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磅報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指南》正式發布!
【中國綠發會訊】
2023年3月30日至4月1日,來自全球六大洲、70個國家的數百名保護組織、學術機構、政府、企業、原住民和地方社區代表參加了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主辦的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國際大會。此次活動上,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SSC)正式發布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指南》(IUCN SSC guidelines on human-wildlife conflict and coexistence),該指南將為制定急需的國家政策和支持實地行動提供有效信息。

攝影:James Stevens | 圖源:IUCN官網
此次會議采用了開閉幕式、主旨報告、平行會議、邊會等幾種組織形式,響應了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第二階段會議上達成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行動目標4,即呼吁各國“有效管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減少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沖突,以利共處”,并匯集了來自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心理學、法律、沖突分析、調解、建設和平、國際發展、經濟學和人類學等領域的與會者,共同為實現這一目標開辟道路。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 SSC)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專家組主席、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高級研究員Alexandra Zimmermann博士說:“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沖突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挑戰,人們在如何與野生動物共存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導致了僵局,削弱了對自然保護的支持。正如最近達成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強調的,有效管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關系對實現保護目標至關重要。” “這是有史以來召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專家最多的一次會議,對于所有致力于實現與野生動物共存并在2030年前實現《框架》的這一部分目標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專家組成員Greta Francesca Iori說:“在世界的一些地方,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沖突與人們的價值觀、身份和信仰密切相關,例如在原住民與土地之間的互動中。在另一些地方,這是一個日常生存和生計損失的問題,比如社區生活在離大象或大型食肉動物很近的地方。”“這本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南【1】為如何管理這些復雜的情況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并將為制定新的政策和社區主導的行動戰略提供信息,以實現在任何情景下與野生動物的共存。”



上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指南》報告目錄
【譯者注】
【1】指在文中所述會議上發布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指南》,由包括來自IUCN SSC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與共存專家組的50名專家和外部合著者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制定,為該領域的良好實踐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建議。該指南涵蓋了人類與野生動物沖突的社會和生態兩方面,當野生動物對人類利益構成實際或可感知到的威脅,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爭端時,就會發生如上沖突。
【報告詳情】
IUCN (2023). IUCN SSC guidelines on human-wildlife conflict and coexistence. First edition. Gland, Switzerland: IUCN
編譯:Richard
審核:Sara
此文來源于“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眾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