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從宣傳畫里看新中國發展之路
宣傳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月9日,一場“強國圖志:從宣傳畫里看新中國發展之路”主題展在華東師范大學博物館開幕。展覽展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年代的宣傳畫作品,不僅注重藝術性、親民性,而且表達形式多元,極具觀賞性。

展覽現場
展覽共分為“宣傳畫里的中國”“讓工業之花盛開”“大辦農業,爭取更大的豐收”“向科學進軍”“和平的心聲”五個篇章。以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方針大局為主線,展覽從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文教、衛生、體育等多角度闡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排除萬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中國成立后,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完成國家統一,建立各級人民政權,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國營經濟,統一全國財經,制定全新外交方針,樹立嶄新的國家形象。“宣傳畫里的中國”這一篇章重點呈現了這方面內容。

部分展品
1953年開始,“一五”計劃的重點是集中發展重工業,全國人民都投入參加和支援工業化建設的熱潮中。宣傳畫對于傳達“一五”計劃 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讓工業之花盛開”篇章中,展現了大量這一主題的作品。當時很多著名畫家都參與到了宣傳“一五”計劃的宣傳畫創作中,尤其是表現能源生產、交通運輸生產、鋼鐵生產等主題作品居多。
1954年9月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的農業”這個概念。毛澤東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此時的宣傳畫在廣泛傳播和推廣“農業八字憲法”方面出版了大量的作品。畫家們深入農村生活,融合傳統年畫的風格和農業科普掛圖的要求,深入淺出地表現了“爭取更大豐收”這一主題。

展出的宣傳畫
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在建設事業中的重要地位,1949年11月就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并發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號召。同時在教育、醫療方面也展開一系列改革。“向科學進軍”這一篇章宣傳展示了這些領域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20世紀50年代初,畫家們創作了許多以“和平”為主題的宣傳畫,將中國傳統的吉祥圖形融入宣傳畫之中的作品表達吉祥如意、美好祝愿、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平的心聲”篇章收錄展示了大量這一時期的作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黨工作重心轉移,我國外交工作的指導方針也做了重大調整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和平環境。這個時期的宣傳畫反映世界人民團結的作品風格各異,強調用繪畫的藝術性感染讀者,宣傳畫的標題也更加抒情、多元。

展出的宣傳畫
上海是中國宣傳畫創作的重要基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宣傳畫之多,主題之廣,藝術成就之高,奠定了其在“年畫、連環畫、宣傳畫”三大畫種出版中的地位。
3年前,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與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由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的“中國近現代設計文獻研究中心”與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共同研究宣傳畫創作的歷史,出版了《強國圖志:從宣傳畫里看新中國發展之路》,填補了宣傳畫創作研究的空白。
今年,華東師范大學博物館和設計學院在校博物館展廳聯合舉辦“博物館+社區?強國圖志:從宣傳畫里看新中國發展之路”主題展覽及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黨日活動研討交流暨學術論壇。
主辦方表示,宣傳畫這種藝術形式雖然已經逐漸被各種新型的宣傳媒體所取代,但是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回溯的歷史,可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鼓舞我們自身通過持續的努力,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創造無愧于新時代的新業績。
本次展覽后續還將與長征鎮、宜川路街道、長風新村街道等社區合作進行聯展及系列宣傳活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