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愿意把孩子“寄存”在暑托班嗎?

暑假,對一些雙職工家庭,孩子的看管令人頭疼。為緩解家長們“工作家庭兼顧難”、改善“假期孩子無人看管”,部分學校、社區開展了公益普惠性的暑期托管服務。
在地方層面,暑托服務的探索已持續多年。例如,2014年,共青團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等單位在全市開辦小學生愛心暑托班,以街道、鄉鎮為單位,具有上海小學學籍的學生均可報名參加。
至今,愛心暑托班在上海實現所有街鎮全覆蓋,并連續多年成為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但政府兜底的愛心暑托班,畢竟名額有限。
哪些家庭可以享有公益性的暑期托管服務?
上海的入班原則是“具有上海小學學籍的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在上海市的一些街道,愛心暑托班報名火熱,家長需要“搶名額”。但是暑托服務對于其中部分家庭并非剛需,這樣可能會造成一些對于暑托服務有強烈需求的家庭,因搶不到名額而無法享受政府的該項惠民政策。
一些地方明確了可優先享受服務的人群,例如,武漢市的青少年暑假社區托管班報名條件明確:優先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子女、雙職工家庭子女,無戶籍限制。
除了面向的人群和入班標準,暑托班應該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也值得探討。兩年前曾掀起一輪熱議。
當時,即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暑期托管服務應遵循“學校積極承擔、拓寬社會資源、教師志愿參與、學生自愿參加、公益普惠”等原則要求,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暑期托管服務。
《通知》發出后,有學生害怕暑假會變成“第三學期”,有教師擔心失去暑假的特殊福利,有家長又疑惑暑托班只提供“看管”服務,可能無益于孩子能力提升。為此,教育學者也對暑托班的功能定位展開了討論。
“暑托班是政府為了解決孩子放假、家長上班所產生的實際照顧困難,因地制宜設置的民生項目,屬于托底的孩子安全照看項目。”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殷飛這樣總結暑托班的功能定位。
在殷飛看來,暑假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時期,區別于學校的集體生活,家庭教育提供了個性化的成長,家長要讓孩子在暑假期間參與家庭生活勞動,孩子學會訂計劃,學會自主安排,培養自我管理的習慣和能力。家中如果有人照管孩子的安全,就不建議將孩子送到暑托班,而應該讓孩子享受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在 “雙減”政策下,教育部明確規定暑托班不得超前教學,不能上新課或補課,這也回應了學生家長對暑假可能會變成“第三學期”的擔心。基礎托管的服務內容一般有做作業、閱讀、運動、游戲等,在一些家長看來,這比“待在家里打游戲”要好,孩子“心不會散”。
對于一些高要求家長,如果只提供基礎的看管服務還不夠有吸引力,滿足不了他們對孩子素質提高、興趣拓展的期待。

2023年7月3日,上海,學生在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校內,與老師一起相互介紹。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相較于基本托管,有興趣班的托管服務似乎更受家長學生歡迎。一些暑期校內托管還提供素質提高課程,例如美術、書法、籃球等興趣班。據報道,在廣東佛山一家試點學校,基本托管每人每天20元,興趣班因為引入了第三方機構,每人每期要收300~1000元。然而,在報名截止前一天,興趣班早就報滿了,基本托管卻遲遲沒有達到預期的人數目標。
相較于校內的暑期托管服務,依托學校外部資源的托管服務的內容形式更為豐富。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也指出,由學校提供托管服務,且假期時間都在學校的話,暑假托管很可能成為“第三學期”。如果依托社區、學校外部資源以及志愿者開展托管服務,那暑期托管將具有更多的社會屬性。
例如,在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街道的愛心暑托班,學生志愿者隊伍由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上海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以及南洋模范中學等學校的優秀學生組成。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團工委則聯合了社區醫院、青少年社工點、楊浦區檢察院法制巡講團等社會資源的專業優勢,為暑托班的學生帶來安全自護、法制宣傳的拓展內容。
暑期托管服務,在一些城市已經實現全覆蓋,在另一些城市還屬于新生事物,仍處于試點階段。暑托班功能定位、入班標準、服務內容等,需要更多的討論和實踐。期待未來的暑托班探索出更成熟的運作模式,減輕繁忙家庭的養育負擔,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添磚加瓦”。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大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