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收售大量病死豬肉,男子被判6年并處懲罰性賠償五百余萬
近日,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法院對一宗社會高度關注、影響重大的關于屠宰、銷售病死豬肉的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公開宣判,這也是江門市首例食品安全領域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據了解,2016年4月開始,被告人胡某多次駕駛小貨車前往肇慶購買死豬,并先后雇傭胡某均、莫某坤、“貴州仔”等5人(另案處理)在其租賃的位于荷塘鎮六坊石門村、棠下鎮大林村等地的魚塘進行屠宰,在對豬肉進行屠宰分解后再運輸到其租賃的位于蓬江區荷塘鎮六坊村、棠下鎮橫江村等地冷庫中冷藏,再按照不同部位不同價格分別銷售給潘某亮、蘇某貴、鄧某均等6人(另案處理)加工成臘腸等形式銷售到市場。
在抓捕胡某等人的過程中,偵查機關當場查獲已屠宰的死豬11頭,未屠宰的死豬12頭,查扣已分解的豬瘦肉212框(每框重40斤)、豬排骨41袋(每袋重30斤)、豬筒骨10袋(每袋重40斤)、豬舌1袋(重40斤),合計1萬余斤。經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動物疫病診斷中心檢驗,送檢的死豬肉均檢測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與豬圓環2型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若食用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經核實統計,被告人胡某從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份期間,通過對死豬屠宰分類、冷藏、包裝后,對外銷售金額達人民幣586695元。
公訴機關認為,生產、銷售死因不明的豬肉給他人加工成臘腸等形式進入食品流通領域,危及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侵犯了眾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除應受到刑事處罰外,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遂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在庭審中,被告人胡某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等罪名及犯罪事實基本無異議。

被告人胡某表示服判,不再上訴,該判決已于8月7日生效。
法官說法
今年3月,《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頒布實施,為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提供了法律依據,其中明確規定:“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刑事案件中,需要追究被告人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的,檢察機關可以一并提起附帶訴訟,由同一審判組織一并審理。”
由檢察院主動提起公益訴訟,是推動侵害公益問題解決、體現公益訴訟制度價值的重要舉措,此次法院裁判支持了蓬江區檢察院的全部訴訟請求,間接表達了其對損害公共利益尤其是涉食品安全領域犯罪零容忍性的決心,目的是警示公眾,進一步督促相關商家依法從事食品經營活動,實現公益訴訟最大限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目的。
消費者在購買臘腸、香腸、臘肉等豬肉制品應選擇正規經營、有資質的商家,以合理價格購進產品,同時,保留好購物小票、發票等證據,以便發生糾紛時要求商家承擔責任。
(原題為《收售病死豬肉供制臘腸,黑!判刑并處懲罰性巨額賠償,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