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失戀或失敗,試試給老爸寫信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總是被年輕人視為摯友,因其在作品中不斷探索心靈的復雜秘密和精神成長的曲折歷程,鼓勵每個人“成為自己”,帶給迷惘的年輕人面對自我的巨大力量。

黑塞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說:“在我這一代人的數十年前,赫爾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們那種內心的騷動、那種青春時代自尋其路的固有需求——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索取天經地義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自己的生命。”
這種理念也貫穿了黑塞的教育思想。黑塞有三個孩子:布魯諾、海納和馬丁。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黑塞是滿含愛意的父親,更是引導他們尋找自己獨特生命的領路人。

《黑塞書信集》實拍圖
布
爸,我失戀了!
(向上滑動啟閱)
親愛的布魯諾:
……你信上所寫關于你戀愛的經歷,非常觸動我。很遺憾,我至今幾乎不知道這事。
對你的傷心和失落,除了送上發自心底的同情和關懷,我也無法多說什么。我覺得你沒有對女友承諾結婚,做得非常正確。假如你承諾了結婚,而你們也多多少少受了外界的影響結婚了,那么你所承受的不幸會比今天多得多。
聽起來似乎很殘酷,但是事情就是這樣。你現在經歷的是一場非常大的失落和震驚。不過這是你內心一種真實而純粹的經歷,雖然痛苦,但如果你徹底經歷它,那么它現在而且永遠都是有價值的。對我們的靈魂有害的并非失去和痛苦,而是能夠給我們帶來虛假幸福的失望。最好的情況,它是緩慢的、可以忍受的,我們只能接受,但是,它會死去,同時會使我們靈魂和生命的一部分也跟著死去,我們之后會有點貧困可憐,然而在經歷了一場真正的大痛苦之后,我們其實更加富有。
1929年11月17日, 于蘇黎世


@《呼朋引伴》
海
爸,我畢業了,要不要實習轉正呢?
雖然這家企業我不喜歡,但工資特別高。
(向上滑動啟閱)
親愛的海納:
很高興收到你的信,感謝你!今天我首先要恭喜你結束了學徒生涯,也要表示對你的贊賞,你能夠度過嚴格的學徒時光,這是你第一次使我贊嘆不已,也說明你能夠把事情做好,對此,我實在非常高興。
……
你不想留在杰爾莫里百貨商店工作,我十分理解,你曾在那兒度過艱難的日子。你看事情有些不公平(比如杰爾莫里為許多青少年設立了學徒位置,而且他們沒有計較你的年齡,破例收留你做學徒)——不過在許多事情上你的看法當然是對的,你在那兒經受了艱辛而且嚴格的日子,在那兒感覺不舒服,現在所想的就是立刻離開那兒,這我非常理解。
我覺得不對的是,你說杰爾莫里是個企業,在這個企業里,你不能忍受他們的不公正,但同時你又說:“如果他們給我的工資夠高,那么我就能夠忍受,愿意留在那兒。”這想法不對,也不純潔,如果你保留你現在的觀點,根本不能夠忍受杰爾莫里這樣的企業,那么你就不應該為了每月獲得比較多的工資出賣你的基本觀點。這是我對你目前的狀態唯一不滿的地方,當見到年輕一代失去道德時,我們年老的人總是不能理解。
這些我們以后再談。我希望你能夠找到合適的事,我很樂于幫忙。你不需要追求把自己最可能地高價賣出,應該追求的是,保持住你目前的幸福。你與女友的愛情和友誼,是你美好難得的幸福。如果你們沒有東西吃,或者你養活不了自己,而想依賴她生活,這幸福定將受損。
1930年9月11日,于蒙塔諾拉


@《怒嗆人生》
布
爸,我覺得自己好失敗啊!
(向上滑動啟閱)
親愛的布魯諾:
謝謝你的新年來信。滿紙的悲傷與沮喪,這我太能理解了。
……
你生命中所做的事,不只是作為畫家,同樣也是作為人、丈夫與父親、朋友與鄰居等來完成的,不是按某個固定的標準由世界永恒的“意義”、永恒的正義來衡量的,而是按你獨特的、個人的標準。如果上帝要審判你,他不會問你是不是成了霍德勒、阿米耶特、裴斯泰洛齊或戈特黑爾夫,而是會問:“你真的曾是或成為布魯諾·黑塞了嗎,就是生來就有布魯諾·黑塞資質與遺產的布魯諾·黑塞?”在這個問題上從來沒人不帶著愧疚或恐懼回想他的生活與走過的歧路,他最多會說:“不,我沒能成為自己,但至少盡力而為了。”假如他坦誠地如是說,那么表明他做對了,經受住了考驗。
如果像“上帝”或“永恒的法官”等這類概念令你不舒服,你盡可刪除,它們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先天被賦予了一份遺產,有天命,從父母、許多先人、他的民族、他的語言方面承襲了的某種特性,有好有歹,有愜意的有麻煩的,既有天賦,也有缺點,所有這一切構成了那個“他”,他需要掌管這個唯一的特質(在你這兒就叫布魯諾·黑塞),直至生命結束都帶著它,使它成熟,最終或多或少完全歸還。這方面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世界史與藝術史上比比皆是,比如像許多童話里的某個人,他是家里的笨人,是個廢物,可恰恰他成為主角,恰恰由于他本性不改而讓所有的人較之更渺小,哪怕他們更有才能、更成功。
比如19世紀初,法蘭克福布倫塔諾家族差不多有二十幾個孩子,都極具天賦,其中兩個今天還享有盛名,即詩人布倫塔諾與貝蒂娜,自然,眾多兄弟姐妹都是極具天資、有趣、不平凡的人,是閃光耀眼的天才,只有老大始終頭腦簡單,一生都像個安靜的家神與父母同住,百無一用,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也是耐心和善的長兄與兒子。在風趣、歡快的兄弟姐妹那里常常有乖張的事發生,而在他們中間,老大越來越成為沉默的中心人物與休息場所,成為奇特的家寶,渾身散發著平和與善良的光芒。兄弟姐妹說起這個頭腦簡單的老黃童總是滿懷敬畏之情與愛意,對其他任何人都不是這樣。也就是說,這個癡人與笨人也有與生俱來的意義與任務,他比所有光彩耀人的兄弟姐妹都更完美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簡而言之,如果一個人不想辜負他的一生,那么,關鍵不在于他的成就是否達到一個客觀的、普遍的高度,而是他在生活與行動中盡可能完全、純粹地展示他的天性。
成千上萬的誘惑不斷地使我們偏離這條路,但最強烈的誘惑是人們總的來說想成為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追隨無法企及,也完全不應企及的榜樣與樣板人物。因而較之單純的、利己主義的、庸俗的危險,這個誘惑對天賦更高的人來說特別強烈,特別危險,因為它具有高尚與道德的東西的假象。
1949年1月5日,于蒙塔諾拉


@《當幸福來敲門》
《黑塞書信集》
[德] 赫爾曼·黑塞 著
謝瑩瑩、王濱濱、鞏婕 譯
☆ 人人都愛黑塞!全球青年的心靈摯友,永遠屬于年輕一代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不要隨波逐流,我們在世間最重要的事是成為自己!”聆聽黑塞,成為自己
☆ 278封書信中文版重磅呈現,全景展現一代大師的生平歷程和精神蛻變
☆ 經歷三次婚姻、克服創作危機、窮困潦倒時還不忘救濟朋友、失去祖國……關于黑塞的一切細節都在這里
☆ 了解黑塞的中國情緣:傾心禪宗,熱愛中國文化,對傅聰的音樂才華贊賞有加
原標題:《如果失戀或失敗,試試給老爸寫信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