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夏季皮膚奇癢難耐,發紅、水皰?當心特應性皮炎來襲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夏天到了,你是不是覺得皮膚更容易發紅、發癢,甚至會出現小水皰、滲液和結痂,久而久之皮膚變得像樹皮一樣粗糙?這些可能是特應性皮炎的癥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濕疹。
夏季高發,多向嬰幼兒和青少年下手?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與遺傳過敏體質有關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患者常伴有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或食物過敏等其他過敏性疾病。
特應性皮炎好發于兒童,60%在1歲前發病,80%在5歲前發病。目前特應性皮炎無法治愈,約70%在兒童期后期可明顯緩解,也有一些可持續至青少年和成年期,正確有效的治療可長期控制特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不會傳染,但劇烈瘙癢和反復發作的過程可嚴重影響患者和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
特應性皮炎的發作和緩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季節變化。
夏季天氣炎熱、潮濕,人體分泌汗液增加和過強的紫外線都可能刺激皮膚,導致特應性皮炎復發或加重。嬰幼兒患者皮膚薄嫩、汗腺發育不成熟,因而更易受氣溫、日曬等環境因素影響,病情出現反復。同樣,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活動量大、戶外活動時間長,暴曬和出汗增加等刺激也極易引發特應性皮炎復發或加重。因此,在夏季,做好防曬、控制環境溫度、減少出汗、加強皮膚清潔等對于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患者更為重要。
特應性皮炎治療升級,誤區也很多
特應性皮炎目前還沒有根治的方法,但有很多治療手段可以快速控制癥狀、減輕瘙癢。
目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嚴重程度采用階梯模式,治療藥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 外用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兩大類:激素類藥膏(常用的如地塞米松、地奈德、丁酸氫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倍他米松等)和非激素類藥膏(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克立硼羅等)。
? 系統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劑(如環孢霉素、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生物制劑(如度普利尤單抗)和小分子藥物(JAK抑制劑如阿布昔替尼和烏帕替尼等)。
? 其他治療:光療等。

圖: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20版)
對于特應性皮炎治療,目前誤區很多,皮膚科專家為大家指點迷津:
激素使用不規范,盲目恐懼或濫用:
有些患者或家長因擔憂激素藥膏副作用,害怕或拒絕使用激素藥膏。
外用激素藥膏目前仍是治療各期特應性皮炎的一線藥物,尤其在急性發作期更應盡早使用。外用激素可打斷“瘙癢-搔抓-發疹”的惡性循環,快速控制瘙癢、消退皮損。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和類型,選擇合適強度和劑型的外用激素藥膏。一般建議在發作期每天使用1~2次,皮損變平、消退且瘙癢控制方可逐漸減少使用頻率或停藥。對于頑固復發的部位在皮損消退后應繼續主動維持治療,即使用激素藥膏(中效)或非激素類藥物(如他克莫司軟膏),每周2次,維持三個月或以上。

因激素藥膏起效快、效果好,還有部分患者為求止癢每日多次使用、甚至厚敷藥膏。外用激素應遵循每日1~2次的使用頻率,增加用藥頻率并不會增加療效,相反可能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藥膏的用藥量可根據食指最遠端的指節來判斷。
從食指指尖到第一指節關節的長度,稱為一個指尖單位。一個指尖單位可涂抹兩個手掌的面積。應避免厚敷藥膏,使用時輕柔按摩至藥物完全吸收。

過分依賴藥物,忽略基礎治療
基礎治療對所有特應性皮炎患者而言都是最重要的治療基石,包括潤膚劑的使用與回避誘發加重因素。
特應性皮炎患者在疾病期和緩解期均應養成使用潤膚劑的習慣。針對有明確過敏原的患者(常見的如塵螨、花粉、動物皮屑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觸。
萬萬不可單純依賴外用藥物,或更高階的系統治療藥物,而忽略了基礎治療。
盲目廣泛忌口
食物過敏的診斷比較復雜,應在對每個患者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實驗室檢查(如過敏原特異性IgE、皮膚點刺試驗等)進行綜合判斷。
對于大部分輕癥的特應性皮炎患兒,如果沒有進食后出現速發反應的病史(如風團、潮紅和瘙癢等)或不伴有消化道癥狀(腹瀉、便秘、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一般無需進行食物過敏的篩查。
相反,對于表現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患兒,如果同時有對一種或多種食物的速發過敏反應史、或伴有消化道癥狀或常規抗炎治療仍不能控制,尤其是生長困難時,需充分考慮食物過敏的診斷。
家長切忌不可隨意根據特應性皮炎的復發或加重以及瘙癢做出食物過敏的判斷,盲目廣泛回避飲食,不加限制的忌口可能會導致特應性皮炎患兒營養不良甚至生長發育受限。而一旦明確食物過敏,則需要進行嚴格的飲食回避,并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重新評估,且不可隨意引入過敏的食物。
洗澡你真的洗對了嗎?

正確進行皮膚清潔和保濕
夏季洗澡頻率每天1次,水溫在32 ℃~37 ℃,洗浴時間5~10分鐘。建議洗澡時使用溫和低敏無刺激的沐浴露(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約為5.5-6)。洗完后用毛巾輕輕拍干水分,不要用力擦拭。洗澡后,在皮膚微濕時即刻使用潤膚劑,保濕效果更佳。
潤膚劑的選擇建議閱讀產品成分表、結合自身使用感受,進行綜合選擇。最好含有一些對皮膚屏障有益的成分,比如神經酰胺、透明質酸鈉、牛油果樹果酯、維生素E、角鯊烷等,另外特別要注意無酒精、無色素、無香精、無丙二醇、無二噁烷等。
避免過度出汗和暴曬
夏季出汗多,汗液中的鹽分和尿素會刺激皮膚,引起瘙癢和皮疹。因此要避免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長時間活動,盡量選擇早晚涼爽的時候外出。外出時要注意防曬,避免直接暴曬在陽光下,可以戴帽子、墨鏡、穿長袖衣服等。建議運動后及時規范沐浴和潤膚,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因此,夏季合理開空調是有必要的。
穿著寬松透氣的衣服
夏季應該選擇棉質或絲質等天然纖維的衣服,避免穿著化纖、毛織品等容易產生靜電或過敏反應的衣物。
衣服顏色以淺色為宜,不要穿著過緊或過厚的衣服,以免增加摩擦和刺激。
避免蚊蟲叮咬
夏季是各種昆蟲最活躍的季節,特應性皮炎的患兒應做好充分的防護。
蚊蟲叮咬可引起嚴重的局部甚至全身過敏反應,局部可紅腫、水皰、瘙癢,抓破后容易繼發感染,部分患者甚至因為反復搔抓、皮損遷延不愈而進展至癢疹型特應性皮炎,瘙癢非常劇烈,治療困難。
可適當使用驅蚊液、長袖衣物、蚊帳等有效措施進行防護,一旦叮咬后發生過敏反應,盡可能避免搔抓,及時使用外用激素和爐甘石洗劑等進行治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