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的母親,能和我聊愛情、婚姻與性|翻翻書·送書

當(dāng)子女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獨立思想和自我意志,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guān)系便成了難題。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與生俱來、毫無條件的,但這樣的愛有時反而會成為子女的束縛和重?fù)?dān),處理不好的愛會讓兩代人越走越遠,如何保持理想的親密關(guān)系是比相愛更難的事情。
在《同窗:媽媽女兒共讀書》中,你會看到一對不太一樣的母女,她們徜徉在書的海洋中,像一對同窗好友那樣坐在一起,暢所欲言,聊聊那些作家筆下的人物,聊聊彼此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在她們的交流中,《白雪公主》可以是宗謀殺案,《小紅帽》原來教人不要貪心,她們毫無顧忌地談?wù)撉樯膶W(xué),談性,愛情與婚姻,談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從《格林童話》談到美貌、焦慮與恐懼,從《西游記》中的女兒國談到兩性關(guān)系,從《沉思錄》談到生死、權(quán)力與財富,從《包法利夫人》談到情色與藝術(shù)……
她們是彼此的靈魂伴侶,專注思考,深入交談,一來一往的對話常常讓我們忘記誰是媽媽,誰是女兒,因為她們是以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在對話。在媽媽桂枝和女兒京京身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母女關(guān)系除了家長里短外還有新的可能。
正如女兒京京在序言中說的,“我們倆有不同的眼睛,各有自己的觀點;我們一直互相尊重,從不說服對方聽從自己的想法。媽媽和我一起讀了不少書。我喜歡站在她的窗戶下,從她的角度看看她眼中所見。我知道,她也喜歡這樣。”通過閱讀與交流,人與人之間得以建立起長久美好的關(guān)系,相知相交,認(rèn)識自己,同時也理解了他人。
今天,第十五期「翻翻書?寫寫字」的征集就為大家?guī)磉@部充盈著情感與思想光芒的作品——《同窗:媽媽女兒共讀書》。
▼第十五期書目:《同窗:媽媽女兒共讀書》

《同窗:媽媽女兒共讀書》
林桂枝、楊京京 著
單讀,2023年6月出品
◎一本媽媽與女兒共同完成的書,一對母女不尋常的聊天記錄,記錄兩位愛讀書的女性間的情感交流與思想對撞
◎建立另一種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可能——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的思想交流,讓久違的思想與情感碰面,讓話題遠不只日常的家長里短、吃喝玩樂、學(xué)業(yè)工作……
◎和你身邊的人一起讀書——閱讀,讓人與人之間建立起長久美好的關(guān)系,是我們可以一起去做的、最好的事,也是我們一生值得做的事情
◎改變教育的理念,不只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更多偉大的作家,成為孩子的家教,讓書本教會我們思考,學(xué)習(xí)反思與批判
▼書籍簡介
這是一本媽媽與女兒共同完成的書。她們一起讀了十幾本書,聊各自的感受,沒有說教,沒有叮嚀,是一場富足的精神盛宴。這樣的對話、交談,自然、坦率、毫無芥蒂,沒有一方要說服一方,而是完全自由平等的交流,相互啟發(fā)、又彼此獨立。
書中所涉話題極為豐富,從生與死、人對自我的認(rèn)知、與世界與他人的關(guān)系,到精神自由、權(quán)力和財富、兩性話題、性與愛……幾乎囊括了我們生命的基本命題。
閱讀,讓我們用不同的眼睛,看見對方的世界;閱讀,讓人與人之間建立起長久美好的關(guān)系,是我們一生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簡介

林桂枝
楊京京的媽媽
愛讀書的文字工作者,多年來在4A廣告公司擔(dān)任創(chuàng)意主管,現(xiàn)為自由職業(yè)者。
楊京京
林桂枝的女兒
于香港出生,北京長大,牛津大學(xué)古典學(xué)系本科生。
▼精彩書評
希望自己是這樣的父母,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孩子。
——東東槍
她們既是母女,更是知己,在名為“閱讀”的這所學(xué)校里,一起學(xué)習(xí),相互探討,平等對話。
——Faye
她們共讀的經(jīng)歷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rèn)識那些早已耳熟能詳?shù)耐挘此计渲械男詣e陳規(guī),也啟發(fā)我們通過文學(xué)去思考自己對愛情、婚姻和欲望的看法,客觀地認(rèn)識當(dāng)下與歷史。如果重讀那些故事,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以前在日常中習(xí)以為常的東西。因為“文學(xué),教會我們留心”。
——單讀編輯部
▼精彩試讀
選美與謀殺案
《白雪公主》(格林兄弟)
京京上小學(xué)時改寫過白雪公主與王子的故事,說這兩人是以離婚收場。
我跟她說:“很好,多這樣想,這樣寫就好。”
不簡單
京京 小時候?qū)芏嗍挛锏母杏X都是混沌一片。以前我覺得《白雪公主》就是一個漂亮公主加七個小矮人的童話,公主 黑頭發(fā),皮膚白,裙子很漂亮,小矮人戴帽子,有胡子,白 雪公主被皇后殺死了,后來在繪本和動畫片里,王子在玻璃 棺材吻公主,公主醒了,他們就永遠快樂地在一起了。
桂枝 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僅是這些。
京京 這個故事不簡單。《白雪公主》是宗謀殺案。雖然王 后是繼母,她和公主的關(guān)系畢竟是母女。所以,這是一宗繼 母殺女的謀殺案。
桂枝 從童話到謀殺案,中間的反差很大。你今天這樣想, 會不會像我們隔一長段時間后去看同一個人,看到的跟原來 認(rèn)識的完全不一樣。新聞里常有類似的報道:一個從小沉默 寡言、待人友善的男孩成為連環(huán)殺手,學(xué)習(xí)優(yōu)異的小女孩長 大后成了恐怖分子。
京京 自從明白到這個故事是宗謀殺案,我對許多童話故事 都有了新的認(rèn)識,覺得小時候被騙了。
桂枝 你小時候就寫過一篇作文,說白雪公主后來沒有跟王 子永遠快快樂樂在一起。 京京 想到什么,事物就會變成什么。
桂枝 我想到的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是圍繞著“到底誰更 漂亮”進行的,它的緣起是選美,是王后與公主的一場選美 比賽,參賽的有兩個人。
京京 公主不知道自己在比賽,這場選美是王后發(fā)起的,她 整天拿自己和別人攀比。
妒忌
京京 王后不能輸,她是個妒忌心很重的人,她做的一切是 為了平復(fù)自己的妒忌心,她拒絕接受自己選美失敗,不能容 忍白雪公主比自己漂亮。
桂枝 她在做毒蘋果的時候說,白雪公主必須死。為了弄死 白雪公主,即使要付出自己的性命,她也在所不惜。
京京 妒忌是天主教的七宗罪之一。我覺得妒忌比較特殊, 犯其他的罪,人們都會感到愉悅,唯有妒忌例外。淫欲和暴 食,會換來身體感官的愉悅,這是動物性的;傲慢讓人洋洋 自得,自我感覺良好;憤怒幫人出氣;怠惰使人不用勞動, 舒舒服服;貪婪的念頭讓人在腦海中獲得原本不是自己的東 西,也會帶來愉悅。唯有妒忌不會帶來什么,只會令人難受。
桂枝 而且妒忌很難和解。解決妒忌的辦法是令自己比對方 更強,假如做不到,那么極端的手法是殺掉對方。皇后這樣做,最終的結(jié)果只是撲滅心中的嫉妒之火。
在我們身邊,普遍可見的是人們對生活條件的妒忌,感到別 人有房子、車子,有財富,有地位,覺得自己不如人。
繼母的妒忌是因為自己老了,老了沒有年輕時候好看了。歲月催人老。對許多女人來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歲月。故事 開始說到,在白雪公主七歲的時候,繼母便因為白雪公主長 得好看心生忌恨。
京京 她已經(jīng)貴為皇后了,沒有必要這樣。她的想法好像是 天上的月亮妒忌旁邊的小星星閃亮發(fā)光。
桂枝 繼母看不見自己身上的光芒,她時刻拿著鏡子問誰最 漂亮,可見妒忌是多么的纏繞。妒忌是陰暗的,沒有人會告 訴對方我妒忌你,妒忌別人只能一個人在幽暗的角落獨自怨恨。
年老色衰
桂枝 也許很多人都認(rèn)為,女人年老色衰極為可悲,所以世 界上才有那么多的美容去皺凍齡商品,哪怕天價出售,人們 還要爭相搶購。
京京 你比我大得多,你對年老有什么看法?
桂枝 上次出版社要做宣傳,問我是否可以修圖,我說: “我走過多少路才在臉上得一條皺紋,每條皺紋都記下了我 的人生軌跡,請不要把它們抹掉。”為什么女人把年齡當(dāng)成問題和負(fù)擔(dān)?為什么要把自己定義在別人的評價中?無論男 女,美不在外表。不存在女人老了是凋零的殘花,“年老色衰”這幾個字是性別歧視。
京京 大部分人都希望青春常駐。故事中的白雪公主是永遠不會老的,她雖然死了,在玻璃棺材中的她美麗不朽,青春到永遠,看上去跟活人一樣。故事里有無數(shù)的對比,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白雪公主不朽的美與繼母褪色的美的對比。
不朽
桂枝 小矮人說過:“她不會腐朽”。白雪公主不會腐朽寓意 美麗是不朽的。我覺得有個問題很有趣,為什么白雪公主會不朽?
京京 白雪公主根本沒有做什么事情,她在美德上沒有踐行 什么,除了幫七個小矮人做家務(wù),她做家務(wù)只是履行小矮人 開出的條件。“如果你愿意給我們做家務(wù),保持屋子里一切 井然有序的話,你就能夠跟我們住在一起了。無論你想要什么,這兒都不會缺。”小矮人是在找阿姨。最可笑的是他們 的家本來就很整潔,他們自己會打掃,根本不需要人幫忙。會不會是格林兄弟自己想找阿姨呢?
桂枝 找個女人照顧自己的生活應(yīng)該是許多男人內(nèi)心的渴望吧。不知道比較激進的女性主義者會不會說:“這幫男人以女人做家務(wù)交換生活的供給,這七個男人,而且是七個侏儒小男人,他們憑什么?”
京京 白雪公主有資格替小矮人做家務(wù),先決條件是長得漂亮,他們看見她長得美才開出條件。可能很多膚淺的男性都有相同的想法,第一先看潛在的對象長得是否漂亮,然后再 決定是否追求。外表長得美真的那么重要嗎?美真的是永恒的嗎?中世紀(jì)的人喜歡將骷髏頭放在書桌上,提醒生命并非不朽。長得美不美都是個骷髏。
桂枝 有一天白雪公主老了,當(dāng)她的美褪色后,她是否會變成繼母一樣,妒忌她的女兒?我覺得美貌是這母女的咒詛,如果咒詛是美好的,美貌便重要;假如咒詛是邪惡的,我們便要想想美貌是否值得我們追求。
京京 美并非不朽。繼母為什么那么在乎自己的美貌呢?我覺得繼母有內(nèi)在厭女情結(jié)(internalized misogyny),她不是討厭自己,她是討厭比自己漂亮的女性。她以男性的標(biāo)準(zhǔn)來 審視自己,這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外貌。女人,長得越漂亮便越有價值,它假定在美貌之外沒有任何東西,這一點本身便是厭女 情結(jié)。繼母需要美貌。有了美貌,國王便會愛她。她需要男 人的愛。她用美貌去贏得對方的愛,建立自己的權(quán)力。 繼母 所有的行為,是源自內(nèi)在的厭女情結(jié),進而產(chǎn)生妒忌之心。
美貌
桂枝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女為悅己者容。”我覺得悅己者與己所悅者都充滿不確定性,遠不及自己來得靠譜和穩(wěn)定。為自己打扮就好了,為什么要討好男人呢?王爾德不是說過愛自己是畢生的浪漫嗎?
京京 美貌,對繼母來說是一種虛榮。白雪公主也一樣,同樣向往美的虛榮。
桂枝 繼母要殺她,第一次假裝成個老婦人,要賣給她蕾絲束帶,白雪公主見蕾絲束帶好看,后來被勒住了,最后被小 矮人救活。第二次繼母假裝成另一個婦人,賣一把梳子,白雪公主買下了梳子,開門給老婦人為她梳頭,劇毒隨梳子插 進了頭發(fā),白雪公主差點一命嗚呼。
京京 電影里沒有這些情節(jié),估計是他們不想說白雪公主注重外表。有了這些情節(jié),白雪公主顯得太愛表面了,而且這些情節(jié)太殘忍,會影響票房。
桂枝 他們一定知道這點,所以把故事改編了。我覺得故事 講的不只是美麗不朽,還有美麗就是力量。
京京 繼母派森林里的獵人殺害白雪公主,獵人看見白雪公主長得實在太漂亮了,便放過了她,而且還拿了野豬小崽兒 的兩片肺片和肝臟交差,冒充證據(jù)。
桂枝 這是作假證供欺騙王后,查出來非同小可。獵人甘愿這樣做,是因為白雪公主太美。七個小矮人看見在他們家中睡著了的白雪公主后,驚嘆上帝呀上帝,這是多么漂亮的孩子呀!如果白雪公主不漂亮,七個小矮人不會收留她。最后還有王子,因為白雪公主美麗,王子必須擁有她。
京京 白雪公主太漂亮了,所以她死了都被放在玻璃棺材中,讓所有人看見。美麗是需要展出的,白雪公主是美的展品。
玻璃棺材與魔鏡
桂枝 玻璃棺材是對外的,是給人們看的。美麗,就要讓人看到。繼母的鏡子卻是自己看的,她對著鏡子反復(fù)在問這個問題:“魔鏡,魔鏡,誰最漂亮?”鏡子是日常的,是我們 天天使用的;尤其女性,每天都照鏡子。日常生活中平平無奇的鏡子是每個女人的“審判官”,為女性帶來“審判之聲”。在照鏡子的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對鏡中的自己發(fā)出 “審判”,鏡子就像擁有魔法一樣。女人會對鏡中的自己埋 怨:“你的眼睛太小了,你的眉毛太粗了,如果鼻子高一點 就好了。”
京京 你不會這樣想。
桂枝 早上起來,我會對著鏡子笑。
京京 繼母對鏡子檢查自己的臉蛋,白雪公主以玻璃向所有人展示她的美貌。這個對外展出的美的化身,吸引了王子的到來。
王子
京京 我覺得故事寫到王子這段情節(jié)有點恐怖,因為白雪公主是個尸體,王子有“戀尸癖”。戀尸,還有吻尸,不知道 這個童話到底是怎么回事。
桂枝 如果沒有你提到這一層,人們會不會以為愛的力量實在神奇——王子吻了尸體,白雪公主死而復(fù)生。這段家喻戶曉的情節(jié)確實令人毛骨悚然。白雪公主被王子——吻復(fù)活,這不是童話,而是個詭異的故事。
京京 王子是被白雪公主的外表吸引,這不是愛,是鐘情于外表。西方將愛與鐘情于外表作出明顯的區(qū)分,用的是兩個不 同的單詞,一個是love(“愛”),一個是infatuation(“鐘情于外 表”)。王子“愛”白雪公主嗎?抑或只是看著她長得漂亮?
桂枝 故事本身沒有給我們答案,沒有答案,更值得我們追問。
▼如何參加共讀?
希望你是
1. 喜歡閱讀、思考,對兩性話題、生與死、自我認(rèn)知等命題有自己的看法,具有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
2. 有表達的欲望,能用文字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3. 尊重彼此的時間,遵守我們的約定
▼你需要做
1. 前往“湃客工坊”微信公眾號,在文章評論區(qū)告訴我們?yōu)槭裁聪胱x《同窗:媽媽女兒共讀書》,包括但不限于你對相關(guān)議題的了解及興趣。截止時間為7月26日24時。
2. 7月27日我們會選出3名讀者,請留意公眾號文章的回復(fù),并及時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發(fā)送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我們會第一時間郵寄圖書。
3. 在10天內(nèi)(從收到書當(dāng)日起計)把書讀完,發(fā)回800-1000字的評論。你的文字,將有機會在澎湃新聞客戶端及“湃客工坊”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
如果你成為當(dāng)期的圖書推薦人,我們將邀請你加入“湃客讀者”微信群,讓你與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喜歡閱讀、享受思考、愿意表達的讀者交流。

策劃/編輯:吳筱慧
海報設(shè)計:王璐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