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拼經濟,必須守住安全底線

5月10日上午,應急管理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監察專員李豪文表示,今年以來,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彈,一些地區在應對疫情后的經濟發展挑戰中,安全底線紅線沒有守住,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沒有統籌好,甚至只重發展不顧安全。
在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阿拉善左旗“2·22”露天煤礦坍塌事故、北京豐臺長峰醫院“4·18”火災事故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重特大事故被點名。應急管理部提出,以最嚴格措施、最嚴謹作風、最嚴肅問責狠抓落實,堅決扭轉重特大事故多發的被動局面。
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經濟加速復蘇,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安全生產的壓力隨之加大。應急管理部用“異常嚴峻復雜”形容當前的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給全面復工復產的企業乃至全社會敲響了警鐘。
很多生產單位在過去三年時間里,因為疫情原因工作并不飽和,也在客觀上懈怠了安全工作。如今,開足馬力搞生產,全力以赴謀發展,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發展的勁頭再猛,也不能遺忘安全這件大事。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底線,只有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發展才能更加順暢。只重發展不顧安全,片面追求效益、追求速度,甚至違法違規忘乎所以,回過頭來也會阻礙發展。一些重特大事故發生以后,不僅給傷亡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也給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蒙上一層陰霾。
今年以來,盡管我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下降,但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彈。這再次啟示人們,安全工作必須堅持防微杜漸,要用“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精神堵住風險的口子。只有牢牢擰緊安全“螺絲釘”,尤其是消除重大隱患,才能換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天災難避,人禍可免。很多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都與人的安全意識懈怠有著直接關聯。負有安全生產責任的單位和人員,要堅持如履薄冰,樹立對生命敬畏之心。有時候,相比安全工作的疏失,事故的發生有滯后性,這也導致一些人心存僥幸,與監管機構“躲貓貓”。做好安全工作,容不得任何討價還價,更容不得絲毫敷衍和拖延。
應急管理部還提出,有的安全監管執法“寬松軟虛”,與違法違規行為作堅決斗爭的精神勁頭不足、措施不果斷。堅守安全底線,根本在于責任落實,不打折扣地遵守法律法規與安全規則。安全監管決不能搞形式主義、好人主義,嚴格落實各項責任措施,才能降低風險隱患。
當前,正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期、非常期,伴隨著發展的提速,安全生產工作也面臨“換擋”。這要求負有安全之責的人員,盡快適應新的節奏,提高承壓能力,以一絲不茍的態度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要求,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