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國博新展:唐代壁畫、法門寺地宮與何家村文物一一呈現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綜合報道
2018-09-04 08:25
來源:澎湃新聞
? 古代藝術 >
字號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大唐風華”展覽昨天下午(9月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出陜西歷年出土的唐代文物精品近120件(套),包括舉世矚目的何家村窖藏和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這些展品現收藏于包括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門寺博物館等在內的陜西省內9家文博機構。展期持續至11月9日。

唐·鎏金臥龜蓮花紋五足朵帶銀熏爐及爐臺(局部特寫),法門寺博物館藏

據國家博物館提供的資料,本次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內交流系列展覽之一,也是繼“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之后,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地方館際間的又一次合作。展品來自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門寺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昭陵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長武縣博物館等十余家文博機構。

唐·三彩拱手女立俑(局部特寫),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本次展覽匯集了近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分為“文武安天下”、“皇室的珍寶”、“長安多麗人”、“騎獵散歌塵”、“大唐異鄉客”、“學理共歸真”六部分,從文化、生活、藝術、中外交流及宗教信仰等諸多方面,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了盛世大唐的絕代風華。其中陜西歷史博物館韓休墓的高士圖、武惠妃敬陵壁畫,西安碑林博物館的蘇諒妻馬氏墓志、米繼芬墓志等均為首次出館展出。

唐·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局部特寫),法門寺博物館藏

文武安天下

彩繪陶文官俑 1955年陜西省西安市高樓村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朝疆域廣闊,威極四方,國祚延續近三百年,其間有創建盛世的勵精圖治,開疆拓土的無上榮光,也有政治風云的變幻無常,戡平戰亂的困苦艱辛。該部分主要分為文和武兩個方面,以三彩文官俑、深斑白玉帶、“翰林”蓋罐等文物表現唐代的文臣,以三彩武官俑、水晶綴十字鐵刀、彩繪貼金騎馬俑等文物代表唐代的武將。還特別展示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儉和唐代中期名將馬璘的墓志,意圖表現在有唐一代治亂盛衰的過程中,文官執筆安天下,武將上馬定乾坤的風采。

彩繪貼金騎馬俑 1971年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唐儉墓志 陜西省禮泉縣北屯鄉西頁溝村唐儉墓出土 昭陵博物館藏

皇室的珍寶

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 1970年陜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雙獅紋銀碗(局部特寫),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朝是當時疆域最大的國家之一和東亞文明的中心。作為強大帝國的統治者,李唐皇室在宮廷中匯聚了眾多的財富和珍寶,有宮廷作坊制作的精美器具,有來自異域的奇物異產,也有地方官民進奉的金銀貢品。這些遺留至今的珍寶令人驚嘆不已,尤其是何家村窖藏和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金銀器因其內容的豐富和精美而震驚世界。該部分主要選取了何家村窖藏的一組煉丹用具和法門寺地宮的一組茶具作為展示重點,同時配合展示地方官員進奉的銀盤、銀盒、銀鋌等器物,顯示了唐朝發達的金銀工藝和奢華的宮廷生活。

金銀絲結條籠子 1987年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塔地宮后室出土 法門寺博物館藏
唐·金銀絲結條籠子(局部特寫),法門寺博物館藏
鎏金雙蜂團花紋鏤空銀香囊 1987年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塔地宮后室出土 法門寺博物館藏
唐·鎏金雙蜂團花紋鏤空銀香囊(局部特寫),法門寺博物館藏

長安多麗人

攜嬰飼鳥出行圖 1988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南里王村韋浩墓出土 陜西考古研究院藏
唐·彩繪拱手女陶俑(背影),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唐朝的女性,特別是生活在長安的上層婦女,表現出不同于其他時代的自由、奔放、熱情和勇敢的特點。她們修儀容,理絲竹,善吟唱,努力刻畫美麗的人生;她們追求自我,胡服男裝,露髻馳騁,肆意張揚著個性;她們參政議政,入釋入道,舞文弄墨,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本部分以韋浩墓出土的攜嬰飼鳥出行圖,武惠妃敬陵出土的捧包裹侍女圖、持如意侍女圖、男裝捧盒侍女圖等眾多壁畫,以及永泰公主墓石槨拓片為中心,展出眾多唐代女俑和梳妝用具,展示了唐代女性的別樣之美。

捧包裹侍女圖(左) 捧盒男裝侍女圖(中) 持如意侍女圖 (右)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龐留村武惠妃敬陵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蹀躞帶胡服女立俑 1991年陜西省西安市東郊金鄉縣主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水晶項鏈 2002年陜西省西安市南郊米氏墓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藏

騎獵散歌塵

胡人打馬球圖 2004年陜西省富平縣李邕墓出土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經濟的繁榮、物質的豐富以及中外交流的空前頻繁,使唐代社會生活呈現出開放和多種文化習俗融合的時代特色。集尚武和娛樂于一體的狩獵之風盛行,馬球運動風靡全國,域外音樂歌舞的傳入也為唐代藝術帶來了蓬勃的活力。該部分以胡人打馬球圖壁畫、含光殿毬場石志等文物展示唐代的打馬球活動,以帶猞猁狩獵胡女俑展現唐代的狩獵,以伎樂紋八棱金杯、彩繪陶腰鼓女坐俑展示唐代的樂舞。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大唐的社會生活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伎樂紋八棱金杯 1970年陜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三彩騎馬奏樂俑 陜西省禮泉縣李貞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大唐異鄉客

胡人備馬圖 1990年陜西省禮泉縣昭陵韋貴妃墓出土 昭陵博物館藏

唐朝國力強盛,文化發達,吸引了眾多域外人士由于出使結好、商業貿易、求知問學、傳播宗教等各種原因遠涉而來,因此唐朝境內活躍著不少異鄉來客。其中有的人身為高官,有的為商賈平民,也有的為人奴仆。一些人入唐既久,逐漸融入社會。展品既有“胡人備馬圖”壁畫,也有眾多的胡人俑、駱駝俑,展現出唐代海納百川的胸懷。

彩繪黑人立俑 1985年陜西省長武縣郭村唐墓出土 長武縣博物館藏
綠釉陶騎駝胡俑 1956年陜西省西安市獨孤思敬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學理共歸真

高士圖 2013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莊村韓休墓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開放包容的朝代。傳統的儒、道、釋三家并重,新傳入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等也各有發展。其理念雖不相同,但都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信仰,在當時兼容并蓄的社會中相互影響,和諧共存,共同筑就了唐朝人的精神家園。

王子喬吹笙引鳳銅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大唐智藏禪師舍利裝具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展品主要涉及道教、佛教、祆教和景教。如韓休墓出土的“高士圖”壁畫,反映了這一時期社會上普遍認同的儒家道德觀念和處世哲學,而其中的某些人物又可能表現隱逸思想和道教神仙觀念。還有表現祆教信仰的蘇諒妻馬氏墓志和表現景教信仰的米繼芬墓志,也是近年來首次展出。 

米繼芬墓志 1957年陜西省西安市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展覽名稱:大唐風華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8年9月4日——11月3日

(本文圖文資料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

    責任編輯:陳若茜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博彩吧| 百家乐网开服表| 百家乐官网庄家赢钱方法| 新濠百家乐娱乐城| 博彩百家乐官网后一预测软件| 云顶国际娱乐网| 威尼斯人娱乐天上人间| 百家乐官网路单统| 百家乐官网路单免费下载| 永利高投注网| 能赢钱的棋牌游戏| 全讯网网址导航| 百家乐官网游戏| 金臂百家乐开户送彩金| 百家乐官网制胜法| 浪卡子县| 二八杠语音报牌器| 皇马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娱乐皇冠世界杯| 属猪与属狗 做生意| 骰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现金百家乐官网下载| 网上真钱赌博网站| 威尼斯人娱乐城地址lm0| 百家乐分析仪有真的吗| 百家乐代理占成| 成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五子棋|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分析解码| 金城百家乐官网玩法| 红河县| 百家乐官网高手论坮| 当阳市| 金盛国际| 棋牌室营业执照| 大发888娱乐场ylc8| 大发888官wang| 威尼斯人娱乐官网| 韩国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促销活动| 威尼斯人娱乐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