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遛狗不拴繩還打孩子,突破了三重底線

“ 新聞坊”微信公號 圖
不文明的遛狗者,又攤上事了。近日,家住上海虹口區墨翠里小區的周先生反映,5月2日上午,母親帶兩個孫子在小區的兒童樂園玩耍,一只狗沖上來追逐孩子,6歲的大兒子說了一句“叔叔你看這上面寫的,寵物不許入內”,結果狗主人指著孩子說“你有本事再說一遍”,然后一巴掌重重打在孩子頭上。
當天晚上,周先生的兒子出現嘔吐、流鼻血、意識喪失等多種癥狀,醫生診斷為腦震蕩,此后心理上也出現了應激反應;周先生的母親,在這件事后心臟病發作。目前,犯罪嫌疑人孫某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事發現場的提示牌。
這樣一則新聞讀下來,直讓人胸腔起伏,憤懣不已。作為圍觀者尚且如此,當事人遭受的委屈和傷害有多大,也就可以感知一二了。在公共場所遛狗不拴繩,這是越過了第一道底線;狗沖撞了老人孩子、主人不制止不道歉,這是越過了第二道底線;一個成年男性毆打6歲孩子,這是越過了第三道底線。
連續突破文明和法律底線,涉事狗主人行為之惡劣,昭然可見。最讓人憤怒的莫過于,孩子指出大人的錯誤反被打,這形成了極大的形象反差。一個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常識,奈何成年人不屑一顧,甚至惱羞成怒?小孩展現出了成年人般的擔當,成年人卻退化為野蠻和粗暴,令人失望至極。
報道還提到一個細節,打人者自己的孩子也在旁邊,這位男子打完后回到座椅上,似乎毫無愧疚之意。這樣的父親,究竟在給孩子樹立一種怎樣的榜樣,塑造一種怎樣的成長環境?不要小看這一巴掌,他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也是一個潛在的“受害者”。
如今,遛狗必拴繩,不拴不遛狗,已經成為和“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一樣的社會常識。然而從報道來看,涉事小區還存在較為普遍的遛狗不拴繩現象,這或許也是一個提醒,在社會、在網絡已經形成的共識,并沒有落實到每一個小區、每一名養犬人。
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已于2021年實施,其第三十條明確規定,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也規定,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為犬只束牽引帶,牽引帶長度不得超過兩米,在擁擠場合自覺收緊牽引帶。
那么,讓這些法律法規落實到小區,恐怕還需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暢通投訴渠道、高效做出處罰。這次,涉事小區物業經理表示,物業會加強宣導力度,對居民進行文明養犬的普法宣傳,也會加強與居委和社區民警的聯動,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上門訓導。這類事后表態如何化為日常,需要主動作為,也需要監督。
接下來,如果老人和兒童受到的傷害,被認定直接和狗主人遛狗不拴繩以及大打出手的惡劣行徑相關,那么狗主人不僅要被刑事處罰,可能還要面臨民事賠償責任。應該點贊警方、檢方的及時介入,對狗主人來說,這是自食其果、罪有應得,對其他養狗人來說,也是反面教材和一記警鐘。
道理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卻還需要一再重申:養狗和遛狗不是小事、私事,不能影響到周邊人和社會的安全。由遛狗引發的安全事件和糾紛,問題從來不在狗身上,而是人的問題,希望每一名狗主人都能引以為戒,把文明養犬的各項要求落到日常、落到實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