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話專利戰(第一章)
首期《大話專利戰》專欄將以國知局“20230515-20230521口審公告”為信息源(其中的專利無效請求一直是專利戰中的前哨或重要反擊手段),將寧德時代、諾基亞、小米華為、時代天使(國內隱形牙套龍頭)作為重點對象,聊聊我們對專利和商業方面的思考。
01
“寧王”模組專利遭狙擊
技術創新的精髓在于構建正反饋
王陽VS寧德時代,請求無效后者一件名為“電池模組”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201720739694X。此專利通過模組內部結構的改進,避免采集線路和電路板被大電流燒壞,提高電池的安全性。

寧德時代是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不明真相的群眾可能會認為:電池包(Pack)由模組(Module)構成,打寧王的模組專利無效那還不得地動山搖?實際上,可能半毛錢影響都沒有,因為模組已經是落后的技術方案。
動力電池傳統的集成方式是CTM(Cell to Module),將電芯集成在模組上的模式,總的配置方式為“電芯-模組-PACK-裝車”,這種方式空間利用率只有40%。于是CTP(Cell to Pack)應運而生,它砍掉模組環節,將電芯集成在電池包上,大幅提高電池包性能。
業界兩款最出名的CTP電池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和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都是完全無模組的集成方式。中金分析師認為,動力電池無模組化是長期趨勢,是對電池包能量密度追求的必然結果。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技術進步讓寧德時代把“模組專利無效”這種事看得很淡。那么它的技術進步的核心是什么呢?我們認為離不開商業化成功帶來的正反饋:
制造業主打一個規模效應,說到底無非是“1開工率、2學習曲線、3上游議價權、4技術(工藝)升級”帶來成本大幅降低,然后市場份額膨脹的同時,繼續用研發費用的絕對值換來新技術和產品投產,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碾壓競爭對手。市場上的大多數玩家還沒把CTP%%鋰電池玩明白,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品牌“ENER-Q”已經首裝奇瑞。
技術創新的精髓在于構建正反饋,不只適用于寧德時代。假使凱萊英把連續反應技術的商業化做到極致,今天它一定不僅僅CXO領域里的二線中游公司;就像理想汽車靠增程式的差異化取得巨大成功,但純電車型的專利含量(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純電平臺數量)不提上去,就可能迷失在激烈的電車競爭浪潮里。道理很簡單,一條腿蹦跳,永遠沒兩條腿跑得快。
02
諾基亞人人喊打
兩年被提起180項專利無效
黃艷麗/羅小燕VS諾基亞,請求無效后者三件移動通信專利。
專利一:2015800081270,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的方法和裝置,此發明專利技術領域涉及無線設備。
專利二:2010800329860,具有減少的立方度量的多上行鏈路控制信道傳輸,此發明專利技術領域涉及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控制命令。
專利三:2019800248775,互通方法、用于互通的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此發明專利技術領域涉及5G和4G之間的互通。

諾基亞是移動通信專利許可巨頭之一(還有高通、愛立信),每年專利費收到手軟,以諾基亞的Nokia Technologies業務分部為例,它負責公司的知識產權(主要是專利)貨幣化,2022年營收15.95億歐元,營業利潤率高達75.7%,妥妥的超級現金奶牛,“4G/5G專利茅”?

但這兩年,諾基亞在中國日子不好過,處處樹敵,有點“人人喊打”的意思。
我們從知產寶數據庫,調出了國知局口審公告數據:
上一次有人跟高通在中國玩專利無效,還得追溯到2018-2019年,請求人是蘋果。再說愛立信,近些年跟它不過去,在中國打它專利無效的,還是國外公司——蘋果和三星。
你再看諾基亞,好家伙。
知產寶數據庫中,僅僅2年內(2021年10月22日至今)中國公司打諾基亞專利無效的信息就有180條。OPPO和vivo在中國打它的專利無效,同時還在跟它玩“星球大戰”(全球專利互訴)。除了OPPO和vivo這倆主力軍,其它的公司或個人還有:張培培、張琳達、張晶晶、王虹力、屈歡歡、羅小燕、李燕、黃艷麗、黃慧、成都創客之家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以來的76個判決書,13個全部無效,7個部分無效,合計占26.3%。
不服諾基亞的公司為什么這么多(那么多自然人身后必然有許多公司的影子)?繼續往下看。
03
小米反擊華為
洞悉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態度
小米VS華為,請求無效后者一件名為“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的發明專利,專利號為2013800732516。此專利對應智能手機的全景拍攝功能。

小米無效華為的全景圖像專利,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有淺層和深層次的原因。
淺層的因果關系,應對華為2023年1月17日(立案時間)訴小米四件專利侵權,看起來“綿軟無力”。深層的因果關系,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對移動通信專利權人的反抗,它表明的是一種態度。
上一段講諾基亞“人人喊打”,其實就是這種行業態度最劇烈的表現。那么你可能要問了,為什么不反抗愛立信和高通?愛立信或許是因為它的“SEP專利質量”,在幾個頭部專利權人里相對較好。高通則是因為中國智能手機公司離不開它,行業新機發布會搶高通驍龍SOC“真·首發”懂的吧,而蘋果三星這種有芯片設計能力的公司跟高通的摩擦就不少。
回到小米和華為,每部智能手機2.5美元的專利費,橫向對比參照系好像挺公道,但對于小米這種手機利潤微薄的公司,照樣是不小的負擔,現在一年六七十億專利稅就已經喘不過氣來了。小米想表達的意思無外乎是,“哥們想收每部智能手機2.5美元的專利費,并不是那么簡單,真刀真槍做過幾場再說”。
世界上沒有非黑即白的事,小米與華為、OV與諾基亞的對壘,本質其實是企業生存空間與專利保護制度或有的“灰度地帶”——SEP摻水、定價、FRAND原則、商業依存度——之間的博弈。
04
“牙科茅”的挑戰來了
集采開啟中國隱形正畸矯正的2.0時代
施皖哲VS時代天使,請求無效后者一件名為“殼狀牙齒正畸矯治器”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2019217763588。這專利簡單來說就是隱形牙套。

業內素有“金牙銀眼銅骨”的說法,矯正牙齒是極好的生意,隱適美母公司Align Technology在美股二十年漲了266倍。中國“金牙”時代天使的爆發,得益于Align Technology的隱形牙套核心專利2017年到期(同年有40項各類核心專利到期),開啟中國隱形正畸矯正的1.0時代。
于是時代天使乘風而起,2020年市占率達到41%,與隱適美在中國的規模相差無幾,它倆幾乎與中國隱形正畸矯正市場劃等號。2021年中時代天使登陸港股,被冠以“牙科茅”的稱號(其實17%的凈利潤率遠遠沒法和茅臺相提并論)。
好景不長,拓荒者Align Technology專利到期的紅利,在2022年底耗盡,這年的12月19日,陜西等16省聯盟口腔正畸托槽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產生擬中選名單,其中隱形矯治價格平均下降40%,而時代天使入圍的三款產品平均降價23%-30%。
集采開啟了隱形正畸矯正2.0的群雄逐鹿時代。
告別高毛利時代的時代天使,一年3個億的營銷費用大概率無法維持(銷售費用率為23.5%),馬上就迎來了對手兇猛的專利競爭。2022年至今,我們從知產寶數據庫查詢到時代天使有33條專利無效申請,招股書中披露的核心實用新型專利幾乎包圓了。其中2022年至今的22個復審決定書,有13個決定結果是【全部無效】,比例高達59%。

而隱適美在中國這兩三年,已經被正雅齒科、美立刻、正麗科技等其它國內玩家奪走7.1個pct的市場份額,邊緣玩家們進入主流視角,占有率超過1/4。
如今大家的利潤率都不高了,拼技術的話,時代天使這個“牙科茅”還能獨占鰲頭嗎?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2022年去重(每件申請只現實一個公開文件)的有效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時代天使有221件,正雅齒科有521件,后者的技術一點都不虛。還是那句話,精妙的商業模式也許能換來一時輝煌,但技術信仰才是永恒明燈。
原本還準備寫一個李國平VS美的名為“吸塵器的風道結構及吸塵器”的專利無效請求案例。這年頭誰還用吸塵器,要么是掃地機器人,要么是洗地機。結果看了下專利,發現美的這個吸塵器專利就是說的洗地機……
這一期大話專利戰到此結束。
世界永遠年輕,不懂得把“專利技術創新與商業策略強綁定”的企業會迅速老去。
作者 | 革鼎(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