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卡多用”是不是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發展的最終方向?
來源 移動支付網 作者 佘云峰:6月1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數字人社建設行動實施方案》,表示要健全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平臺。推進部省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平臺數字化升級,實現區域“一卡通”應用接入全國“一卡通”專區。構建持卡人數字空間,歸集整合持卡人信息,實現“一卡一人一檔”。提升社會保障卡社銀聯動服務水平,探索推進社會保障卡加載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
社保領域應用數字人民幣已有先行
據移動支付網了解,第三代社保卡本質上就是“一卡多用”的結合體,數字人民幣的便捷支付功能與第三代社保卡的功能高度契合。2022年2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北京民生一卡通”技術規范》,提出“北京民生一卡通”將成為數字人民幣的載體,目前該卡的首張樣卡已經制作完成。

在社保卡方面,數字人民幣主要是借助“一卡多用”的特性,推出各類加載多應用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2023年2月,《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表示,在G端,加大全市各級財政獎補資金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力度,實現資金可追溯。向上爭取三代社保卡疊加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并落地試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已達13.7億,覆蓋97%的人口。社保卡有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要求下,各地社保卡加載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或有利于加速數字人民幣的推廣普及。
目前,數字人民幣已經開始深入應用于各試點地區的社保場景,但主要是社保繳費。據悉,通過數字人民幣繳納社保費可以充分發揮數字人民幣在支付結算領域“點對點”即時到賬的特性,不僅豐富了市民繳納社保的渠道、解決了異地繳納社保難的問題,更是可以全程留痕,確保稅費資金安全,監管稅費收繳情況。
數字人民幣“一卡多用”正在加速推進
據移動支付網了解,2022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持續推進,在準賬戶硬錢包的多應用創新上不斷發力,多家運營機構都針對具體行業和場景推出了加載行業應用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
2022年5月,在三亞市榆亞路海南魯迅中學校園,工商銀行與中國移動基于SIM硬錢包推出了“數字人民幣智慧學生證”產品。該產品內置NFC模塊,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GPS定位、親情通話、緊急求助、電子圍欄等功能于一身,可為校方、家長和學生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和使用體驗。
7月,消博會上工行海南省分行、中國移動海南公司發布了長者愛心卡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其同樣依托SIM PAY硬錢包產品,使用NFC近場通信、物聯網等技術,具備親情互撥、緊急求助、實時定位、數字人民幣支付等功能亮點,實現錢包、手機常用功能二合一,可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保障。
8月,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共同指導下,郵儲銀行北京分行聯合多家單位,共同啟動北京民生一卡通疊加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研發,首張樣卡制作完成。這是全國首批疊加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的第三代社保卡。
9月1日,中國銀行聯合美團,在服貿會首鋼園區發布首款面向大眾流通的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產品——數字人民幣低碳卡硬件錢包。
9月8日,郵儲銀行發布以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為載體的“麗澤數幣一卡通”,通過多項行業應用疊加,將“金融+工作+生活”完美契合,實現了“一卡通行,一卡通付”。
9月15日,中國銀行蘇州吳中支行攜手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落地全國首張高校數字人民幣校園卡硬錢包。
11月,郵儲銀行推出數字人民幣新產品“新市民親情暖心錢包”。其將數字人民幣準賬戶硬錢包產品功能及優勢賦能于傳統金融服務產品,創新設計了基于卡式硬錢包的金融服務產品。

2023年1月19日,北京銀行正式發布業內首款銀銀合作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壓歲寶”。“壓歲寶”屬于準賬戶模式硬件錢包,具有標準銀行卡卡面,是北京銀行將數字人民幣與兒童金融相結合的創新產品。
4月6日,深圳通公司攜手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推出全國首創的“數字人民幣聯名卡”,實現了“數字人民幣準賬戶硬件錢包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
6月,工行推出了國內首款基于賬戶模式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并已邀請部分個人客戶參與體驗。
6月,在湖南湘江新區白箬鋪鎮光明村委-建行裕農學堂,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發布了光明村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據悉,這是長沙發布的首款鄉村主題數字人民幣硬錢包。
“一卡多用”是不是數幣硬錢包的最優解?
一卡多用顯然不是什么新鮮詞,金融IC卡時代一卡多用經歷了長久的發展。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限制金融IC卡“一卡多用”的最主要原因是“電子現金”的低使用率以及各行各業的標準體系不同。
“預充值”問題,可以說是多數“一卡多用”錢包的詬病,直接影響了卡片的用戶使用體驗。
數字人民幣的硬錢包目前大多數采用了“準賬戶”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預充值”帶來的使用體驗問題,但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模式就需要探索落地了。
目前,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已經以多種主題形態廣泛流入了市場,但單一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一方面面臨著功能單一,收藏價值大于使用價值的問題,另一方面則需要配合受理設備的升級才能使用。
因此,未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一卡多用”可能是發展方向之一,交通卡、社保卡、學生證、員工卡等都能加載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而對于硬錢包而言,數字人民幣的多種硬錢包形式如何標準化,如何推向市場,又該如何完善受理終端,將成為需要持續推進的問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