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唐代真的有大唐不夜城嗎?

于賡哲
2023-05-26 16:05
翻書黨 >
字號

盛唐長安

長安作為都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西周時,這里叫作“豐鎬”,位于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是周文王所建豐京和周武王所建鎬京的合稱。

“長安”這個名字出現得則比較晚,始于漢高祖劉邦時期。劉邦擊敗項羽之后登基稱帝,但是國都定在哪里頗費思量。戰亂多年,國家一片凋敝,只有洛陽等少數幾個地方還像個城市;加上洛陽曾是東周國都,還有點基礎,所以劉邦初步打算定都于此。但是一名戍卒婁敬(后因劉邦賜姓改名劉敬)站出來表示反對,他認為洛陽是一個四戰之地,交通便利,但不利于防御,而關中地區才是王業之地。他說:“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這個建議得到了張良的大力支持。這段話有兩層含義:第一,關中地區四面都有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地勢有利于掌控戰略主動權;第二,關中地區農業發達,號稱“天府”(這個詞首見于《戰國策·秦策》,指的是當時的關中),擁有這里就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要知道,婁敬說這番話的時候,天下剛剛平定,由于戰爭時期的利益分配,劉邦違心分封了許多異姓諸侯,他們正虎視眈眈,劉邦還沒有做到真正掌控全局。劉邦也好,婁敬也好,張良也好,他們思維的出發點仍然是軍事戰略,關中地區的戰略優勢很對他們的胃口。于是劉邦聽從了婁敬的建議,正式定都關中,從此奠定了一個輝煌大帝國的基礎。

歷史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長安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都之一。中國歷史上最強盛且享國綿長的西漢、唐朝均定都于此不是偶然的,地理、人口、經濟優勢使這里成為立都的首選之地。唐以后,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文化重心也逐步向南方轉移,加上關中地區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土地承載力下降,關中也就逐漸喪失了這種優勢。

當時,對于劉邦來說有一個大難題,就是關中地區沒有像樣的城市可以做首都。秦都咸陽原本富麗堂皇,但是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成了巨大的瓦礫堆。怎么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新建一座都城。這就是漢長安城。當時的工程人員在渭水以南尋找合適的地點,發現了秦代長安鄉周圍地勢很理想,這個名字太吉利了,新建的漢王朝需要的就是長治久安,于是這個鄉名就上升為一個千年帝都的名稱了。漢高祖駕崩后,他的陵墓叫“長陵”,漢朝第二個皇帝漢惠帝的陵墓叫“安陵”,合起來就是“長安”,可見他們有多喜愛這個名稱。

但要強調的是,漢代長安城跟隋唐長安城可不是一回事,漢代長安城在隋唐長安城的西北方向,也就是今天西安市的未央區這個范圍內。未央區為何得名?就是因為有未央宮。隋文帝時,漢代長安城宮室凋敝,而且地下水污染嚴重。要知道,從漢高祖劉邦到隋文帝這個時代,已經過去將近八百年,八百年來多少人在這里生活過。大量的生活污水污染了地下水,形成了所謂“肥水”。李健超《漢唐長安城與明清西安城地下水的污染》認為,“人畜糞便以及許多遺棄的含氮有機物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在雨水淋洗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漸滲在一定土層部位累積下來,通過潛水溶解,并沿著潛水的流向向一定方向擴展”,導致水皆咸鹵。(這里順便說一下,隋唐長安城采取的生活污水排放模式與漢代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地下水污染在唐以后又逐漸出現。)因此隋文帝決定廢掉原來的長安城,另選新址,修建新的長安城。以龍首塬為起點,向南鋪開建了一座新城,就是我們所說的隋唐長安城。隋文帝曾經被封大興郡公,所以這座新城也稱“大興城”,但人們習慣上仍然稱其為“長安”。

始建于隋初的長安,至唐時發展成一座雄偉的都市

隋唐長安城是一個比較規整的長方形,中軸線對稱,嚴格的左右對稱,棋盤狀的布局,東西長9 721米,南北寬8 651.7米,周長約36公里,總面積是84.1平方公里(不包括大明宮的3.4平方公里),這些都是現代考古數據。我們今天看到的西安古城墻為明代所建,隋唐長安城比明代的西安城要大六倍。皇帝居住的宮城位于整個城市的最北端。宮城以南是皇城,皇城是政府機構集中的地方。整個外郭城有9座城門,14條東西大街,11條南北大街,而且有110個坊,當然坊的數量隨著時代的不同而前后有變化。此外,還有都會市(唐代稱“東市”)和利人市(唐代稱“西市”)兩個巨型的市場。

唐代的城門有專門的管理者,定時開閉,而且有“入左出右”的規定,這是唐太宗時期宰相馬周規定的。《隋唐嘉話》卷中記載:“舊諸街晨昏傳叫,以警行者,代之以鼓,城門入由左,出由右:皆(馬)周法也。”有的朋友可能會笑:說一句“靠右行”不就行了,入左出右不是一回事嗎?以前有個笑話,說民國時期有個軍閥,聽說交通規則是靠右行,就問:“那左邊誰走?”其實唐代這個規定中的“左”和“右”不是行人的左右,而是城門之左右。

在唐代長安城的平面圖上,北面正中區域就是所謂的“宮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它的南面就是所謂的“皇城”,即政府機構所在地。除了西市、東市兩個市場,剩下的棋盤狀的格子就是老百姓住的地方。同時,注意比較隋文帝剛建長安城的時候,東北角并沒有凸出來的一塊,這是唐代貞觀八年以后增建的。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把它擴建為大明宮。所以,看到古長安城平面圖,無法判斷到底是隋代的還是唐代的時候,一定要看一下東北角有沒有凸出來的一塊,這是一個主要的區別。

唐代長安城的平面圖整齊得像棋盤一樣,白居易還寫詩形容像菜畦,就是和菜地一樣整齊,而且道路橫平豎直:正東、正南、正西、正北。現在的西安,由于主城區就是老城區那一帶,很多街道沿用的是隋唐時期舊街道的走向,因此橫平豎直。做過首都的城市,一般街道都橫平豎直。長安城有多少個坊?其實由于宮室設置的不同,坊的數量前后會有變化,一般在108-110個。

隋唐時期的建筑輝煌壯麗。比如說朱雀大街,按照《長安志》的記載,寬度達100步。古代是走兩步相加,才叫一步。因此唐人說的一步大致相當于現在的160厘米。100步即160米。考古實測數據是朱雀大街的平均寬度為155米,跟文獻記載的基本一致。現在北京的東西長安街平均寬度為120米,朱雀大街比它還要寬,可見當年有多輝煌壯麗。顧炎武寫《日知錄》時,就曾經稱贊他所見到的唐代舊建筑的輝煌壯麗:“予見天下州之為唐舊治者,其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為唐舊創者,其基址必皆弘敞。宋以下所置,時彌近者制彌陋。”各地州縣城池是隋唐舊址的話,城郭必然寬敞,街道必然筆直,建筑個體宏偉。宋代以下,一代不如一代。顧炎武處在明末清初,能看到的唐代舊址比我們多很多,他非常欣賞隋唐建筑。

另外,隋唐長安城非常繁華。長安城有100萬人口,是整個東方世界的中心。當時長安城里的東市、西市繁華得很,都有上萬家店鋪,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很多還充滿了異國情調,因為絲綢之路文明非常繁盛。這里還有李白最愛的胡姬酒肆,就是有胡人女孩子當服務員的酒館。唐代的大城市,包括長安、洛陽,還實行坊市制度,沿用北魏以來的制度,將居民區與商業區分隔。這是重農抑商的一種體現:限制商品經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坊市制度還伴隨著宵禁。現在到西安,能夠看到大唐不夜城,非常熱鬧,非常繁華,這可能是中國目前最好的公共演藝廣場之一了。

西安大唐不夜城都市夜景

唐代真的有大唐不夜城嗎?

話說回來,唐代真的有大唐不夜城嗎?真的有,但是一年只有那么幾天,就是上元節前后三天。其他時候一到傍黑,城門關閉,坊門關閉,趕緊回家,晚上金吾衛要上街巡邏。市場也是這樣,有坊市制度,正午開門,日落宵禁前就得關門,大大限制了商品交易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但是每到上元節這幾天,不宵禁,因此熱鬧得不得了。大家逮著這個自由的機會去狂歡,男女雜游。據說有的還戴著面具,就跟狂歡節一模一樣。這個上元節還曾經引發唐中宗時期三千宮女大逃亡。但是這樣的制度沒有延續多久。為什么?因為坊市制度和宵禁有點太不近人情。人是社會性動物,交換是我們的本能。坊市制度將居民區和商業區分隔,居民區里連個針頭線腦的買賣都不能進行,所有買賣都只能到東市西市去,太不人性化了。 

這樣的制度并沒有維持太久。首先,坊市制度是只限于長安、洛陽還是全國城市普遍實行,值得懷疑。揚州等商業城市很可能就沒有嚴格執行,揚州城內普遍設置坊可能晚至羅城修筑時。也就是說,揚州城與長安、洛陽的管理制度并不一致,市相對來說比較自由。其次,即便是在長安、洛陽,坊內進行的商品交易活動也是屢禁不止,還開辟了各種食店、逆旅、商肆,甚至磚瓦場,連坊墻也被商人破壞,以方便通行。這種破壞至唐后期已經形成燎原之勢,坊市制度逐漸瓦解。除此之外,還有城外草市的興起,這種自發形成的市場不受城郭的限制,更加自由。 

到了五代,坊市制度已經名存實亡。北宋初年想恢復舊格局,但也只是淺嘗輒止。自發形成的草市圍繞大都市鱗次櫛比地出現,城墻不再是居民身份的限制,城郭內外居民身份等同。

既然沒了限制,中國商人的“996”工作制就開始了。早在唐代,夜市就已經出現。“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王建《夜看揚州市》)“沿溜入閶門,千燈夜市喧。”(盧綸《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杜荀鶴《送人游吳》) 

宋太祖規定開封未到三鼓(晚上11點至凌晨1點)不得宵禁,大大延長了商業活動的時間。宋仁宗正式廢除了宵禁令,此后開封等大都市相繼出現早市和夜市。《東京夢華錄》卷三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揮麈后錄》卷六記載:“至一二鼓,夜市猶未散,列燭以歸。”《春明退朝錄》也說:“京師街衢置鼓于小樓之上,以警昏曉。太宗時命張公洎制坊名,列牌于樓上。按唐馬周始建議置冬冬鼓,惟兩京有之。后北都亦有冬冬鼓,是則京都之制也。二紀以來,不聞街鼓之聲,金吾之職廢矣。”唐代負責巡夜的是左右金吾衛,宋敏求的這段話是在說宋代宵禁制度的消失,也可以說宋代工商業經營的時間是自由的。 

與科舉文化密切相關的是曲江池和大雁塔等。 

曲江池在長安城東南角,原本是漢代開鑿的一個人工湖,是一大片水面;到了隋文帝修建大興城時,它作為名勝被保留下來。隋文帝比較迷信,他覺得曲江池的“曲”字不夠吉利,因此給它改名叫芙蓉池。

曲江池風光秀麗,而且周邊的名勝古跡非常多,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大雁塔、樂游原、青龍寺等。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描寫的也是這里。在唐代的曲江池、興慶宮這些有水的地方,到了端午節還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唐穆宗就曾經親臨現場觀看賽龍舟。這里的“賽”字最早并不是“比賽”的意思,而是“酬答神恩”,就是報答神靈。所以,賽龍舟原本是古代祭祀活動中的賽神活動。“賽”的原始含義就是這樣,后來引申出“競技”的意思,包括為了祭祀河神而往江里投粽子。江紹原、聞一多都寫文章考證過:端午節的民俗,吃粽子也好,賽龍舟也好,原本跟屈原沒有關系。屈原投水自殺后,人們同情他,才把這個民俗和他聯系在一起。 

還有個長安人都不想錯過的盛景,那就是進士們的曲江宴飲。《國史補》記載:“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謂之題名。大宴于曲江亭子,謂之曲江會。曲江大會在關試后,亦謂之關宴。宴后同年各有所之,亦謂之為離會。”也就是說,進士們考中后,要去慈恩寺塔(大雁塔)題名,然后在曲江亭舉行宴會。

本文整理摘編自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于賡哲教授的新作《燒尾:于賡哲說唐才子才女》,澎湃新聞經出版方授權刊載。

《燒尾:于賡哲說唐才子才女》,于賡哲/著,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4月版

    責任編輯:顧明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赌博机销售| 大发888代理充值| 百家乐官网信誉平台现金投注 | 百家乐官网下注瀛钱法| 百家乐园千术大全| bet365 论坛| 百家乐龙虎| 风水24山对应的字为吉| 利来游戏| 澳门百家乐洗码提成查询| 建瓯市| 赌博中百家乐什么意思| 玩百家乐官网输了| 百家乐官网公试打法| 大发888注册送钱| 百家乐第三张规则| 杨公24山日课应验诀| 百家乐官网规律打法| 百家乐官网澳门色子| 百家乐官网在线小游戏| 百家乐技巧| 百家乐追号| 百家乐赌博赌博网站| 阳宅64卦与24山| 如何玩百家乐官网游戏| 真博国际| 大发888娱乐场118| 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足球赌球网| 缅甸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平昌县| 新全讯网3| 百家乐透视牌靴哪里有| 百家乐官网娱乐网77scs| 百家乐官网游戏网站| 百家乐官网有免费玩| 阿坝| 如皋市| 百家乐官网视频二人雀神| 信誉百家乐官网博彩网| 百家乐官网黄金城游戏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