業績為盈利124億美元,SVF2的虧損為186億美元。

分產品來看,自成立以來,SVF1總投資896億美元,累計回報1020億美元,總收益124億美元。
第一季度,SVF1投資收益為9億美元(1312億日元),持有的投資組合公司的公允價值比上一季度末增長了1.6%。其中,投資組合中的上市公司公允價值上漲1.9%,主要是由于Coupang、Grab和Roivant的股價上漲,部分被滴滴等中國投資組合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股價下跌所抵消;一級市場投資組合公司的價值上漲1.5%,主要是可比公司股價上漲,帶動一些投資組合公司的估值上漲,部分被某些表現較弱的公司價格下跌所抵消。
截至一季度末,SVF1共持有76筆投資(不包括已退出),其中包括23家上市公司;投資成本為644億美元,公允價值為563億美元。

另一只產品SVF2自成立以來的總投資為518億美元,累計回報332億美元,總損失為186億美元。
第一季度,SVF2投資損失為3億美元(440億日元),持有的投資公允價值比上一季度末增長0.2%。其中,投資組合中的上市公司公允價值上漲1.6%,主要是由于Symbotic股價上漲,部分被WeWork和其他公司股價下跌所抵消;一級市場持有的投資公司公允價值與上一季度持平。

截至一季度末,SVF2共持有272筆投資(不包括已退出),其中包括14家上市公司,其投資成本為500億美元,公允價值僅有304億美元。
在投資與資本化方面,愿景基金依舊保持審慎策略,SVF2一季度投資總額為15.6億美元;此外,SVF1和SVF2第一季度共出售投資8.9億美元,實現三家公司全部退出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的部分退出。
不過隨著全球股市回暖, 外界認為軟銀集團會加大新投資。
援引彭博報道,Iwai Cosmo Securities Co. 高級分析師 Tomoaki Kawasaki表示:“可以預見的是,這一(軟銀集團在科技領域投資)趨勢將持續下去。”他表示,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最近關于愿景基金將很快恢復初創企業投資的言論增加了這種希望。
彭博分析認為,愿景基金能否繼續新投資,取決于軟銀集團旗下芯片公司Arm的IPO情況。
此前,在軟銀集團的股權投資組合里,阿里巴巴股票所占比重將近1/4,為軟銀集團唯一可流動的大型資產。但2022年財年第一財季錄得創紀錄虧損后,為滿足流動性需求,軟銀集團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截至2023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相關資產比重從23%下降至0.1%。軟銀集團當前最大的股權投資資產為占比達22%的Arm。也就是說,Arm已經成為軟銀集團以及愿景基金最核心的資產。

據彭博消息,Arm最快將于9月首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高達100億美元,估值在600億美元至700億美元之間。如果成功上市,Arm將成為繼阿里巴巴和Meta之后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一旦Arm成功上市,軟銀集團將受益于兩方面,一是自Arm、其他人工智能于芯片相關投資;另一種來自愿景基金投資的擴張。而在這其中,美國股市和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將是關鍵。”Tomoaki Kawasaki分析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