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

梁豪:面對凝滯的時刻,我們得學會喘口氣丨新銳訪談

关注
2023-05-18 12:39
上海
来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号

青年作家:梁豪

《鴨子飛了》是青年作家梁豪的最新小說集,在讀到第一篇《放生》時,會不小心誤以為他是一位較為傳統的寫作者,但是接下來,他便用不同的小說打破誤解,直言:這些小說都是關于當下的,或許也可以換個說法,他是切近流行生活的。

在這本小說集里,他并不回避新聞熱點、網紅熱搜與流量等這些在文學話題里亟需沉淀后才能使用的碎片信息,反而以一種高度的熱情和敏銳持續觀察著所處的這一萬象更新的時代。因此,你可以讀到形形色色的人在都市里掙扎與努力。他們如作者所說,在職業或者個人遭遇上或許不具有代表性,但卻抵達了更為廣泛的“人”的意義。

他說:“我想拋開那些我們日用不覺的成見,直面不同職業、年齡、出身、知識水平的人的內心需求和生活的意義與疑問。”

他擅長發現都市生活中隱秘的部分,向內挖掘,并發現趣味,寫下那些他認為該寫的東西,從而使它們具有了生命力和文學性。在梁豪看來:“文學是一個很適合張揚矛盾的戲臺,但又分明是我們對與世界關系的某種修復。”

作者: 梁豪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01

疑問來勢洶洶,

值得以小說的形式去觸碰和思考

記者:先來聊聊小說集里的第一篇《放生》,以在殯儀館工作的父親和兒子們為中心展開的故事,讓我想到去年有一些國產影視作品也關注了這個主題,比如電影《人生大事》、網劇《三悅有了新工作》,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死”是大事,想問問怎么想到要關注這樣一個主題?

梁豪:說到電影,我倒想起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里的一些臺詞,像“度過了美好的一生”,“美好的葬禮”,那樣口頭而樸素,我卻很受觸動。日本人面對死亡,并非不悲傷,而是不躲閃,將生活不斷還原到細節里,竟而能與天海自然相諧。那種生命風暴之際的平靜、荒唐里的沉著,是枝裕和很好地傳達了出來,讓人慰藉,使人寧靜,從而敢于致遠。

中國人面對死生之大事,另有一番智慧:莊重熱鬧地告別,頑強勇敢地活著,重新活出一份圓滿和熱鬧來。這里頭有一股韌勁兒和爆發力,我想用文字去探一探當中的能量。“既未能知生,又焉能知死。既未能事人,又焉能事鬼。”生死本質是一回事,關于我們如何對待生命,如何更自洽地活著,無論中外皆然。殯葬業的確距離我的生活比較遙遠、相對陌生,但陌生不可怕,正如死亡并不可怕,寫作就是一種靠近和理解。

記者:好些篇目都寫到了家庭關系,但里面經常有一方的父親或母親是缺位的,比如《放生》的父親趙廣民和三個子女,《麋鹿》里的齊先生和女兒,包括《面具》里的陳家父女……對于親人命運的思考看起來也是你著重書寫的方向呢?而這種缺位對小說(比如這些人物)而言意味什么?

梁豪:謝謝你幫我總結出小說的某些特征,這實在是一種潛意識的設定。你列舉的這些情感的缺位,都出在父輩身上。我真心覺得,一對夫妻要想和美順遂地共度一生,需要天大的智慧,或許還得有相當的運氣。不很樂觀的是,就我目之所及,這種缺位正在或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情感常態。問題出在哪里?父輩的情感缺憾,是否會成為新人情感關系里潛在的不安定因素?如果不幸已經降臨,我們又如何與自身、過去和解,然后重新出發?疑問來勢洶洶,而我未必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始終相信,它們值得以小說的形式去觸碰和思考。

梁豪/攝,以下圖片無特殊說明均為梁豪拍攝

記者:雞零狗碎的日常生活里有單調、繁瑣、失望、無趣、痛苦卻也有希望以及渴望改變的心,這一點我在老齊身上看到,也在陳青身上看到了,但小說里這種改變的意志似乎總與愛或者說是愛情相關?

梁豪:因為我們如此需要愛,愛別人,愛他者,當然還有愛自己。在這奔忙的一生里,我們一直在學習如何去愛,嘗試愛,努力愛,認真愛,我們為愛而歡欣、振奮,也為愛而神傷、郁悶。老齊對盧瑩有著迷迷糊糊的朦朧愛意,同時他還無比清晰地愛著他的子女,哪怕一個已經逝去,一個將要遠走。

陳青在一段段情感里自證著自身的魅力和價值,鐫刻出她認定的青春該有的樣子,但別忘了,她一直在默默地、不無幽怨地愛著她那位并不完美的父親。愛是質變,愛是拯救和逍遙,愛是本能。小說里有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記者:家政保姆、O2O公司的事務部領導、網紅、拳擊俱樂部的陪練員、拍鳥人等都能成為小說的主角,但他們顯然又與我們一般印象里文學中的城市邊緣人不同。

梁豪:所謂邊緣,是因為我們首先就帶著“中心”的思維和眼光去打量別人,我們滿心以為我們也在中心和焦點里,但,真的如此嗎?這里頭有一種資本和權力邏輯在起作用,我們不知不覺地操用這套邏輯去看待社會上的他人,隱隱分出一個高低貴賤、遠近親疏。有沒有另外一種觀照人的方式呢?要知道,在每個人的眼里,別人都在自我的原點之外,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去尋找、發現、確證和安頓好那個內在的自我,而城市里的每個人,都參與、建構著這座城市的整體生態。在小說里,我想拋開那些我們日用不覺的成見,直面不同職業、年齡、出身、知識水平的人的內心需求和生活的意義與疑問。他們如此珍貴和獨特,他們就是我們。

02

流動地生活在萬象更新的時代,

把該寫的寫出來

記者:我之前看到一篇青年作家三三寫的評論,她在里面提到了小說里抒情的使用,實際上,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即使是沉重的話題,你似乎也偏向于采用調侃、幽默或輕盈一躍的方式講述,可以說,對于抒情你是謹慎的,不知道你怎么回應?

梁豪:古典的抒情愛用“啊”,現代的抒情則以“唉”起頭或作結。在情緒高漲或意志消沉之間,是廣闊而含混的、夾雜在古典和現代之間的情緒地帶,它們通常引而不發、有待厘清。抒情是果,在此之前有大量的因,以及有關因果的推導。

對于抒情的謹慎,或許緣于某種無暇,我對情緒的中間帶、對因和因果的推導更為在意,耗費大量心神而樂此不疲。此外,我保持警惕的是那類直接抒情,但在人物的對白、神情、動作、相貌和環境的描繪之間,想必處處留情,這是相對間接的抒情,躲都躲不掉。

至于說如何面對“沉重”,正如生活本身,我們常常調用大量的調侃、幽默或者輕盈去稀釋、緩解、渡過那些艱難凝滯的時刻,我們得學會喘口氣,學會將情緒的按鈕掌握在自己手中。記得阿城講過大致這樣一句話,寫盡人性的惡,再回首,一步一光明。我不愿一黑到底,甚至也不愿意任何的什么到底。一切事物都是相對和比較的結果沒錯,但也一定有絕對而獨立的存在。這么看,我也不知道我是太絕對,還是太兼顧了。

記者:繼續來說說幽默的話題,“小說能為這個笑的時代做什么?”這是你一篇創作談里的話,文章里并沒有答案,我想再問一次。

梁豪:笑是一種表情,通常喻示著開心,像微笑、大笑、會心一笑。但還有假笑、哂笑、壞笑、邪魅一笑、笑中帶淚、笑里藏刀、一笑了之。小說可以囊括林林總總的笑,以及,正視那些我們無從發笑的時刻。

記者:你的小說是很切近當代生活的,那些流行的人或事構成了城市生活的共同記憶,在你看來,作家與流行/熱點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距離呢?

梁豪:保持距離,一者是維持神秘感的需要,二者是因為不熟悉而刻意退避,多少有點怯場。首先,我不是明星大腕,不需要保持什么神秘感,當然,我更不愿媚俗。其次,我非常愿意去觸探那些我原先也許并不熟悉的事物,簡直死乞白賴,但動筆的前提是,我得先混熟了。

我本就流動地生活在這個萬象更新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日新月異的城市里,沒有任何理由對那些所謂的流行或熱點裝陌生,我跟它們的曖昧和親昵,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與此同時,我對它們在哪個層面、哪些環節感到疏遠與隔閡,想必也不為大家所了解。沒關系,無所謂,我自己會消化、處理好,然后,把我認為該寫的東西寫出來。

記者:接上個問題,那你覺得作家和自我生活之間是否也有一個比較合適的觀察位置?

梁豪:沒有一個絕對的位置,只有相對的位置,而且這個相對位置因人而異。寫作考驗一個創作者的觀察力、感受力、想象力、消化能力、語言能力,本質上是只看結果的,并不在意你取什么位置、以何種姿態。此外,作家和生活之間,除了觀察,恐怕少不了經歷和體驗,盡情地、狠狠地、痛苦地、酣暢淋漓地。

記者:這本小說集的作品背景更多是基于北京生活的,寫都市里的年輕人,你是廣西梧州人,那家鄉對你寫作的滋養又在哪些方面呢?

梁豪:小說里出沒的很多人物都不是“老北京”,他們來自外地,一邊浮浮沉沉地漂,一邊想著扎根的事,那個或明確或含糊的“外地”,通常便是我遠在南國的故鄉。“回南天長,厲害時墻壁床腳都冒水”(《黑海》),“沒有直達火車,沒有直達班車,城市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尚在修建,火車線路市領導尚在全力爭取”(《放生》)。活躍在記憶中的故鄉一直陪伴著我的寫作,在所呈現的故事邊界的內部或者外延。

故鄉之所以重要,因為它參與形塑了我們的童年乃至青少年,這對我們一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它包括味覺、嗅覺、視覺的偏好,包括語言,包括性格的某種基底,還有那些故鄉承載、吸納的外來事物。像我對港臺流行文化的熟悉,緣于當年課間傳閱的那份《舞臺與銀幕》,還有彼時接收到的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從此,我們看待世間萬物的眼光,便存了一抹來自故鄉的底色。

03

優秀的作家,

都是一片自足而廣袤的森林

記者:我想跟你聊聊創作談的問題,作家對于解讀自己的作品可能是心存顧慮的,但對于讀者們而言,又存在某些必要性,你怎么看這件事?

梁豪:寫創作談就像公然攬鏡自照,已經十分羞怯,如果還要大加形容乃至夸獎,直接臉紅心悸發熱,這是一整套生理反應。當然,真要硬挺也能闖過去。這是我的問題,別人可能沒有這個煩惱。至于說對作品的解讀或說宣傳,應該交給更為專業的人士去負責,作家可以適當配合,但最好不要過于逞能,本質還是專業不專業的問題。

記者:那你覺得有關小說的技藝是一門怎樣的學問?

梁豪:是大哉問,是系統工程,是手藝活兒,也是“易”。我們經常講跨專業、跨學科、跨圈,小說這門技藝從誕生之初就是跨學科、跨專業、跨圈層的,否則出不來好作品,更不可能出好作家。

優秀的作家,都是一片自足而廣袤的森林,命名與分類都是之后的事,是隨之而來的事。前后顛倒的局面是比較晚近才出現的,前因是社會化大生產大分工,近因是數據分析、流量思維的誘導。因此,今日的寫作雖然場面紛雜而浩大,“日吞吐量”屢創歷史新高,但相對貧瘠、刻板、單調和投機取巧的情形也多得多。小說寫作,先得自立自強,要有“六經注我”的底氣和銳氣,才可能屹立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問,否則便是亦步亦趨、牽強附會的一盤散沙。

記者:最近有關心的話題嗎?

梁豪:最近大家都很關注AI大模型技術的發展運用,尤其是與寫作的關系,我也不免俗。在一個采訪里,我說好作家在寫作中逐漸形成一種叫個人特色的東西,這是個體局限帶來的寶貴遺產。AI的學習能力越強,卻像一場逼真而因循的表演。只要是模仿,在創作層面就可以忽略不計。現在我依然是這個觀點,最多補充一條,AI很可能會取代那些跟點子(idea)相關的所謂創意行業,比如廣告策劃、繪圖設計,它們重在“應用”,但永遠取代不了優質的文學創作,寫作跟心靈、靈魂,跟真,息息相通。

記者:最后一個輕松提問,你比較欣賞哪些作家?

梁豪:每次回答這個問題,我就像一個“渣男”一樣左右為難,眼神閃躲。好吧,我喜歡曹雪芹綿密入味的層次感,喜歡魯迅的鞭辟入里與幽默感,喜歡雷蒙德·卡佛的適可而止和意在言外,等等。瞧瞧,雖然“渣”,但至少我還蠻真誠。

原標題:《梁豪:面對凝滯的時刻,我們得學會喘口氣丨新銳訪談》

閱讀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2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新评论
    国民党大佬太多了,各有各的山头,都想自己的人上位。
    要改革必然要动到这些大佬,但是这些大佬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
    所以,最终就是一团散沙,互相杯葛。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2017-06-14 ∙ 广东
    20
    回复
    举报
    • 张泽堃哎,当年多牛的国民党,混成现在这个样儿
      • 2017-06-14 ∙ 河北
        回复
        举报
    洪秀柱当初突然放弃竞选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7-06-14 ∙ 未知
    6
    回复
    举报
    • 嬡巳荿傷当时洪民调太低了!国民党公布的民调,洪秀柱获得12.3%的支持,蔡英文获得48.3%;民进党公布的民调中,洪秀柱获得19%的支持,蔡英文获得45%。
      • 2017-06-14 ∙ 广东
        11
        回复
        举报
    看来压力不小
    2017-06-14 ∙ 陕西
    8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大发888娱乐城电脑版下载 | 24山向吉凶详解视频| 大发888缺少casino组件common| 百家乐官网真人荷官网| 沙龙国际娱乐| 百家乐套利| 博彩网百家乐官网中和局| 百家乐长龙有几个| 汇丰娱乐城| 姚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三元风水24山水法| 百家乐官网赌法| 豪门国际网上娱乐| 大发888什么赢钱快| 百家乐赌术揭秘|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打不开| 南通热线棋牌中心| 百家乐游戏试玩免费| 百家乐官网制胜方法| 亿酷棋牌室| 澳门百家乐洗码提成查询| 百樂坊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龙虎台布作弊技巧| 尊龙代理| 百家乐三珠投注法| 百家乐官网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巴厘岛娱乐城| 红利来娱乐城| 大发888出纳柜台 2014| 威尼斯人娱乐城真钱游戏| 百家乐旺门打法| 玩百家乐秘诀| 摩纳哥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怎样玩才能赢| 正品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最好的百家乐官网博彩网站| 大发娱乐城官网| 百家乐庄闲出现几率| 百家乐游戏运营| 百家乐视频台球游戏| 百家乐官网存200送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