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討論|學生、記者與教授:新聞學“天坑”爭議下的理想與現(xiàn)實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實習生?李北霞 唐巧稚
2023-06-22 10:11
來源:澎湃新聞
? 教育家 >
字號

連日來,網紅考研名師張雪峰關于“報新聞學專業(yè)就打暈”的言論,引發(fā)了眾多新聞學界和業(yè)界的討論。

在引起爭議的短視頻里,張雪峰稱,理科590分報考新聞,“你會崩潰的,別報新聞,閉著眼睛摸一個都比新聞好”。

事實上,近年來圍繞新聞無學、新聞學是“天坑專業(yè)”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6月20日至21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就此采訪了多位相關人士,包括目前在讀的新聞學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媒體行業(yè)工作的業(yè)界人士及新聞學院的教授,他們是:

鄧建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孫文,目前就讀于某985高校新聞學院新媒體相關專業(yè),碩士生;

高遠(化名),2022年從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畢業(yè)后,選擇做了一名社會新聞記者;

任霧(化名),2016年從某985高校新聞學專業(yè)畢業(yè)后進入媒體工作,已有七年媒體從業(yè)經歷。

討論一:新聞無學?新聞學專業(yè)是“天坑專業(yè)”嗎?

高遠:這樣的討論其實是建立在非常功利的角度。不光新聞學專業(yè),整個文科專業(yè)包括哲學,在很多層面上帶來的價值,都不應該從功利的角度去考慮。比如學新聞讓我知道,一條新聞可以達到什么樣的價值,對社會有怎樣的改變,一個記者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我覺得這些都是功利評價體系之外的東西,對我也很有幫助。

孫文:我覺得沒有完全的“天坑”,之前會覺得有“文科女”好慘、“畢業(yè)后工資3000元小編”這些梗。但我現(xiàn)在覺得,至少學校老師和大家都在一個人文的環(huán)境里。新聞專業(yè)的老師和教學環(huán)境都很溫柔。我覺得不能指望一個專業(yè)好,報考了就能躺平人生了,考研就還是看自己能不能接受這個專業(yè)的職業(yè)發(fā)展。但說到新傳專業(yè)的“上岸率”,那確實很卷。

鄧建國:新聞學是研究新聞業(yè)本身的規(guī)律,不是一個專門的手藝學科。這里涉及新聞記者如何看待自己、新聞的合法性以及新聞專業(yè)主義。新聞記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作為把關人,涉及議程設置、如何撰寫具體的故事等。這里涉及很多學問可以研究。但是公眾中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一些可能做過記者對新聞業(yè)有點失望的人,跳出了新聞業(yè)之后,反過來批評新聞業(yè),說新聞無學。

任霧:不能隨便唱衰一個專業(yè),任何一個行業(yè)做到頂尖,狀態(tài)都是很好的。當然我知道張雪峰說這句話的用意,作為媒體人,他在抖音直播的時候,可能什么話都能講得出來。不過他的具體語境建立在求職找工作方面,我覺得問題還得分學校來看。一方面我覺得現(xiàn)在新聞學培養(yǎng)的人數(shù),總體供過于求,另一方面,媒體能提供的崗位確實非常有限。從這個角度來說,讀新聞學找對口工作,確實比較困難。

高遠在采訪途中拍攝的風景。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討論二:新聞理想與現(xiàn)實,有沒有沖突?

高遠:我記得在中傳的時候,學校有兩門新聞課,當時開設的新聞實操課程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在這個課程中,我接觸到了非常優(yōu)秀的前輩們寫的報道。有幾篇特稿,我現(xiàn)在還印象深刻。比如大家都看過的災難報道《永不抵達的列車》、《災后北川殘酷一面》,還有蔡崇達寫的那篇《審判》。這幾篇報道很震撼我,對我后來選擇做一名社會新聞記者影響很大。這幾年,媒體工作確實越來越難找。我?guī)捉涊氜D,最后終于如愿進了現(xiàn)在的媒體公司,做一名社會新聞記者。

孫文:我來到現(xiàn)在的學校后,和之前的朋友聊天,大家都有一種感覺,從本科畢業(yè)到碩士教育,會有一種強烈的落差。在本科的時候,大家都是在傳媒環(huán)境里,身邊每個人都很愿意去為社會的公共議題發(fā)聲。但到了研究生教育階段,學校更偏向于綜合教育。我們班的培養(yǎng)方向,有點像互聯(lián)網的產品經理。可能偏差在這里,大家會更注意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大家會去想,我是不是社會評價體系里走的正確且優(yōu)秀的那一位。這讓你從一個新聞理想主義的溫室里,走進了社會現(xiàn)實。

討論三:當下新聞專業(yè)教學,有沒有與現(xiàn)實脫節(jié)?

孫文:嚴格來說,我接受的不算是非常傳統(tǒng)的新聞教育。我本科所學的專業(yè)在新聞與傳播學部下面,專業(yè)是網絡與新媒體。從我2018年入學開始,似乎“新聞不太行”就已經成為某種共識。我是“網絡與新媒體”的第一屆學生,當時學校就在想怎么跟新媒體環(huán)境契合,多學一些技術性的內容,比如做一些融合新聞。到了研究生階段,我們的課程幾乎三分之一是新聞學院老師的課程,三分之一是數(shù)據(jù)計算機學院相關課程,另外三分之一是管理學院的課程。

鄧建國:當下,其實新聞學界也迅速發(fā)現(xiàn)整個社會比如機構媒體,對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下降了。學界作為教育機構也在反思,存在的價值在哪里。比如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才有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沒有本科教育。有一些有工作經驗的人,會花一年的時間強化訓練,學習新聞寫作、視頻制作、播客制作。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記者其實后勁很足,這些人來自別的專業(yè),哥大賦予了他們新聞報道的技能。不過這也是偏精英化的教育,我們國內的新聞學院碩士教育則承載了多種多樣的功能。

任霧:我之前讀的新聞系,還是比較夠意思的,2+2制度,在前兩年可以選修其他專業(yè)課,后兩年才學新聞采訪與寫作。我覺得新聞作為一門手藝,它能夠被很好地掌握,從事這個職業(yè)的人還是可以存活的。但是在目前的狀態(tài)下,我感覺新聞本身變得越來越難學了。很多院校的新聞學專業(yè),在文科類專業(yè)里錄取分數(shù)相對還比較高。

記者任霧今年5月為找采訪對象爬山即景

討論四:建議考研或者填報志愿的考生來讀新聞學專業(yè)嗎?

高遠:首先我認為,不一定非要學新聞才能做新聞,甚至學其他專業(yè)可能會更有優(yōu)勢,比如其他專業(yè)性比較強的人文社科專業(yè)。學這些專業(yè)的人,之后在做新聞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更獨特的方法。

新聞本身并不是一項特別難習得的技能,我覺得如果對新聞感興趣,可以先從其他學科切入后,再來學習新聞。這是報考的建議。

孫文:我會問想要報考新聞學的學生,到底是因為什么想去報這個專業(yè)?如果是因為新聞理想去報考新聞學,那么要考慮你能不能接受理想破滅的結果。如果你能接受最壞的結果,而且依然愿意去經歷學習新聞傳播的過程,那么我覺得可以報考。

但是,如果你沒有辦法接受最壞的結果,你會因為這個決定而后悔的話,就還得再考慮一下。

鄧建國:我個人認為,新聞學專業(yè)不太值得用四年時間去學習。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有核心的東西,但是一般的新聞學院在傳授核心的內容方面做得并不好,把它變成了一種技能化、功利化的趨向。新聞學院主要不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觀察力、思考力,以及高超的寫作水平和書面文字傳播能力。這些本來應該是新聞傳播學教育最大的魅力,現(xiàn)在魅力反而大大降低了,所以顯得很浮躁很淺薄。那為什么還要花四年時間學呢?碩士教育我覺得一年就夠了。

其實很多人在高考填志愿的時候是“無頭蒼蠅”,現(xiàn)在的人較為功利,非常算計,盤算投入產出比,做成本收益分析。張雪峰本來就是非常功利性地幫大家就業(yè),這樣唱衰新聞學不好,也是非常功利的結論。

討論五:新聞學相關專業(yè)畢業(yè)后的去向,都有哪些?

孫文:我們班有一些出國了,有一些轉行做影視,有的做電影做紀錄片,還有的進了游戲行業(yè),當UI設計師,也有人選擇繼續(xù)做學術。做記者的,我們整個學院可能會很少。我印象很深的是,大三的時候上一個大課,100多個人,我們討論今后有沒有要做新聞的,整個教室只有一個人舉手。你會覺得他很勇敢,會祝福他,希望他能做得好,但是其他人沒有那么大的勇氣。

鄧建國:以前,主要的職業(yè)方向是理所當然進主流媒體,不考慮其他選擇?,F(xiàn)在的情況可能是新聞傳播反過來變成了備選方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所有的職業(yè)選擇方向上,都沒有新聞傳播。

很明顯的趨勢和變化是,越來越少的同學進入所謂的主流媒體。如果你沒有新聞理想,沒有熱情,確實很難支撐下去。我?guī)У难芯可苌龠M傳統(tǒng)媒體,大部分人在考公務員或者去國企,或者去頭部民企,沒有去新聞媒體的。有些去新聞媒體的,也是去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這類媒體。

任霧:我們班2016年畢業(yè)的那幫同學,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從事媒體工作,媒體也沒有提供很多崗位。后來大概有四到五位同學進了媒體,大部分人選擇去互聯(lián)網做產品經理。很多人包括實習生來問我,究竟是進媒體好還是進大廠好,我很無語,好像你能進媒體就能進媒體,能進互聯(lián)網大廠就能進大廠一樣。

討論六:新聞學和媒體人當下有哪些困境,怎么突圍?

高遠:從新聞學專業(yè)畢業(yè)進入媒體工作的人,可能都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比如這個職業(yè)剛開始的起薪并不低,但是之后的天花板很低,可能做五年至十年也達不到令人滿意的薪資水平,也沒有上漲的空間。做幾年后,還是要面臨怎么轉型的問題。

做記者轉型也會遇到一個實際的問題,好像這個職業(yè)沒有特別的優(yōu)勢,采訪寫作、找選題這些技能放到轉型后的崗位,有哪些獨特的優(yōu)勢是需要仔細考慮的。

不過,記者這個職業(yè)的成就感還是有的。有時候出差跟采訪對象朝夕相處,能收獲很多特別有意思的人生體驗。選擇其他工作,可能不會有這樣的體驗。記者工作,時間也相對自由,雖然做起稿子來沒日沒夜。

孫文:當下,我們班每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都不是很好。基本上每天都是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寫作業(yè)。我們班總共24個人,現(xiàn)在12個人在一家大型互聯(lián)網企業(yè)。我們班是一個小的互聯(lián)網世界,它真的跟新聞沒有什么關系。大家的狀態(tài)都是白天去工作,工作完之后加班寫作業(yè),卷到凌晨。

鄧建國:我們談論困境,不能脫離這個環(huán)境。很多人不喜歡新聞,也是在這個環(huán)境里面不喜歡。新聞學學科本身是有魅力的,它要服務于公眾公共利益,服務于知情權,服務于信息自由的流動,需要一種使命感和理想主義。

我認為新聞傳播有核心的東西,但是一般的新聞學院確實在傳授核心的內容方面做得并不好,把它技能化了,真正美的東西、吸引人的東西卻沒有被真正地注意和傳播,變成了簡單的技能。

還有一個背景,全球范圍內人文科學都面臨著巨大的經費削減,高校不斷地擠壓人文學科,人文學科要不斷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新聞傳播是其中之一。新聞學專業(yè)以前比較熱,現(xiàn)在也很熱,但是由于總體形勢不太好,工作找不到,資源非常緊缺,造成了很多人的緊張,試錯成本非常高,所以很多人就偏向于功利的選擇。

    責任編輯:王選輝
    圖片編輯:陳飛燕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六合彩公式| 皇冠百家乐皇冠网| 百家乐赌场公司| 惠东县| 真人百家乐官网视频| 百家乐偷码| 兴城市| 百家乐折叠桌| 商河县| 乐天堂百家乐娱乐网| 大发百家乐官网游戏| 玩百家乐官网高手支招篇| 哈尔滨百家乐赌场| 太白县| 百家乐算牌方| 百家乐官网高手技巧| 威尼斯人娱乐场积分| 3U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免费送体验金| 百家乐代理新闻| 哪个百家乐官网玩法平台信誉好 | 现金百家乐官网人气最高| 大发888八大胜博彩| 开店做生意的风水摆件| 百家乐官网如何必胜| 皇冠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合乐8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发888线上投注| 游戏机百家乐作弊| 功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上游棋牌大厅下载| 百家乐海滨网现场| 百家乐注册开户送现金| 新锦江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真人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江门市| 老虎机游戏下载| 总格24画的名字好吗| 新世纪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路法| 赌场百家乐官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