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一發“涼了”,傳播分析揭秘:是意外,還是人為?
知微事見數據顯示,該事件影響力指數目前為61.8,超過“主播馮提莫回應離婚傳聞”(53.6)。從7月23日,金融時報報道,獲得騰訊投資的斗魚正計劃在美國IPO(首次公開招股),融資6億到7億美元,到如今折損一員大將,背后的暗潮涌動值得深思。
陳一發調侃南京大屠殺風波的背后,是意外,還是人為?通過對事件傳播脈絡的梳理,我們似乎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此外,不少斗魚用戶也參與了事件傳播,但互動量并不高,#陳一發 南京大屠殺#的話題被發起后,也僅在小范圍傳播擴散。
那么,事件是如何進入到眾多網友的信息流中的呢?這還要從一條引爆微博說起。
7月31日12時許,@江蘇網警 接到網友舉報后,發布微博公然指責陳一發,“切勿挑戰道德底線”。該微博轉發量達7000余次,成為事件引爆的重要節點。
@江蘇網警 發布微博十分鐘后,也就是7月31日12:38分,@陳一發兒 微博道歉,稱會加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會再犯類似錯誤。然而,道歉聲明并未讓事件就此平息,16:30,@共青團中央 表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公眾人物更應加強自律,守住道德底線。你會選擇原諒她嗎?”
多數網友的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熱門轉發多為負面聲音,“精日”、“惡心”等詞不絕于耳。但是也有不少粉絲支持“發姐”,除了認為因為多年前的言論把人一棍子打死不妥外,部分粉絲也提出了“營銷號”帶節奏,有人惡意黑的可能性。
“節奏”不是你說帶,說帶就能帶。下圖呈現了部分參與事件傳播的營銷號,從時間上來看,多集中在7月31日13時、14時、19時左右發布,時間上有較大的趨同性,同時,認證多為“知名搞笑幽默/娛樂/綜藝/游戲”博主。
營銷號參與目的,是帶節奏,還是蹭熱點,我們不得而知。但部分“對家”粉絲參與話題傳播,又是因何?
在探究高頻參與用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部分用戶多次參與此次陳一發負面話題,怒斥其此次言行不當,并要求道歉。而通過對其歷史微博的觀察,其曾頻繁的轉發、點贊與@馮提莫 相關的內容,表示要“為馮提莫打call”、“永遠支持提莫”等,粉絲屬性明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