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返鄉創業青年獨辟蹊徑,嘗試河畔種木耳喜獲豐收

村民搶抓晴好天氣晾曬木耳 石光明 攝
6月的最后一天,豫西平頂山市魯山縣觀音寺鄉桐樹莊村安子溝蕩澤河畔,驕陽似火下,一群男女村民在返鄉創業青年朱長軍的帶領下,加班加點采摘大量上市的新鮮木耳。

返鄉創業青年朱長軍喜獲豐收手持木耳棒拍照 石光明攝
八百里伏牛山的藍天白云下,碧波蕩漾的蕩澤河畔,一筐筐木耳成排成溜地擺放在天然大曬場上,遠遠近近的村民爭相前來觀看,從沒見過如此大的晾曬木耳場面。
朱長軍是土生土長的桐樹莊村民,前些年在外打拼做生意。近些年,得益于當地政府對返鄉創業青年的支持與幫助,在安子溝口的蕩澤河畔投資數百萬元建造幾十座新型溫室大棚。
頭一年,朱長軍與另外幾名返鄉創業青年一起在大棚內種香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種香菇的兩年賠得血本無歸。

村民在木耳種植基地采摘毛木耳 石光明攝
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肯認輸的朱長軍四處考察,多方取經,針對豫西伏牛山晝夜溫差大,蕩澤河畔空氣濕度大的特點,決定改種木耳。

村民在木耳大曬場進行晾曬 石光明攝
維修大棚,改建木耳架,收購櫟木,添置制菌設備,風風火火苦干一冬一春,安置周邊幾十名貧困戶來此就業,深得鄉鄰好評。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六月流火,大棚內四季如春,蕩澤河水滋潤著一架架木耳晝夜生長。

村民搶抓晴好天氣晾曬木耳 石光明 攝
6月30日,是大棚木耳出棚的日子,朱長軍帶領著幾十名貧困戶幸福地采摘著木耳,有的用筐抬,有的用車拉,蕩澤河畔瞬間成了木耳的海洋,藍天白云下,碧水青山邊,五光十色而又光潔如玉的河石上,鋪滿了又黑又亮又厚又大的新鮮木耳。
蕩澤河畔的這一曬晾木耳奇景還將持續數日,如果你有時間,可導航到觀音寺鄉桐樹莊村無冕之羊農業基地,親自享受采摘木耳的快感,還可到蕩澤河內摸魚逮蝦,餓了就自己抓只柴雞就著自己采摘的新鮮木耳大快朵頤。(朱長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