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軍或升級駐韓“薩德”系統:不愿拔掉打入中韓關系的楔子?
曾經攪動東北亞格局的“薩德”,可能將有新動向。
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17日報道,地區安全觀察員指出,美國有可能對其部署在韓國的“薩德”反導系統進行升級。
此前,美國彭博社6月27日引述美軍導彈防御局官員的話稱,盡管美韓軍事演習將暫停,但是美國國防部正在推進反導系統的升級,以保護首爾和其它地區盟友。美國空軍中將塞繆爾·格雷亞維斯(Samuel Greaves)表示,國防部會堅持對部署在韓國的反導系統進行升級。
目前,美軍部署在韓國的反導系統主要有兩種,即進行高空攔截的“薩德”反導系統和進行低空攔截的“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其中,“薩德”反導系統攔截高度在40-150公里,可對3000公里射程的中程導彈實施攔截。
《南華早報》引述軍事評論員宋忠平的分析稱,“薩德”系統升級后的雷達的作用距離將從200公里延伸至800公里,可覆蓋中國東北地區。
自美韓雙方2016年7月8日開始在韓國部署“薩德”后,中國政府多次表達明確反對與強烈不滿。中國外長王毅當年7月9日做出回應,認為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遠遠超出半島的防衛需求,中國完全有理由、有權利質疑這一舉動背后的真正圖謀。2016年9月29日中國國防部表示,密切關注“薩德”系統的動向,并將考慮采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地區戰略平衡。
“‘薩德’真正對中俄構成實質性軍事威脅的,正是其X波段雷達系統。”盤古智庫東北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高級研究員岳立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表示,“相對于增加防御導彈數量和質量而言,雷達的升級直接提升了整套武器系統的戰術配置,具有更大的挑釁性。”
《南華早報》援引韓國空軍一位消息人士的話稱,升級“薩德”系統只是為了更好地保衛韓國。但是,韓國世宗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洪鉉翼(Hong Hyun Ik)對此并不認可,表示這種升級對于提升韓國安全的作用十分微弱,只會滿足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利益。
據韓聯社報道此前報道,韓國外長康京和在接受國會質詢時表示,韓國政府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的現有立場沒有變化;韓美日安全合作不會發展成為三方軍事同盟;韓國政府未考慮追加部署“薩德”系統。
根據其表態,對于提升雷達性能一項,韓方并未做出承諾。
盡管如此,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升級裝備是一款武器服役部署后的常見做法,而且計劃升級并不意味著能夠順利推進。畢竟,在半島局勢整體緩和的情況下,韓方未必有意刺激中方。
今年4月,朝韓雙方首腦時隔11年再度會晤,達成《板門店宣言》,宣布南北不再戰。美朝首腦也于6月在新加坡實現歷史性會晤,并就實現半島無核化、建立新型美朝關系達成四項共識。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6日報道,中美兩國正在就從韓國撤走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進行談判,而這是半島無核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談判元素。
《韓國日報》5月5日報道稱,在朝鮮承諾放棄核武器之后,撤銷韓國境內的“薩德”系統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討論的朝鮮和平路線圖的一部分。一位熟悉中美談判的消息人士則透露,撤走部署在韓國的“薩德”系統是中國協助解決朝核問題的先決條件之一。“中國在與美國進行談判方面有一個優先事項清單。清單上的首項是將‘薩德’系統撤離韓國。”
“半島局勢出現轉圜,中韓協調的作用不可忽視。但美國在此后拋出‘雷達升級’說,無異于‘卸磨殺驢’。”岳立強調,“此外,在中韓致力于突破‘薩德’導致的困境時,這么做無疑還是不想拔掉在中韓關系中打入的楔子。”
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7日結束第三次訪朝后,朝鮮外交部隨即發表一份聲明,稱他的這次訪問“令人遺憾”,并指責華盛頓“像強盜那樣”向朝方施壓。7月12日,朝鮮《勞動新聞》英文社評也時隔3個月再提推進“核武力建設”。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7日就朝鮮無核化問題公開表示,“討論正在展開并且進行得非常、非常順利。我們沒有時間限制,我們也沒有速度限制。”
此外,“薩德”在韓國國內引發的爭議也在繼續。據韓聯社7月17日報道,韓國防部當日在運輸兩個儲油罐至慶尚北道星州郡“薩德”基地入口時,遭到當地居民阻攔。十余名示威的當地民眾與300余名警察發生沖突。
目前,部署在韓國的“薩德”反導系統由駐韓美軍負責操作,升級事項是否需要經過韓方同意,尚不清楚。
對此,趙通告訴記者,“實際上,在最近一次會議上,韓國軍方反導項目的主管人士曾說過,韓方沒有收到任何美方要求升級‘薩德’系統的請求。”
“如果美國若真的拋出升級‘薩德’的要求,無異于給韓國政府‘將了一軍’,將成為考驗韓國政府應對綜合性挑戰能力的又一重要議題。”岳立表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