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6
多省發布醫保支付標準,原研藥和仿制藥或將實現一視同仁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海南、貴州、河北、湖北等地相繼發布醫保支付標準。“醫保支付標準”指的是醫保基金支付藥品費用的基數,在這一支付標準內,由參保人員和醫保基金按比例分擔。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標準中提到按商品名支付調整為按通用名支付,并通報非中選品種的掛網清單,鼓勵仿制藥的發展。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品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昊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這也意味著對于原研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將真正實現一視同仁。

7月10日,云南省姚安縣中醫醫院門診處,患者正在刷臉認證繳費。張鋮、陳媛媛供圖
217原研藥醫保支付標準確定
其中湖北共有1818個品種,包括原研品種和參比制劑217個,過評品種1335個、未過評品種265個、858個未中選品種被暫停掛網。原研藥品涉及的企業有阿斯利康、禮來、輝瑞、諾華、默沙東、楊森等。

7月19日,湖北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管理服務網發布《關于公示第一批至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非中選品種相關信息的通知》
以輝瑞制藥10mg阿托伐他汀鈣片為例,每盒掛網價是25.16元,此前按70%的醫保報銷比例,患者只需自付7.548元。此次調整后,醫保支付標準降為1.23元,可報銷約9毛錢,患者需每盒自付24元多。和過去相比,每盒要多承擔16元多。
“全國各省相繼發布醫保支付標準,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也是國內逐漸和國際接軌的過程。”陳昊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國家醫保目錄內藥品的支付政策,以前是按照醫保甲類和乙類比例報銷,實際上是按商品名支付,但是近些年,隨著國家集采的落地,我國集采的藥品逐漸由商品名支付過渡為按通用名支付。醫保支付標準按通用名支付,對于原研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將真正實現一視同仁。
“對于一些高價的原研藥,醫保支付標準實施之后,高于支付標準的部分差價,患者不愿自費,就會引導企業主動下調價格,這是國際藥品價格機制形成的核心部分。”陳昊認為,原研藥企業大多為跨國企業,它們本身面臨專利“懸崖”的問題,醫保支付標準政策的落地,會讓國內原研藥市轉向二級自費藥品市場,從而規范藥品市場的正常、健康發展。
能否持續推進落地,需考量各地政策平衡性
陳昊透露,實際上,嚴格來講,醫保支付標準政策早就該推行,一開始局部省份開始推行是考慮到政策的過渡性,未來是否能夠持續推進落地,還需要考量各地政策的平衡性。
未來,醫保支付標準政策落地將會產生三方面的影響:
一是,從醫保基金的角度出發,讓基金支付和醫保待遇的作用更突出。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了醫保基金,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從產業的角度出發,它會促進用藥結構進一步向中選藥品集中,逐漸減少患者對高價原研藥的使用,原研藥企業,需要根據市場情況去調整價格,原研藥仍然期望獲得醫保支付來源,應該順應醫保政策,未來原研藥產品如果不能下調到和國內的仿制藥開展競爭的價格,將會停留在自費藥的市場,這是正常的市場轉化過程,需要藥企積極進行調整適應。
三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患者用藥將會逐漸回歸到臨床的本質,同時在醫保基本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改革付費以后推行單獨付費用藥都逐漸回歸到合理的水平,最終能夠解決疾病、保持健康的用藥方案還是需要專業醫生來做決定。
(原標題《多省發布醫保支付標準,原研藥和仿制藥或將實現一視同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