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華為合作伙伴體系之變

2023-05-17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過去兩年,華為合作伙伴體系經歷了較大變化,展開了體系化建設,涉及思維、戰略、流程、IT以及新賽道和子品牌打造,這一切是為了應對數字化轉型市場不斷變化、不斷深入的特點。

文|趙艷秋

編|石兆

時隔兩年,華為又在線下召開了規模龐大的“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有近兩萬名業界人士聚在一起,了解華為業務和伙伴體系最新進展,探討共建具有競爭力的合作體系,拓展數字化轉型新藍海。

回看過去的兩年,華為的合作伙伴體系也經歷了較大變化,可以說這是一場涉及思維理念、戰略設計、流程建設、IT重構,以及新賽道和子品牌打造的系統工程。

在本次大會前夕,業界獲悉大會的核心關鍵詞為:“伙伴+華為”,將伙伴放到了華為之前。華為稱,政企市場未來的競爭主要是合作伙伴體系的競爭。對此,華為董事、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楊超斌告訴數智前線,“伙伴+華為”表達了伙伴和華為是一個整體。在雙方的合作中,華為秉承“以利益為紐帶,以誠信為基礎,以規則為保障”的原則,“在這樣的體系下,我相信華為跟伙伴可以一起更好地服務于我們不同類型的客戶"。

華為董事、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楊超斌

此前,華為善于高舉高打,而背后的“研營供銷服管”,都圍繞重點客戶(NA)和項目為主設計。從去年開始,華為宣布攜手伙伴共拓商業市場。今年,華為又針對中小微企業客戶和伙伴的需求,開始深耕分銷市場,背后的流程和IT也正在圍繞這三大賽道進行建設優化。這是一場較為深層次的變革。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為什么要在當下進行這樣一場變革?它怎么進行改變,又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過去,傳統的科技公司打造的伙伴體系為業界帶來很深的烙印,華為的探索和變革,又會對業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01

體系重構

幾位華為資深伙伴稱,“伙伴+華為”這一表述,是近兩年開始提出的。過去這些年,華為在伙伴問題上,內部有較多的思考和反思。

不久前,在華為MetaERP表彰暨誓師大會上,任正非公開表態,“要謝謝合作伙伴,我們是在同一條戰壕上的,我們今天的成功與你們分不開,未來的發展跟你們更相關聯”。有業界人士認為,這為華為伙伴策略在新時期定下基調。

華為從運營商起家,全球只有幾百家運營商,華為可以靠自己攻下山頭。隨著業態的豐富,華為中國政企業務不再能全部靠自己觸達客戶,由此對合作伙伴、商業環境提出新要求。華為對伙伴和整個合作體系的理念也在逐步演進。在大會期間,無論在峰會上還是在展廳內,華為上下都表達了“沒有伙伴的成功,就沒有華為的成功”這樣的聲音。

在戰略變化上,華為首次將政企分為NA市場、商業市場和分銷市場三大賽道。為什么華為政企業務會在此時進行變革?

楊超斌稱,對于企業業務市場,客戶的數量非常多,華為NA客戶有幾千個,商業市場客戶有幾十萬個,如果涉及到分銷市場就有幾千萬個。企業客戶數量多,應用場景差異大,對產品的需求差異性也非常大。“對我們做產品解決方案來講,需要能針對不同場景做細分市場的分類,定義出滿足不同場景的標準化產品和產品組合?!?/p>

從另一方面來看,根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有5200多萬家,還有超過2~3億的家庭,有70%以上的中小企業已開始重視自己的數字化進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節點。華為如果要為每個組織、每個家庭和每個人提供數字化技術產品方案,需要構建適宜的體系。

三大市場中,NA市場是華為從10多年前開始拓展的,它包含了國有銀行、部委和省市政府、國家和省級電網,以及大型煤礦等共計8000多家超大型組織,這一市場以華為行業軍團引領。

NA市場客戶數量不太大,傾向于向能力型伙伴聚合。為此,華為在NA市場強調伙伴地圖強應用。通俗說,就是對每家NA客戶的伙伴,用IT固化,按照年度審視,主要是為了保障這些能力型伙伴的投入。

商業市場是華為去年開始全面攜手伙伴拓展的。經過一年的實踐,已基本確定了這一方向的正確性,這一市場涵蓋了企業、教育、醫療、制造工廠和酒店地產等40多萬家客戶。

商業市場的打法還是項目制。華為主要以伙伴為中心來構建作戰體系。預計今年至少新增40%的伙伴,交易客戶數增長50%,銷售收入增長60%以上。

當然,今年最大的變化來自分銷市場,它涉及5200萬中小微企業。在2021年的相關統計中,市場至少500億元。

實際上,分銷業務在華為存在已久,只是過去沒有找到特別正確的方法。隨著對市場、伙伴的深入了解,華為啟動了分銷業務變革,回歸分銷業務本質,優化分銷交易鏈條和伙伴體系,發展有分銷能力的金牌和精英伙伴,筑牢下游伙伴體系,同時牽引分銷精英拓展和服務更多的工程商,擴大市場覆蓋。

這次會議上,分銷市場重點強調了兩件事,一是秩序,一是壓貨問題。無序和壓貨是分銷市場的兩個頑疾。華為希望通過打造子品牌“華為坤靈”,更好地與項目為核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進行區隔,從秩序上進行保證;同時華為也在構建全程可視的IT系統,探索解決壓貨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華為的產品進入分銷體系節點就結束了,這是sell in模式,看不到最終用戶,也看不到分銷經營。未來,華為將管理到產品離開分銷體系節點,也就是賣出,即sell out。這一轉變,是為了回到分銷業務的本質上。業界獲悉,華為花了很大投入,圍繞分銷市場的工程商和安裝商構建IT平臺。

目前從營收看,NA市場貢獻最大,但商業和分銷作為第二增長曲線,對增速有更高要求。

02

如何構建系統

這次伙伴體系變革背后,華為“研營供銷服管”也隨之發生改變。

楊超斌介紹,在產品設計上,華為原來直接面向客戶,主要考慮客戶的易使用、易維護和易交付。但現在增加了商業與分銷市場后,對產品和解決方案,還要考慮怎樣讓伙伴易銷售,更易集成到他們的解決方案里面去,這對研發體系提出新要求。

目前,華為ICT主要聚焦在感知、聯接、存儲和計算四大類產品上,是一個大平臺研發模式,要能定義出滿足不同場景的標準化產品和產品組合,考驗碎片化和海量場景下的產品定義和管理能力,也考驗與伙伴協同,利用標準化產品,為不同客戶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和服務的能力。

為此,面向商業、分銷這兩個體系,華為已成立專門組織,內部叫PDT?!癙DT要對最終的商業經營成功負責?!睏畛蠼榻B,“它不只是一個開發組織,它是由開發、銷售、服務、制造等組成的跨部門團隊。”這個組織要完成市場調研、需求分析、產品定義、開發、制造、銷售和支持工作,非常重要。

楊超斌透露,面向分銷類的產品,開發的大量工作在過去兩年里實際已經開始。這也是華為能針對分銷市場,一次性發布30多款新品的主要原因。而在下半年,將有更多新品上市。

除了研發,分銷市場的營銷也不能只做大水漫灌。為此,華為要打造以伙伴為核心的滴灌式精準營銷。同時在供應上,建設滿足分銷業務現貨現鈔交易、1-3天供應,以及商業市場主力產品3-7天供應的體系。

在銷的方面,除了之前NA和商業市場,還在嘗試打造以銷售網絡為特征的分銷銷售體系。在服務上,除了面向金融、電力等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支持、維護以外,還通過建設ASC( 華為授權服務中心),觸達最后一公里。

業界觀察,研營供銷服管的轉變,最終都有對應的組織、流程和IT平臺去承載。以組織為例,無論NA、商業市場還是分銷市場,從企業BG到中國區,都有著對應的組織和團隊。

03

產品與解決方案的變化

在對外發布三大戰略市場后,華為也針對各市場發布了旗艦級解決方案。

外界觀察,在NA市場,近幾年的一個較大變化是,數字化技術、產品和方案是加速深入客戶業務的核心場景。華為也從以前直接面向NA市場拓展,轉變為更多是基于自身產品,通過軍團組織,與行業資深伙伴,進入行業生產系統,如證券交易、礦下作業等,共同打造方案。

如現場針對NA市場發布的、七大旗艦行業解決方案之一的電力配電物聯網解決方案,它由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國電南瑞、山東電工、梅格彤天、美林數據、TOPSCOMM幾方聯合發布。一位參與方告訴數智前線,配電物聯網在行業有很大需求,但它的需求在不斷演進,場景復雜,幾方經歷幾年時間,不斷迭代,才有了現在的方案。

針對商業市場,客戶需要輕量化的場景解決方案,以及技術產品組合。在過去一年,華為已上市200余款產品,在10多個行業推出了7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今年,華為面向教育、醫療、制造、中小企業、地產零售等重點行業,預計還會推出30余款適銷解決方案和60余款適銷新品。會議上,華為面向商業市場發布了十大旗艦產品,包括零漫游分布式Wi-Fi解決方案等。

針對分銷市場,華為在展區專門設立了“華為坤靈”展區。在展區的門頭上,寫著“易買、易賣、易裝、易維、易學、易用”的6易字樣。在峰會上,華為也發布了面向分銷市場的七大旗艦產品,包括華為坤靈S380路由交換一體機、Huawei Soho Wi-Fi 6園區蜂鳥套裝、智能周界攝像機等。

在這次大會上發布戰略和落地方案的過程中,華為并未特別強調被集成問題,但楊超斌介紹,“無論銷售模式怎么變,面對企業市場,被集成都不變”。尤其是面向分銷市場,華為主要聚焦在感知、聯接、存儲和計算四類標準化產品上,希望伙伴能基于標準化產品,形成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定制化方案,這樣就構建起了“伙伴+華為”一整套的體系,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不同的行業和企業。

一位華為坤靈展臺人士在為伙伴展示智能周界攝像機,工程商可以在產品上自定義,快速形成智能業務的閉環,將其用在比如小超市迎送顧客,或放在水塘邊,提醒路人小心水深等。“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普惠AI,也為了改變現有市場的價格亂象,進而給伙伴帶來突破現狀的可能性?!?/p>

與此同時,楊超斌還強調了與產品強相關的“向下扎到根”的問題。他稱,這是華為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我們如果不在中國這個土地上扎到根,就沒有未來。過去4年時間,華為完成了13000多個器件的替代,4000多塊單板的開發,所有替代是華為扎到根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面向中國未來數字化、智能化的訴求,華為目前在計算領域在打造全棧解決方案,比如通用計算基于鯤鵬芯片,其上是歐拉操作系統和高斯數據庫,且歐拉和高斯都已開源。在人工智能方面,提供昇騰芯片、CANN算子以及昇思編程框架,現已有150萬開發者在基于昇騰做開發工作。

“今年,我們會繼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對于ICT產業來講,華為跟我們的伙伴、客戶之間的關系不是一錘子買賣,我們之間的關系是面向未來,是一個長期的關系。”楊超斌介紹,面向明年,華為相應的技術研究、開發工作已經在進行,華為研發團隊將與各個伙伴一起緊密協同起來,為中國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做好服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专业的百家乐官网玩家| 六合彩网| 现金网注册送彩金| 赌场百家乐官网打法| 舟山星空棋牌首页| 百家乐分析资料| 赌博机| 百家乐庄闲客户端| 百家乐官网注册送彩金平台| 一筒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注册| 百家乐五湖四海赌场娱乐网规则| 凯旋门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筹码币套装| 百家乐官网官网| 乐九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大发888充值500| 任我赢百家乐自动投注分析系统| 百家乐官网平台有什么优势| 澳门百家乐手机软件| 飞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罗山县| 真人百家乐送钱| 伯爵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百家乐官网作弊不| 东莞市| 应城市| 十堰市| 儋州市| 澳门百家乐官网心德| 线上百家乐平玩法| 百家乐网络赌博真假| 大世界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在线赌球| 威尼斯人娱乐棋牌平台| 百家乐网投开户| 豪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巫溪县| 太阳城娱乐开户| 香港六合彩曾道人| 网络百家乐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