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足球青訓調研:教育配套做得不實,球也很難踢到較高水平

在體教融合的推動下,中國足球青訓被賦予顯著的體教融合時代特色。做好足球青訓的體教融合,是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的核心課題。
2021年5月份,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總局關于開展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目前,共遴選出上海、成都、武漢、深圳、廣州、長春、重慶、大連、青島、北京、延邊、蘇州、杭州、西安、梅州和南京等16個重點城市。
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項目承擔的任務是探索新型的青訓模式。體教融合的足球青訓,成為必然的選擇。
多重身份的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小學部(簡稱“附中仙小”)有的學生具有三重身份:附中仙小的普通學生、附中仙小校足球隊隊員、南京市棲霞區足球青訓中心球員。
這些孩子代表的是一種新型的足球青訓模式。作為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南京最近幾年一直在探索新的足球青訓路徑。
2021年9月,南京市雨花臺中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被確定為南京市首批掛牌市級青訓中心,江北新區、棲霞區等六區依托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立了首批區級青訓中心。
棲霞區青訓中心設在附中仙小。除節假期外,棲霞區青訓中心只在周六周日白天進行訓練和比賽,4名教練全由市體育局出資聘用。附中仙小有兩塊八人制球場,一塊五人制球場,足夠保障訓練和比賽使用。
南京市青訓中心相關各方有明確分工。南京市足協秘書長閔永健說,南京市體育局、教育局、市足球運動學校和全市各青訓中心掛牌學校共同簽訂了《南京市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我們認為,足球青訓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必須重視文化學習和家庭教育,過早脫離學校和家庭,運動員的成長空間將受到很大的限制。為真正培養‘不脫離家庭、不脫離學校、不脫離社會’全面發展的足球少年,市體育局聯合教育局打造青訓體系。”
棲霞區青訓中心設在附中仙小,不僅因為這里場地條件完備,也因為這所學校校園足球成績出色。據介紹,附中仙小有8名男生、16名女生入選青訓中心。
附中仙小女隊去年取得南京市“市長杯”三連冠。她們幾乎全隊入選青訓中心。這些孩子踢球學習俱佳。南京市校園足球辦公室副主任楊洲洲曾在此擔任體育老師。他說,隊內六年級學生最近三年文化課考試總成績平均為279分。“三門功課總分279分啊。”他重復道。今年,她們將一起升入一街之隔的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初中部學習。
“初中部校長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后很有信心,說她們在中學努努力,踮踮腳就可夠到985和211(大學)了。”附中仙小的一位老師對記者說:“我們南京一所大學從今年起計劃招收女足學生。孩子的家長聽說后都特別開心。”
“但我更希望她們中間將來能出幾個國家隊隊員。”他說。
癡迷足球的縣級足協會長
和南京不同,另一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青島的平度青訓中心設在校園之外,但也有明顯的體教融合特色。
這個青訓中心由3塊球場——一塊5人制、一塊9人制和一塊在建的11人制球場——以及一座簡樸的小樓組成。樓共兩層,一樓是餐廳,二樓是教室。
平度足協會長崔勇對記者介紹說,青訓中心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訓練,周末打比賽。每個訓練日,他們要下午5點半到達青訓中心,開始統一進餐,6至7點上課和寫作業,然后訓練到8點半結束。一旦某個孩子學習成績出現波動,青訓中心會和家長、學校一起想辦法。
崔勇說,青訓中心是體教融合的結果,由青島足協、平度足協和平度教體局三家合辦。青島足協負責聘用青訓總監和部分教練的工資,平度足協負責提供場地、其他教練工資和球員的訓練費用,平度教體局協同運營,提供政策支持,保障精英球員的升學通道。
其中,平度足協負責的費用基本來自崔勇個人的腰包。崔勇今年44歲,是當地商人,酷愛足球。他的手機換了好幾部,但都保留著一張照片。那是1995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上海申花對四川全興范志毅魚躍沖頂破門的鏡頭。“那給我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印象。與做生意賺錢相比,我更喜歡足球。”崔勇說。
平度足協為合作學校提供免費專業教練進校園服務。平度足協教練進入校園執教,便于用他們專業的眼光最近距離進行考察,選優秀苗子進青訓中心。青島足協主管青訓的官員邢兆毅說:“青訓的理想狀態就是能和學校合作,進入校園選材,和校方一起培養孩子。”
平度足協擁有這樣的“理想狀態”。崔勇說:“家長愿意把孩子交給我。在平度,大家知道我對足球是原始的真愛,沒有摻雜其他東西。我就是希望平度足球好、青島足球好、中國足球好。我沒把足球當生意來做,有10多年只投入沒產出的生意嗎?”
讓當地家長放心的是,平度青訓中心重視孩子的學業。崔勇展示了一個數據:2022年,平度青訓中心共有8個學生參加足球項目的體育單招高考,全部榜上有名,升學率達到100%。
“體教融合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足球青訓必須要體教融合,否則無法長久。”崔勇說。
培養精英球員的基地
體教融合的足球青訓,存在一個難以調和的學訓矛盾,即學習和訓練爭奪時間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很多孩子因為學習壓力而放棄了足球訓練。西安某區縣級足協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一串相關數據:他們足協下屬梯隊中,U8(8歲以下)梯隊現有50多名孩子;U10隊伍有20多人;U12隊伍有10個左右孩子;U13隊伍只剩下8個。
體教融合的足球青訓,既要培養踢球好的學生,也要培養有學識的球員。需要創造條件和環境讓那些有足球天賦的孩子安心走專業和職業足球道路。為此,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青少年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應運而生。基地設立各個年齡段的青訓梯隊,全國各地的優秀足球苗子,都有機會獲得進入基地接受精英球員培訓的機會。
根據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規劃,目前男足、女足精英人才將分別入住已經啟動運營的深圳和蘇州的基地。今后,將根據條件和需求增設新的基地,實現覆蓋全國各大區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球員在基地期間,要到附近的學校上學,將被分散到不同班級,和其他學生一樣接受教育。在校園內,他們是普通的學生;放學后,他們將在基地接受高質量的訓練。
入選基地精英后備人才,并不意味著將來一定能成為職業球員。足球成材率低,球員成長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一個小小的變故,都有可能改變他們的成長軌跡。越來越多的家長和青訓從業人員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謹防孩子踢球荒廢學業。
“球員的身體條件和技術能力構造了未來發展的基礎,而綜合教育和邏輯思維水平將提升天賦球員發展的上限。教育配套做得不實,球也很難踢到較高水平。我們會優先保障好孩子的綜合教育。”這位負責人說。
根據規劃,球員在基地內將接受外籍青訓教練的訓練,并將常態化參與高水平國際賽事交流。
“高水平、高要求、高質量”是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青少年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的核心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證球員接受優質的教育和足球訓練,用質量彌補時間的不足,以期培養高水平足球人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