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浦東建設:轉型為“科技型全產業鏈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商”
3月28日,上海浦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浦東建設;股票代碼:600284)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
2022年,浦東建設(以下簡稱“公司”)完成合并營業收入為140.84億元,同比增長23.60%;實現利潤總額5.95元,同比增加6.6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8億元,同比增加6.11%。2022年度業績增長主要系施工工程項目實現的工作量多于2021年度,新增合并“浦東設計院”以及2022年度金融資產持有收益增加。
“浦東設計院”,即上海浦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浦東設計院”獲國家級獎項2項,省部級獎項7項,主要有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獎、上海市建筑學會第四屆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
浦東建設在2022年3月對外公告花費自有資金0.39億元對“浦東設計院”進行收購,收購完成后持股比例增至75%。公司2022年年報合并“浦東設計院”后新增設計勘察咨詢業務,這項業務營業收入2.35億元,營業成本1.74億元,毛利率為25.92%。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設計勘察咨詢業務營業收入占浦東建設總營業收入比例不到2%,但是該項業務已成為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
除了上述股權收購,2022年年報顯示,浦東建設在期內的另一項重大股權投資為拿出自有資金3.6億元增資上海市浦東新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為“建筑施工”,浦東建設持有其100%股權。
浦東建設自成立以來,主要業務在保持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利用多年積累的項目管理技術和品牌優勢,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不斷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從傳統的施工企業逐步轉變為市政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商”,并積極向“科技型全產業鏈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商”戰略轉型,盈利結構也從單一的施工利潤轉變為投資利潤、施工利潤等多樣化的利潤結構模式。公司目前主要業務為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勘察咨詢、園區開發、瀝青砼及相關產品生產銷售、環保業務。
浦東建設在建重大項目有2個——“崧澤高架西延伸2標(K1+K7)”和“周家渡社區鄒平路16-07、16-10、16-11地塊項目”,后者位于上海軌交13號線東明路站附近,為商業辦公房產開發項目,案名為“TOP芯聯”,作為綠色二星建筑,項目建成運營后預計可每年減排二氧化碳3332.31噸,目前完工近50%。
報告期內,“TOP芯聯”已支出營銷費用275.6萬元,項目通過以招商運營和投融資管理聯動,促進多元化招商渠道建設,完成9份商辦意向書簽訂;而德勤園區物業出租率達到100%。
浦東建設積極推動數字化平臺建設,夯實了數字化轉型發展基礎。報告期內,完成《“十四五”數字化戰略轉型規劃報告》,明確數字化轉型引領企業創新發展的目標;按照各業務實際需求,制訂了包括業務開發及運營管理平臺、園區業務、投融資業務及數字化中臺等的核心功能需求清單;繼續深化BIM技術應用,重點項目BIM平臺使用率接近100%;以德勤園區作為首個應用場景,開發具有訪客管理、梯控管理、停車管理、信息發布功能的微信小程序。通過搭建跨業態、多物業的管理平臺,推動設計、施工、園區等各板塊業財數據融合,為公司形成產業鏈集成管理優勢奠定管理基礎。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探索實踐多渠道融資模式,發揮金融對施工、園區開發板塊的助力作用。投融資方面,浦東建設德勤園CMBS項目獲監管審核通過,可發行總額達7.17億元,其中6億元債項評級為AAA級;成功發行“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債券發行期限3+2年,票面利率2.50%;按期足額向上海浦東科技創新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上海張江燧鋒創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繳納出資。保理業務方面,全年完成保理放款91筆,新增保理投放金額3.01億元。
2023年,浦東建設將在產業園區和全產業鏈從零到壹的跨越式再造基礎上,繼續以科技與金融賦能主業發展,形成設計施工產業鏈集成效應,構建各板塊間的業務協同,加快“科技型全產業鏈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商”綜合能級的全面提升。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147.94億元。
華鑫證券在對浦東建設(600284.SH)的最新研報中指出:轉型成效初顯,訂單爆發奠定業績基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