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兩萬多的蘋果MR,庫克又開了一個玩笑?

2023-06-06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文 | 山核桃

在“One more thing”的提示中,蘋果MR眼鏡——Apple Vision Pro正式發布,“Vision Pro標志著人類正式進入空間計算時代”。站在臺上的庫克激動地表示。

(庫克在發布MR產品時,語調都變了)

整個科技圈都在翹首以盼蘋果今年的WWDC大會,作為蘋果歷年大秀“硬科技”的主戰場,今年最大的懸念當然要數此前“跳票”多次的蘋果MR眼鏡。

16 年前,喬布斯發布初代iPhone,用多點觸控技術徹底顛覆了手機行業,現在人們期待的是庫克究竟能不能借助蘋果MR眼鏡實現過往的榮光。

雖然此前根據媒體的爆料,我們對這款被稱為“下一個iPhone”的復雜硬件設備已有諸多的了解——比如,它酷似滑雪鏡的外觀,4K虛擬現實顯示器、大量的攝像頭與傳感器以及約3000美元的高昂定價。

等了一個半小時,除了知名游戲制作人小島秀夫的出現讓人有所激動外,在一眾“就這”的評論中,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蘋果MR。在上述已知信息外,我們總結和整理了一些你沒想到的新內容——

? 在硬件上, Vision Pro比想象中還要更薄一些,但鋁合金的整體架構也注定了它的重量依舊并不會特別輕。性能也幾乎拉滿,兩塊內置新品(R1芯片+M2芯片)、內置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全新定義了交互方式(只用眼睛、雙手和語音就能實現)。

? 在體驗上,也有一些很有人文關懷的小設計。比如,EyeSight功能解決了過往頭顯在現實世界中的“孤立感”——用戶在現實世界中交流時,可以實現雙眼可見,而當完全沉浸時則遮蔽雙眼,酷似《頭號玩家》現實版。

? 在軟件系統上,VisionOS除了可以和iPad等蘋果系統實現兼容外,交互主界面與iOS較為相似。同時,用戶可以制作Presona(定制化身份),和其他用戶實現實時對話。

? 在內容生態上,蘋果再度攜手迪士尼,迪士尼強大的片庫價值將極大地賦能 Vision Pro的視頻場景。而在開發者生態上,開發者們則可以在 Vision Pro跑Xcode、SwiftUI、RealityKit和ARKit。

? 具體到應用場景,蘋果主要介紹了辦公、家居與娛樂(視頻觀影、游戲)等,此前所預測的健康場景并未涉及。

而外界最為關注的定價則超出此前3000美元的預期,起售價3499美元(約為25000元),相當于7個128GB版本的Meta Quest 3。

(社交媒體上對定價的吐槽)

總的來說,看完這場發布會,你就能明白為何這款產品在此前引發蘋果內部兩極分化的評價:一方面,對XR行業而言,能將性能、體驗與應用集成到一款硬件設備中,能做到的只有蘋果;但另一方面,它距離庫克理想中的“下一代空間計算平臺”注定還有很長的距離。

在這場備受關注的大會外,本篇文章試圖回答三個問題:

1、為什么蘋果需要一款MR?

2、蘋果能給沉寂已久的XR行業添一把火嗎?

3、蘋果MR將會給產業鏈帶來什么機會?

蘋果MR,賠本賺吆喝

從市場反應來看,大多數人對蘋果MR眼鏡還是表現出了擔憂,比如一些意料之中的“吐槽”——定價的高昂、爆款的可能性以及這款產品未來的量產等諸多“不完美”。但需要表明的觀點是:蘋果當然并不指望現階段的這款MR產品立刻成為爆款。

換句話說,在這個時候推出自己的MR產品,庫克與蘋果的意圖并不只是想要賣貨。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身面向開發者的WWDC大會在歷年就承擔了蘋果對外展示最新軟硬件技術的重擔。自2001年,喬布斯回歸后,每一年的WWDC都與蘋果的操作系統創新與新硬件產品有關。

在2015年,蘋果推出了基于智能手表的獨立操作系統Watch OS;2017年發布了全新iMac Pro、iPad Pro和HomePod;2019年,蘋果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去介紹自己的顯示器產品Pro Display XDR;2020年則是展現了自己在自研芯片上的實力。而在去年的WWDC大會上,蘋果又講述了自己新Carplay的故事......

可以這么說,每年的WWDC大會本就是蘋果秀出硬科技,大講創造力與生產力故事的舞臺,而蘋果在VR/AR領域布局已超過10年,在眾多科技公司已有產品問世的當下,蘋果也是時候在此刻拿出一款像模像樣的終端產品了。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正如庫克本人在今年WWDC大會上所說的:“Vision Pro注定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

除此之外,從更現實的層面來說,雖然Vision Pro定價高昂,但在此時推出新品類,能夠準確定位其目標用戶——開發者、設計師等一些極客,不僅能制造噱頭,拉動下半年其他產品的銷售,同時也能為后期蘋果更低門檻的大眾化XR產品做鋪墊。

這一點也并不難理解。創新類產品從誕生到成熟,總要經歷一個從“工具”到“玩具”的過程,早期使用者往往基于產品的小眾定位,容易接受產品的高價,而隨著研發的深入與供應鏈的穩定,消費端的反饋才能反哺生產,形成規模效應,跨越消費級產品的門檻。

中金公司就指出,今年6月發布首款MR產品,主要是鼓勵內容及生態開發者進行使用及創作。而蘋果或將在未來發布第二款低配版的MR產品,則是通過更低價格及豐富內容,面向C端消費群體。

而另一個不得不在今年發布MR產品的原因,可能也來自庫克本人的焦慮。一方面,這種焦慮來自業績增長。蘋果最新季報呈現出的尷尬狀態是,iPhone的營收增長主要來自印度等新興市場,Mac產品的銷量則大幅度下滑,蘋果需要一個新品類找到增長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庫克本人也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時刻,而一款XR產品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自2016年以來庫克頻繁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增強現實技術的興奮。比如,他曾強調:“(AR)就像一日三餐一樣,它將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很多人生活在我們的智能手機上,iPhone 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所以增強現實將變得非常大。”

言外之意是,庫克與蘋果一直都將XR視作是取代手機的下一代計算平臺,這代表的是更先進與更硬核的生產力。

為什么同行們都在看蘋果?

在《羅永浩“行業冥燈”生效?XR進入倒春寒時間》,我們曾追蹤報道了XR行業的發展,得出的結論是,從早期的技術萌芽、扎克伯格收購Oculus的沸騰到2016年時商業化未達預期的寒冬,再到這幾年突破消費級門檻后在“賣的好”與“賣的差”之間的來回橫跳,XR行業早已經歷了完整的周期變化。

而在上一輪完整周期中,XR行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硬件端仍有硬傷,用戶基于沉浸感與輕量化的訴求,各大廠商在硬件設計上往往總是在“做減法”與“做加法”中猶豫不決,VR一體機的笨重感與續航能力一直是用戶吐槽的重點,交互與體驗門檻其實很高。

二是,應用生態建設的不足,由于缺乏殺手級應用與適配的場景,無法讓XR產品變得如手機一樣高頻剛需,這也是為什么當下對VR頭顯最好的評價就是“一款優秀的游戲機”。

三是,降不下去的供應鏈成本。XR廠商此前的算盤實則是通過擴大銷量均攤成本,但沒有料到的是,終端購買力不足下,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根據IDC的數據,2022年全球VR/AR頭戴設備出貨量為880萬臺,同比下降了20.9%,這也是VR/AR出貨量在近年的首次波動。

而在行業經歷倒春寒之時,蘋果MR成為了行業的“救命稻草”,同行們等待蘋果的原因也非常好理解。

首先是,蘋果在硬件研發上的沉淀,特別是在交互功能的創新上。

蘋果擅長做交互設計,從初代iPhone的多點觸控、從iPhone 4S開始搭載的Siri等,蘋果的成功經驗就是通過收購,將創新技術集成到蘋果產品內,將用戶體驗做到最好。

這套打法在Vision Pro上得到了延續。蘋果十余年的專利布局與市場收購明顯是向用戶交互體驗方向傾斜明顯。

比如,Vision Pro擺脫了物理手柄控制操作,眼動追蹤和手勢追蹤技術的升級,都大大提升了沉浸感。而蘋果MR采用的定制3P Pancake光學方案,也是進一步追求產品輕量化的結果。

雖然總是被吐槽為“擠牙膏式創新”,一位長期觀察蘋果產品創新的業內人士認為:“蘋果對產品細節的把握顯然高于其他科技企業,很多功能設計看似沒用,但都具備人文關懷。 ”

其次是,蘋果在軟硬件協同上的優勢,能夠實現多移動終端的互通互聯,借助生態優勢,提升產品的使用頻率。中金公司就在研報中認為,硬件生態聯動是蘋果區別于其他AR/VR頭部廠商的一大優勢,蘋果生態之間的多設備聯動有望為用戶提供全方位交互體驗。

最后是內容場景生態的更新迭代。一個是開發者生態。蘋果在2017年就推出了AR開發平臺ARKit,開發者可以在該平臺為 iPhone和iPad設備構建AR內容體驗,目前ARkit也已經成為最大的AR開發平臺。從發布會公布的開發者案例來看,C端的娛樂場景和B端的工業設計場景均有涉及。

另一方面則是場景應用的剛需,從發布會來看,蘋果更希望帶動XR非游戲應用的發展,讓XR設備朝著一個通用化的趨勢轉變。這也是為什么,在發布會上,蘋果著重對辦公、家居等場景進行詳細介紹的原因所在。

誰能吃到新一輪紅利?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蘋果MR將會給產業鏈帶來什么機會?誰又能乘勢而起?

根據此前中金公司對蘋果MR產品BOM的拆分,成功進入蘋果MR供應鏈既有我們所熟知的消費電子白馬,也有一些低調的行業隱形冠軍。

(圖片來源:中金公司)

從成本估算來看,屏幕依舊占據大頭。在屏幕方面,蘋果擬采用的是索尼供貨的Micro OLED(又被稱為:硅基OLED),該技術能夠解決現存Pancake光學模組效率低的問題,優勢在于分辨率高、刷新率高、顯示對比度高等,除了蘋果外,Meta也大力推崇Micro OLED技術。

從Micro OLED產業鏈來看,上游核心設備材料被海外壟斷,國內廠商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中游制造和下游應用。在顯示面板上,目前消費市場上的Micro OLED多為索尼供應,同時三星和LG也在擴充產能,國內京東方、視涯科技、清越科技等企業在積極布局。

其中,視涯科技的Micro OLED的產品已打入華為、高通等AR/VR 廠商的供應鏈,而此前有供應鏈人士透露,視涯科技也已多次向蘋果送樣。

華興源創則提供Micro OLED檢測設備,大客戶包括蘋果、三星、索尼等,并已獲批量訂單。

在光機模組方面,如在瞳距調節上,蘋果MR采取的是機械式可變焦技術,此款技術成熟度更高,也具備量產優勢,而在一領域有著多年沉淀的公司有兆威機電。在聲學模組上,歌爾股份、瑞聲科技也都是熟悉的“果鏈”企業。

可以肯定的是,憑借著蘋果的龍頭效應與供應鏈藝術,將進一步加速產業鏈技術的更新迭代。但從當下的MR產業鏈來看,比起智能手機浪潮下蘋果帶動一眾國內果鏈賺的盆滿缽滿,此輪蘋果MR業績的不確定性以及Micro OLED產業鏈的“卡脖子”,能吃到紅利的可能大多是海外企業。

毫無疑問,“把MR做好”是庫克本人的夢想,也是蘋果下一個十年的重要KPI。Apple Vision Pro確實帶來了諸多驚喜,但僅靠這一場發布會還尚不能帶來過往喬布斯式的震撼,想要實現再度顛覆,庫克與蘋果注定還要拿出更多的新故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凯时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台布21点| 金宝博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平台注册| 大发888九州娱乐城| 欧凯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真人网| 百家乐官网是娱乐场最不公平的游戏 | 百家乐官网赌注| 大发扑克网| 网上百家乐公司| 乐天堂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sz新全讯网网址112| 澳门百家乐官网心| 通许县| 先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游戏制作| 屏南县| 大发888下载 客户端| 多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奉化市| 新干县| 甘孜县| 互联星空棋牌中心| 百家乐游戏大厅下| 玩百家乐凤凰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2棋牌作弊软件| 大发888棋牌游戏下载| 百家乐3号眨眼技术| 百家乐官网微笑心法搜索| 娱乐城开户送18| 太阳城绿萱园| 欢乐博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筹码防伪| 百家乐官网赌博代理| 百家乐官网技巧阅读| 德州扑克看牌器| 真人百家乐蓝盾娱乐场| 属兔做生意门面房朝向| 百家乐官网在线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破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