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閱讀是家庭幸福的密碼
中國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家一起來聊聊讀書那些事兒吧。
碎片化時代,你是否還有時間讀書?
是什么阻礙了閱讀習慣的養成?
大數據如何影響你的閱讀興趣? .
哪種閱讀模式正在被大眾青睞?
哪種類型的書籍會是公眾的新寵?
閱讀成為家庭幸福的核心密碼?
……

有書聯合清研智庫、調研工廠共同推出的《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重磅發布,內容聚焦多角度分析國民閱讀現狀,了解宏觀閱讀趨勢,希望對你在新自我、新職場、新家庭的諸多挑戰中,有所啟發。
01
快節奏的信息傳播時代
近九成人仍保持閱讀習慣
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加上短視頻對碎片化時間的擠壓?!?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根據調研工廠調查數據表明,87.98%的公眾仍保持閱讀的習慣。
?

具體而言,有46.52%的公眾堅持每天閱讀;42.31%的公眾每周閱讀 2-3 次;公眾單次閱讀時長集中在15-60分鐘。在閱讀習慣方面,午休時段和晚上空余時間,成為公眾為閱讀保留的凈土。

02
沒時間、沒精力、找不到感興趣的內容
是閱讀習慣養成的三大障礙
調研工廠調查數據顯示,除了一部分沒有閱讀習慣的公眾外,還有一部分公眾雖然有閱讀習慣,但是閱讀頻次較低,低于每周 2-3 次。通過《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綜合分析發現,沒時間、沒精力、找不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閱讀習慣養成的三大障礙。
?

由此可見,讀書最難的不是讀不下去,而是拿不起來。通過進一步數據分析得出,普遍認為男性的工作生活壓力大于女性。太忙、太累,沒時間、沒精力成為部分男性公眾閱讀的主要障礙。

一、二、三線城市中的女性“想閱讀,但是沒有合適的閱讀資源”,四線及以下城市女性則是受短視頻等其他娛樂方式的影響較深。
?

03
網絡大數據推送
是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
在時間、精力受限的情況下,讀者更希望通過省時省力的方式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資源?!?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發現,網絡平臺大數據推送是影響公眾閱讀主要因素。

具體而言,抖音、微信、喜馬拉雅、快手、學習強國等平臺成為公眾閱讀的新陣地。除此之外, 18-29歲的青年群體接觸較多互聯網推送渠道的還有小紅書、知乎、有書、微信讀書;30-49歲中青年群體接觸較多的還有微信讀書、番茄聽書、微信視頻號;5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接觸較多的還有小紅書、番茄聽書、微博。

在獲取閱讀資源十分便捷的當下,線上閱讀、線下和線上購買紙質書籍已成為主要的閱讀渠道,線上和線下的方式讓閱讀變得更立體。

04
“以書會友”
閱讀&社交逐漸走紅
得益于互聯網平臺的迅速發展,《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提到,近五成讀者通過在社交平臺上寫讀后感或書評,部分讀者還會選擇制作短視頻來分享自己的心得。

同時,“以書會友”線上或線下社群化閱讀模式,越來越受到青睞。一些專業讀書社群,成為高知人群形成閱讀圈子的偏好。
?
05
自我意識覺醒
個人見識提升閱讀需求爆表
你最喜歡讀什么類別的書?《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指出,在閱讀內容方面,大部分讀者偏好自我提升類和休閑娛樂類內容。
具體內容包括:文學小說故事、社會科學、國學經典、人物傳記等類型的書籍更受讀者的歡迎。

由以上數據可見,自我意識覺醒,有關個人見識提升的閱讀需求爆表?!?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從調研工廠提供的數據分析發現:在自我能力提升方面,公眾同時關注個人內在和外在的提升,期望通過閱讀獲得個人見識提升、個體心理成長、個性形象等方面的提升,其中個人見識提升意愿最高,占比為70%。

究其原因,隨著日益內卷的工作壓力,人們更加普遍地追求情緒穩定及心理健康,心理學書籍已成為人們選擇書籍的新寵。
此外,《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指出,在職場上,不同工作年限的讀者喜好閱讀的書籍類型也呈現差異化。工作兩年以內的職場新人,工作壓力相對較少,普遍喜歡閱讀休閑娛樂類的書籍。工作3-20年的讀者,處于事業上升期,一般會選擇自我提升的工具類書籍。工作年限 20 年以上的讀者,事業進入平穩期,或臨近退休,休閑娛樂類閱讀的需求,再次成為首選。

06
超六成人希望
閱讀是帶給家庭幸福的核心密碼
此外,閱讀也是促進家庭和諧的潤滑劑,通過閱讀可以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對于家庭氛圍養成、子女各方面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中有兩組從調研工廠提供的調查數據中,充分說明了以上情況:有64.65%的讀者想通過溝通,改善親子關系;有53.40%的讀者想通過溝通,獲得夫妻關系經營方面的提升。

《2023年全民閱讀趨勢白皮書》進一步分析,新家庭形態下,未走入家庭的人群(單身、喪偶、離異和未婚,有男/女朋友)對新生活理念的關注度較高。生活壓力大、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教育水平的提高等,都讓他們堅持獨立的思想和價值判斷,不愿意受傳統觀念的束縛。

綜上,在快節奏時代,高密度的信息推動著閱讀渠道、方式的改變,同時閱讀有了全新的呈現方式,互聯網平臺成了閱讀的又一陣地。新鮮的呈現方式、鮮活的內容展示、貼心的書籍推薦、名人的領讀,讓更多的人都能找到喜歡的書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